印刷用套准系统及印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782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用套准系统,其包括分布于版辊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所述套准系统的印刷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套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功能性油墨进行印刷时的套准问题,显著降低昂贵功能油墨在套准环节的损耗,大幅节约印刷电子行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有利于简化印刷工艺的操作流程,提高印刷精度。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printing system for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用套准系统及印刷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用套准系统及印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印刷电子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性产品将会采用传统的印刷加工方式制作。传统印刷行业主要使通过光电探头对产品进行多色套准。而对于透明油墨来说,由于其成膜透过率高,光电探头无法识别,因此传统印刷中很少有透明油墨,即使有通常也是满版印刷,不需要套准。在传统印刷中,偶尔有透明油墨需要套准的情况,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在透明油墨中加入少量白墨,降低其透过率,使光电探头可以识别;其二是在透明油墨中加入荧光油墨,通过特定波段的光电探头进行识别。但以上的方法在印刷电子行业中均无法运用,因为印刷电子行业的采用的油墨需要保证功能性需求,不适合添加其他成分,并且为了确保功能性需求,也不能满版印刷,甚至连调整色序都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印刷用套准系统及印刷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用套准系统,其包括分布于版辊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区域内形成有对准标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第一区域相背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第二区域及一第三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形成在版辊表面的相对凹下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的过渡区域内设置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用以将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彼此分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断部与形成在所述版辊表面的相对凹下部配合,所述相对凹下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系统,包括版辊、墨盒及刮刀,所述版辊表面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所述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形成在版辊表面的相对凹下部,所述墨盒的过渡区域内设置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用以将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彼此分隔,所述隔断部与所述相对凹下部配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刮刀具有缺失部,所述缺失部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至少在一第一区域相背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第二区域及一第三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形成在同一版辊表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印刷系统的印版表面分布有空白区域和图文区域,所述图文区域为相对凹下部,在使用所述印版与承印物表面接触时,印刷用的油墨只存留在所述图文区域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套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以功能性油墨进行印刷时的套准问题,显著降低昂贵功能油墨在套准环节的损耗,大幅节约印刷电子行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有利于简化印刷工艺的操作流程,提高印刷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印刷功能油墨套准系统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印刷功能油墨套准系统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过渡区域1、功能油墨区域2、辅助油墨区域3、套准光标4、功能图案区域5、版辊6、刮刀7、墨盒8、版辊被打磨切割部分9、版辊轴心部分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则其中述及的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用套准系统,其包括分布于版辊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相应的,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套准系统的印刷系统,其包括版辊、墨盒及刮刀,所述版辊表面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所述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在本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案例中,请参阅图1所示,其中涉及到一种印刷系统,其包括版辊6、墨盒8及刮刀7等。进一步的,所述印刷系统的印版表面分布有空白区域和图文区域,所述图文区域为相对凹下部,在使用所述印版与承印物表面接触时,印刷用的油墨只存留在所述图文区域内。在工作时,可以将油墨涂布在印版表面,再除去分布在所述空白区域的所述油墨,而使所述油墨只存留在所述图文区域内;以及,在压力作用下,使所述印版表面的油墨转移到作为承印物的基材表面。其中,所述版辊1表面的区域可以分别被定义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其中的第一区域主要用于印刷功能油墨,因此可以被定义为功能图案区域5。其中,所述墨盒具有功能油墨区域2、过渡区域1、辅助油墨区域3,其分别配合所述版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或者也可以认为,功能油墨、辅助油墨是被分别存储在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其中,所述功能油墨可以是业界已知的特种油墨等,例如透明功能油墨,而所述辅助油墨可以是常用的颜色油墨等。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一根较长版辊的中间部分加工制作需要的图案部分(亦可被定义为“实际图案部分”),即前述的功能图案区域5,左右两侧加工制作套准图案部分,即前述的第三区域。其中,在所述版辊上,可以于前述实际图案部分和套准图案部分之间加工出一道缝隙或者是一个间隔,该缝隙或间隔即可被定义为前述的第二区域。该缝隙或间隔可以是通过对版辊表面的局部区域进行打磨、切割而形成的(例如图2所示的版辊被打磨切割部分9),其可以是环形凹槽等形状的。该缝隙或间隔的尺寸可以是任意合适尺寸的,例如从零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于版辊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于版辊上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将第一区域与第三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分别与墨盒的功能油墨区域、过渡区域、辅助油墨区域配合,所述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分别用于提供功能油墨、辅助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域内形成有对准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第一区域相背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第二区域及一第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形成在版辊表面的相对凹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的过渡区域内设置有隔断部,所述隔断部用以将功能油墨区域、辅助油墨区域彼此分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用套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与形成在所述版辊表面的相对凹下部配合,所述相对凹下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7.一种印刷系统,包括版辊、墨盒及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辊表面具有第一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超林剑王振国马昌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和创优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