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导电油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透明导电薄膜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卷对卷印刷的透明导电油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透明导电薄膜在触摸屏、智能玻璃、太阳能电池、电磁屏蔽等领域有广泛发应用。传统的ITO材料存在致命的缺陷,易碎,难以柔性化;主要元素铟是稀有金属,随着用量的增加会带来价格的快速上升,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随着触控屏的柔性化、大尺寸化的需求增大,传统的ITO薄膜难以满足应用需求。为此许多面板厂商、研究所、高校开始研究ITO的替代材料。众多材料中基于一维金属纳米线的透明导电薄膜性能最优,成为替代ITO最热门的材料。目前基于一维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绝大多数是采用涂布的方法制备的,涂布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需经过蚀刻图案化才能用于触摸屏,而且涂布头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费用昂贵,最终导致透明导电薄膜的成本较高。以纳米银线为代表的一维金属纳米线材料因其很小的线径(通常为数十纳米)其有很好的光透过性。同时,由于其较长的线长(通常为数十道数百个微米),相互之间的交叠可以形成很好的导电网络,从而具备较高的导电性能,是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理想材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算的如下组分: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液30~70份、树脂0.1~2份、增稠剂0.1~2份、流平剂0.001~0.1份及去离子水30~7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算的如下组分: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液30~70份、树脂0.1~2份、增稠剂0.1~2份、流平剂0.001~0.1份及去离子水30~7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液中一维金属纳米线的长度为5~50μm,直径为10~100nm,长径比为50~5000;和所述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液中一维金属纳米线包括纳米银线、纳米铜线和纳米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液的浓度为1~30mg/m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的粘度为5~2000mPa.s;和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的表面张力为20~50m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维金属纳米线分散于第一溶剂;优选的,所述第一溶剂包括水、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乙二醇、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和乙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氨酯增稠剂和丙烯酸增稠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所述树脂包括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醇酸树脂、水性环氧树脂和氯化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所述流平剂包括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丙烯酸酯类流平剂中的至少一种。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油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增稠剂、树脂及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一维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国,林剑,龚超,马昌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和创优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