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08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包含大同步轮和小同步轮,大同步轮设于模具传动轴上,模具传动轴的一侧设有辅轴,小同步轮设于辅轴的上端,大同步轮与小同步轮连接;辅轴可转动设于模具安装板上,模具安装板的下侧设有带动轮,带动轮位于成型模具的一侧,带动轮与载带的型腔连接;带动轮内设有主动轴,主动轴的上端穿过模具安装板并位于辅轴的下端一侧;辅轴的下端和主动轴的上端分别设有齿轮,两个齿轮齿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采用拉带脱模,拉带带动载带的外部型腔,不会在载带表面产生划痕,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带动轮与成型模具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操作方便,避免因操作造成成型模具损伤。

A belt carrying punch demoulding tension bel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
技术介绍
现粒子载带成型技术有凹模成型和凸模成型两种,凹模成型模具齿为凹型腔,载带脱模角度相对比较大(8°-10°),脱模时吹气一般都能脱模;凸模成型模具齿为凸齿,脱模角度相对较小(3°-5°),凸模成型出来的载带型腔尺寸更为精准,现电子元件体积越来越小,对载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凸模成型载带也逐渐成为趋势。现有技术中的凸模载带脱模一般是在模具表面安装铲爪来实现,但铲爪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载带产品表面有划痕,操作要求非常小心否则容易造成模具损伤,同时因为脱模是靠铲爪铲下容易造成产品尺寸有波动,影响后续加工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使凸模载带脱模更为简单,容易操作,减少对产品的损伤,提高产品的后续加工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包含大同步轮和小同步轮,所述大同步轮设于模具传动轴上,所述模具传动轴的一侧设有辅轴,所述小同步轮设于所述辅轴的上端,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小同步轮连接;所述辅轴可转动设于模具安装板上,所述模具安装板的下侧设有带动轮,所述带动轮位于成型模具的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带动轮与载带型腔通过拉带连接;所述带动轮内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模具安装板并位于所述辅轴的下端一侧;所述辅轴的下端和所述主动轴的上端分别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齿合。进一步地,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小同步轮的尺寸比例和所述成型模具与所述带动轮的尺寸比例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大同步轮和所述小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与所述模具安装板之间设有主动轴轴套,所述主动轴轴套与所述模具安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座,所述辅轴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安装板上还设有L形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与所述模具安装板连接,所述辅轴与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采用拉带脱模,拉带带动载带的外部型腔,不会在载带表面产生划痕或造成载带尺寸变化,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带动轮与成型模具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操作方便,避免因操作造成成型模具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动轮、2—主动轴、3—安装座、4—齿轮、5—辅轴、6—小同步轮、7—固定架、8—同步带、9—模具传动轴、10—大同步轮、11—安装板、12—成型模具、13—主动轴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包含大同步轮10和小同步轮6;具体地,大同步轮10设于模具传动轴9上,模具传动轴9的一侧设有辅轴5,小同步轮6设于辅轴5的上端,大同步轮10与小同步轮6连接;模具传动轴9转动带动大同步轮10转动,大同步轮10转动带动小同步轮6共同转动,进而驱动辅轴5随模具传动轴9同步转动;辅轴5可转动设于模具安装板11上,辅轴5的下端与模具安装板11连接,并能够相对模具安装板11转动;模具安装板11的下侧设有带动轮1,带动轮1位于成型模具12的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以便操作,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成型模具12损坏;带动轮1与载带型腔通过拉带连接;带动轮1转动能够驱动拉带移动,进而带动载带型腔转动,将载带脱模;带动轮1内设有主动轴2,主动轴2的上端穿过模具安装板11并位于辅轴5的下端一侧;辅轴5的下端和主动轴2的上端分别设有齿轮4,两个齿轮4齿合,一个齿轮4转动能驱动另外一个齿轮4随之反向转动;开模时,模具传动轴9转动带动辅轴5转动,辅轴5上的齿轮4能够随辅轴5同步转动,进而驱动主动轴2上的齿轮4反向转动;主动轴2随其上的齿轮4反向转动,进一步驱动带动轮1反向转动,实现模具传动轴9与带动轮1反方向转动;带动轮1通过拉带带动载带型腔与成型模具12反方向转动,最终实现产品脱模。优选地,大同步轮10与小同步轮6的尺寸比例和成型模具12与带动轮1的尺寸比例相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大同步轮10和小同步轮6通过同步带8连接,模具传动轴9驱动大同步轮10转动,带动同步带8移动,同步带8移动驱动小同步轮6和辅轴5随之转动。可选地,主动轴2与模具安装板11之间设有主动轴轴套13,主动轴轴套13与模具安装板11固定连接,主动轴2能够在主动轴轴套13内相对模具安装板11转动,进一步实现载带脱模。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模具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座3,安装座3内设有辅轴轴套,辅轴5的下端设于辅轴轴套内,辅轴5能够相对安装座3转动,安装座3用于将辅轴轴套安装到模具安装板11上。优选地,模具安装板11上还设有L形固定架7,固定架7的下端与模具安装板11连接,辅轴5与固定架7的上端可转动连接;固定架7的上端设有轴套,辅轴5的上端设于轴套内,固定架7用于支撑辅轴5,防止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生产。本技术的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采用拉带脱模,拉带带动载带的外部型腔,不会在载带表面产生划痕或造成载带尺寸变化,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带动轮与成型模具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操作方便,避免因操作造成成型模具损伤。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大同步轮和小同步轮,/n所述大同步轮设于模具传动轴上,所述模具传动轴的一侧设有辅轴,所述小同步轮设于所述辅轴的上端,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小同步轮连接;/n所述辅轴可转动设于模具安装板上,所述模具安装板的下侧设有带动轮,所述带动轮位于成型模具的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带动轮与载带型腔通过拉带连接;/n所述带动轮内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模具安装板并位于所述辅轴的下端一侧;/n所述辅轴的下端和所述主动轴的上端分别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齿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大同步轮和小同步轮,
所述大同步轮设于模具传动轴上,所述模具传动轴的一侧设有辅轴,所述小同步轮设于所述辅轴的上端,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小同步轮连接;
所述辅轴可转动设于模具安装板上,所述模具安装板的下侧设有带动轮,所述带动轮位于成型模具的一侧,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带动轮与载带型腔通过拉带连接;
所述带动轮内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模具安装板并位于所述辅轴的下端一侧;
所述辅轴的下端和所述主动轴的上端分别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齿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凸模脱模拉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小同步轮的尺寸比例和所述成型模具与所述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新贝斯特电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