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68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包括:磨头载体,所述磨头载体包括圆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安装轴孔,所述本体部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修整端部;若干沿周向均匀贴装于所述修整端部上的长条状的修整磨头,各所述修整磨头的修整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掉了传统烧结方式制造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所需的石墨模具、模具配件和整套模具的装配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钎焊焊接的方式来固定修整材料,修整材料可以露出更多,相对传统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锋利、寿命更长,同时具有牢固、稳定的优点。

A super hard tool for dressing grind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
本技术涉及砂轮修整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
技术介绍
在砂轮磨削加工时,砂轮自身具有的自锐性仅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磨削效果,为防止砂轮自锐性变差或几何结构失准,所以必须使用超硬耐磨材料定期对其进行修整,以保持砂轮的锋利和精确的几何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包括金属载体1.1,金属载体1.1外圆上通过高温烧结一定厚度的粉末冶金1.2;粉末冶金的端面上镶嵌有修整磨头1.3。如图2所示,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烧结装置采用对自然和生产环境具有严重污染的石墨材料为模具,且装配工艺复杂、成本高;所述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烧结装置包括金属载体3.1、石墨芯棒3.2、金属粉末3.3、预置超硬材料的石墨压头3.4、石墨外壳3.5、隔热石棉片3.6、防裂金属外壳3.7;在烧结过程中为了固定超硬材料,必须保证粉末冶金对超硬材料的包裹量大于超硬材料自身体积的60%,超硬材料的利用率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结构简单,制作效率高、加工能耗低、超硬材料使用率高,同时节能环保。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包括:磨头载体,所述磨头载体包括圆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安装轴孔,所述本体部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修整端部;若干沿周向均匀贴装于所述修整端部上的长条状的修整磨头,各所述修整磨头的修整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各所述修整磨头同向倾斜,各所述修整磨头与所述磨头载体的外圆周之间的夹角相等。进一步的,各所述修整磨头与磨头载体的外圆周之间的夹角为15°~75°。进一步的,所述修整磨头经钎焊膏钎焊于所述修整端部上。进一步的,所述修整磨头经粉末冶金烧结于所述修整端部上。进一步的,所述修整磨头由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加工形成。进一步的,所述修整磨头的修整端面的周缘处形成有倒角。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包括:磨头载体,所述磨头载体包括圆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安装轴孔,所述本体部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修整端部,所述修整端部上沿周向均匀形成有若干料坑;若干一一对应地钎焊于所述若干料坑内并向外伸出料坑的修整磨头。进一步的,所述修整磨头由天然金刚石加工形成,所述料坑的形状为“V”形或“U”形。本技术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省掉了传统烧结方式制造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所需的石墨模具、模具配件和整套模具的装配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能环保。2、本技术是通过钎焊焊接的方式来固定修整磨头,修整磨头可以露出更多,相对传统砂轮修整工具本技术更锋利、寿命更长,同时具有牢固、稳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烧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其包括金属材质的磨头载体110及若干设置在磨头载体110上的修整磨头120,其中:磨头载体110包括圆形的本体部111,本体部111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本体部111的安装轴孔112,本体部111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本体部111的修整端部113。修整端部113上沿周向形成有若干与若干修整磨头120对应的料坑。修整磨头120为天然金刚石,各修整磨头120经钎焊膏钎焊于对应的料坑内。料坑的形状为“V”形或者“U”形,“V”形或者“U”形。本实施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的制备过程如下:经机加工形成磨头载体110,在磨头载体110的修整端部上沿周向加工出与若干修整磨头一一对应的若干料坑,采用钎焊膏将修整磨头一一钎焊于料坑内。本实施例提供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其省掉了传统烧结方式制造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所需的石墨模具、模具配件和整套模具的装配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能环保;此外,其通过钎焊焊接的方式来固定磨头载体,磨头载体可以露出更多,相对传统砂轮修整工具,其更锋利、寿命更长,同时具有牢固、稳定的优点。请参考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的使用方法如下:经安装轴孔112将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安置至第一旋转轴400上,同时将待修整的砂轮300安装至第二旋转轴500上。调整第一旋转轴400和第二旋转轴500的相对位置,使得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的修整磨头120与待修整的砂轮300的外圆接触。控制第一旋转轴400、第二旋转轴500带动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待修整的砂轮300旋转,从而实现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的修整磨头120对待修整的砂轮300的修改。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存在如下问题:1、天然金刚石的形状、大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即使经过磨削加工,由其形成的修整磨头120的磨削端面存在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缺陷,从而降低了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100的整体工作性能;2、必须加工料坑来固定修整磨头120,增加了工艺难度和加工成本;3、不同大小、形状的修整磨头120与统一规格的料坑之间难以完全贴合,钎焊过程中容易出现虚焊,从而导致修整磨头120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现象鉴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200。如图7至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200,其包括金属材质的磨头载体210及若干贴装在磨头载体210上的长条状的修整磨头220。其中:磨头载体210包括圆形的本体部211,本体部211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本体部211的安装轴孔212,本体部211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本体部211的修整端部213。若干修整磨头220沿周向均匀贴装于修整端部213上,各修整磨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磨头载体,所述磨头载体包括圆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安装轴孔,所述本体部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修整端部;/n若干沿周向均匀贴装于所述修整端部上的长条状的修整磨头,各所述修整磨头的修整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磨头载体,所述磨头载体包括圆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中部形成有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安装轴孔,所述本体部的周围形成一圈凸出于所述本体部的修整端部;
若干沿周向均匀贴装于所述修整端部上的长条状的修整磨头,各所述修整磨头的修整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修整磨头同向倾斜,各所述修整磨头与所述磨头载体的外圆周之间的夹角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修整磨头与磨头载体的外圆周之间的夹角为15°~7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磨头经钎焊膏钎焊于所述修整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整砂轮用超硬工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斌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兰天金刚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