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65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9:59
一种钢管冷却装置,属于钢棍加工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钢管冷却夹持装置、水池、钢管接收装置;钢管冷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定位钢管的夹持部、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部;夹持部包括夹持框架、设于夹持框架内部的夹持轮、设于夹持框架一侧并于夹持框架顶部有开口的喷水管;支撑部包括基座、便于钢管输送的滚轮;水池包括靠近钢管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接收冷却废水的接收池、远离钢管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完全冷却钢管的冷却池;钢管接收装置设于冷却池远离接收池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钢管冷却装置既保证了打孔完毕的钢管及时得到冷却,又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了冷却钢管的效率。

A steel tube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棍加工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对钢棍进行钻孔,一般在钻孔前要对钢棍进行加热,而钻完孔后为了避免钢管被空气过度氧化,需要及时对钢管进行冷却处理。现有的钢管冷却装置一般设于钻孔装置的下一道流水线上,而在钢管输送到冷却装置的过程中钢管已有部分被氧化,不能做到及时冷却。现有的钢管冷却装置大多采用洒水的方式来对钢管进行冷却,而光靠洒水将钢管完全冷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冷却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现有钢管冷却装置不能做到及时冷却,以及钢管冷却过程中水资源浪费同时冷却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管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夹持装置、水池、钢管接收装置;所述冷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定位钢管的夹持部、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框架、设于所述夹持框架内部的夹持轮、设于所述夹持框架一侧并于所述夹持框架顶部有开口的喷水管;所述支撑部包括基座、便于钢管输送的滚轮;所述水池包括靠近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接收冷却废水的接收池、远离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完全冷却钢管的冷却池,所述钢管接收装置设于所述冷却池远离所述接收池一侧。现有的钢管冷却装置一般设于钻孔装置的下一道流水线上,而在钢管输送到冷却装置的过程中钢管已有部分被氧化,不能做到及时冷却。现有的钢管冷却装置大多采用洒水的方式来对钢管进行冷却,而光靠洒水将钢管完全冷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冷却效率偏低。而本技术钢管冷却装置通过冷却夹持装置定位热处理后的钢棍,配合钻孔装置即可对钢棍进行钻孔,钻孔完毕后通过喷水管及时对钢管进行初步冷却,然后通过冷却池对钢管进行完全冷却,最后钢管接收装置将冷却完全的钢管从冷却池中接收。本技术钢管冷却装置既保证了钻孔完毕的钢管及时得到冷却,又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了冷却钢管的效率。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钢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冷却夹持装置。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夹持框架一侧设有调节所述夹持轮夹紧或松开的气缸,所述气缸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夹持轮相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夹持框架于所述夹持轮处向所述接收池一侧设有开口。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夹持框架于所述开口下方设有多个横跨所述接收池并连接所述冷却池的导轨。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钢管接收装置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接收勾、设于所述接收勾一侧的用于驱动所述接收勾的电机。作为本技术优选,所述接收勾包括勾部和杆部,所述接收勾的勾部于最低位置时与所述导轨的末端相配合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冷却夹持装置保证了钻孔完毕的钢管及时得到冷却,通过对于冷却池的设置保证了钢管得到完全冷却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冷却钢管的效率,钢管接收装置则方便了对冷却完全的钢管的接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管冷却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管冷却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夹持框架;2-夹持轮;3-喷水管;4-基座;5-滚轮;6-接收池;7-冷却池;8-气缸;9-导轨;10-接收勾;11-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钢管冷却装置包括五个平行且均匀安放的冷却夹持装置、水池、钢管接收装置。所述冷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定位钢管的夹持部、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框架1、设于所述夹持框架内部的三个夹持轮2、设于所述夹持框架1一侧并于所述夹持框架1顶部有开口的喷水管3。整个夹持部通过三个夹持轮对钢管进行夹持,同时不影响钢管的旋转,喷水管用于对钻完孔的热钢管进行及时的初步冷却。所述夹持框架1一侧还设有调节所述夹持轮2夹紧或松开的气缸8,所述气缸8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夹持轮2相连接,利用气缸快速地控制夹持轮夹紧或松开钢管。所述支撑部包括基座4、便于钢管输送的滚轮5,所述滚轮的设置使钢管完全输送至五个冷却夹持装置的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所述水池设于所述冷却夹持装置一侧,包括靠近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接收冷却废水的接收池6、远离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完全冷却钢管的冷却池7。所述接收池一方面便于对冷却废水的及时接收,另一方面配合回收装置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所述夹持框架1于所述夹持轮2处向所述接收池6一侧设有斜向下的开口,所述夹持框架1两侧于所述开口下方分别设有一个横跨所述接收池6并连接进入所述冷却池7的导轨9,由喷水管初步冷却后的钢管可顺势沿所述开口及导轨滚入冷却池进行完全冷却。所述钢管接收装置设于所述冷却池7远离所述接收池6一侧,包括多个平行且均匀设置的接收勾10、设于所述接收勾10一侧的用于驱动所述接收勾10的电机11,所述接收勾10还包括勾部和杆部,所述勾部于最低位置时与所述导轨9的末端相配合连接。滚入冷却池中的钢管于接收勾的勾部被接收,待钢管完全冷却后,电机驱动接收勾将冷却池中的钢管收至池边钢管安放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一种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夹持装置、水池、钢管接收装置;/n所述冷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定位钢管的夹持部、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部;/n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框架(1)、设于所述夹持框架(1)内部的夹持轮(2)、设于所述夹持框架(1)一侧并于所述夹持框架(1)顶部有开口的喷水管(3);/n所述支撑部包括基座(4)、便于钢管输送的滚轮(5);/n所述水池包括靠近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接收冷却废水的接收池(6)、远离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完全冷却钢管的冷却池(7),所述钢管接收装置设于所述冷却池(7)远离所述接收池(6)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夹持装置、水池、钢管接收装置;
所述冷却夹持装置包括用于定位钢管的夹持部、用于支撑钢管的支撑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框架(1)、设于所述夹持框架(1)内部的夹持轮(2)、设于所述夹持框架(1)一侧并于所述夹持框架(1)顶部有开口的喷水管(3);
所述支撑部包括基座(4)、便于钢管输送的滚轮(5);
所述水池包括靠近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接收冷却废水的接收池(6)、远离所述冷却夹持装置的用于完全冷却钢管的冷却池(7),所述钢管接收装置设于所述冷却池(7)远离所述接收池(6)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平行且均匀安放的所述冷却夹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框架(1)一侧设有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中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