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思汝专利>正文

一种考古发掘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50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考古发掘清理装置,主要包括出风框体、清理框体和两个缓冲组件,出风框体内设有导风腔,出风框体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清理框体包括壳体、出风管道、连接管柱、连接支柱、毛刷轮,出风管道竖向等距分布在所述壳体内部,连接管柱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竖向中部,出风管道通过连接管柱与导风腔相连,两个缓冲组件等距分布在固定板下方的左右两端,缓冲组件均包括放置腔、两个支杆、两个滑槽、弹簧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冲组件保证清理过程力度的均匀性,同时连接支柱能够避免多次更换刷毛,提高清理效率。

A clearing device for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古发掘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考古发掘清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考古发掘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以上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相继被采用到考古学中,许多机械设备被用作调查发掘的工具。然而无论是在文物的挖掘还是出文物的清理过程中,手持刷依然是考古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文物出土以后上面会布满泥土,都是需要使用刷子进行清理,考古人员在刷子清理过程中,摆动的刷毛持续与文物表面接触并产生摩擦,并对于文物表面不同程度的杂物进行清理时,由于考古人员对刷子的力度不好控制,容易出现在清理过程力度过大对杂物下的文物造成破坏,或力度过小不能很好地对文物上的杂物进行脱落;并在清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刷毛变形,因此就需要携带多个刷子,对考古清理过程中需要考古人员多次更换刷子,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古发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出风框体(1)、清理框体(2)和两个缓冲组件(3);所述出风框体(1)内设有导风腔(11),所述导风腔(11)顶端设置有鼓风扇(12),出风框体(1)下端固定有固定板(13),出风框体(1)内部设有电池;所述清理框体(2)包括壳体(21)、出风管道(22)、连接管柱(23)、连接支柱(24)、毛刷轮(25),所述出风管道(22)竖向等距分布在所述壳体(21)内部,所述连接管柱(23)贯穿于所述固定板(13)竖向中部,出风管道(22)通过连接管柱(23)与导风腔(11)相连,连接管柱(23)与导风腔(11)的出口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支柱(24)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古发掘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出风框体(1)、清理框体(2)和两个缓冲组件(3);所述出风框体(1)内设有导风腔(11),所述导风腔(11)顶端设置有鼓风扇(12),出风框体(1)下端固定有固定板(13),出风框体(1)内部设有电池;所述清理框体(2)包括壳体(21)、出风管道(22)、连接管柱(23)、连接支柱(24)、毛刷轮(25),所述出风管道(22)竖向等距分布在所述壳体(21)内部,所述连接管柱(23)贯穿于所述固定板(13)竖向中部,出风管道(22)通过连接管柱(23)与导风腔(11)相连,连接管柱(23)与导风腔(11)的出口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支柱(24)交错设置于出风管道(22)之间,连接支柱(24)下端设置有调节轴(241),所述毛刷轮(25)通过所述调节轴(241)设置在连接支柱(24)下端;所述两个缓冲组件(3)等距分布在固定板(13)下方的左右两端,缓冲组件(3)均包括放置腔(31)、两个支杆(32)、两个滑槽(33)、弹簧支杆(34),所述放置腔(31)设置在固定板(13)下方,所述弹簧支杆(34)下端与清理框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思汝
申请(专利权)人:郭思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