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45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横板上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贯穿壳体的左侧且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所述斜面圆柱上的斜面朝右,所述斜面圆柱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和导杆二,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右端均贯穿壳体的右侧并分别固定连接有摇床一和摇床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双动力机构使用起来操作复杂,且后期保养维护的成本较高,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ore dressing sh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重力矿选设备
,具体为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选矿是根据矿石中不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把矿石破碎磨细以后,采用重选法、浮选法、磁选法、电选法等方法,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分开,并使各种共生(伴生)的有用矿物尽可能相互分离,除去或降低有害杂质,以获得冶炼或其他工业所需原料的过程;其中选矿摇床是分选细粒矿石的常用设备。通常是由床面、机架和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冲水槽,给矿槽,机座等,整个床面由机架支撑或吊起,机架上装有调坡装置;由于目前的摇床多为单层摇床,工作效率不高,为此人们提出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如中国专利CN205761675U所公开的一种双动力双层选矿摇床,包括机架及两个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框架结构且设有两层,所述机架每层均设有滑轨并连接一床面,床面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机架下层设有传动机构Ⅰ,所述机架上层设有传动机构Ⅱ,所述传动机构Ⅰ、传动机构Ⅱ均通过联接器连接一床面,所述两个床面一端还通过一可拆卸连接面板相互固定。本技术采用了双层摇床及双动力设计,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每个驱动机构独立控制,可实现单双动力互换;再者,增加了进料斗的设计,可配合物料提升设备直接进料实施选矿,避免了人力负担,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双动力机构使用起来操作复杂,且后期保养维护的成本较高,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横板上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贯穿壳体的左侧且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所述斜面圆柱上的斜面朝右,所述斜面圆柱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和导杆二,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右端均贯穿壳体的右侧并分别固定连接有摇床一和摇床二,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表面均套有拉簧,两个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摇床一和摇床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的顶部与摇床一和摇床二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棱角均经过圆弧过渡处理,且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套有加固套,所述加固套的右端与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固定套有限位盘,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供限位盘限位转动的限位槽。优选的,所述摇床一和摇床二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支撑板三的顶部与导向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三的顶部为弧形端面,且支撑板三上的弧形端面与导向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横板和支架的配合实现对装置整体的支撑;电机由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在启动电机上的开关后,电机上的输出轴会带动驱动轴的同步转动,通过驱动轴带动斜面圆柱的转动;如图所示,此时导杆一的左端与斜面圆柱上的凹缘面接触,而导杆二的左端与斜面圆柱上的凸缘面接触,此时导杆一处在最靠左的位置,而导杆二处于最靠右的位置,当图中的斜面圆柱在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转动以及在拉簧的配合下,可使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左右位置偏移程度对调,当斜面圆柱连续转动后,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在导杆一以及导杆二的传动下,可使摇床一与摇床二不断的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产生摇晃振动效果,实现对矿石的分选操作;二、本技术通过摇床一和摇床二两个摇床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对矿石分选操作的效率;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双动力机构使用起来操作复杂,且后期保养维护的成本较高,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斜面圆柱转动一百八十度后的视图。图中:1-横板、2-支架、3-壳体、4-电机、5-驱动轴、6-斜面圆柱、7-导杆一、8-导杆二、9-摇床一、10-摇床二、11-拉簧、12-支撑板一、13-支撑板二、14-支撑板三、15-加固套、16-限位盘、17-限位槽、18-导向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包括横板1,横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通过横板1和支架2的配合实现对装置整体的支撑;横板1上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的棱角均经过圆弧过渡处理,且壳体3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壳体3上棱角的圆弧过渡处理,有助于避免在使用时工人意外磕碰,造成划伤;壳体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表面固定套有加固套15,加固套15的右端与壳体3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加固套15的设置买对电机4的安装进行加固,使其在使用时会更加稳定;电机4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驱动轴5的表面贯穿壳体3的左侧且与壳体3转动连接。驱动轴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6,电机4由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在启动电机4上的开关后,电机4上的输出轴会带动驱动轴5的同步转动,通过驱动轴5带动斜面圆柱6的转动;驱动轴5的表面固定套有限位盘16,壳体3的内壁开设有供限位盘16限位转动的限位槽17,通过限位盘16在壳体3上限位槽17内的转动,可以保证驱动轴5在壳体3内限位转动的稳定性;斜面圆柱6上的斜面朝右,斜面圆柱6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7和导杆二8,在启动电机4上的开关后,电机4上的输出轴会带动驱动轴5的同步转动,通过驱动轴5带动斜面圆柱6的转动;如图2所示,此时导杆一7的左端与斜面圆柱6上的凹缘面接触,而导杆二8的左端与斜面圆柱6上的凸缘面接触,此时导杆一7处在最靠左的位置,而导杆二8处于最靠右的位置,当图2中的斜面圆柱6在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转动以及在拉簧11的配合下,可使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左右位置偏移程度对调,当斜面圆柱6连续转动后,在拉簧11的弹力作用下,在导杆一7以及导杆二8的传动下,可使摇床一9与摇床二10不断的进行左右往复移动,进而产生摇晃振动效果,实现对矿石的分选操作;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右端均贯穿壳体3的右侧并分别固定连接有摇床一9和摇床二10,通过摇床一9和摇床二10两个摇床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对矿石分选操作的效率;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表面均套有拉簧11,两个拉簧11的一端与壳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拉簧11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1),所述横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横板(1)上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的表面贯穿壳体(3)的左侧且与壳体(3)转动连接;/n所述驱动轴(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6),所述斜面圆柱(6)上的斜面朝右,所述斜面圆柱(6)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7)和导杆二(8),所述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右端均贯穿壳体(3)的右侧并分别固定连接有摇床一(9)和摇床二(10),所述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表面均套有拉簧(11),两个所述拉簧(11)的一端与壳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拉簧(11)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摇床一(9)和摇床二(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12)和支撑板二(13),所述支撑板一(12)和支撑板二(1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三(14),所述支撑板三(14)的顶部与摇床一(9)和摇床二(10)的下表面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矿摇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1),所述横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横板(1)上靠近左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输出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的表面贯穿壳体(3)的左侧且与壳体(3)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轴(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6),所述斜面圆柱(6)上的斜面朝右,所述斜面圆柱(6)的右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7)和导杆二(8),所述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右端均贯穿壳体(3)的右侧并分别固定连接有摇床一(9)和摇床二(10),所述导杆一(7)和导杆二(8)的表面均套有拉簧(11),两个所述拉簧(11)的一端与壳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拉簧(11)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摇床一(9)和摇床二(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一(12)和支撑板二(13),所述支撑板一(12)和支撑板二(1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三(14),所述支撑板三(14)的顶部与摇床一(9)和摇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良禹
申请(专利权)人:石城县绿洲选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