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41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加装置包括:一预乳化槽,其具有一输出接口;一反应槽,其具有一预乳化液滴加口;通过导管依次连接在所述预乳化槽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反应槽的预乳化液滴加口之间的一第一阀门、一抽液泵和一第二阀门;以及一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中的第一搅拌装置;其中,所述预乳化液滴加口位于所述反应槽的下部并接近所述第一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能稳定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整个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可以保证整个反应过程中预乳化液的温度不会剧烈变化,也能提高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效率。

A dro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乳液聚合使用预乳化液半连续的滴加方式进行种子聚合。采用这种滴加方式,单体滴加过程中聚合总是在单体饥饿态时进行,此时单体微液滴成为单体仓库的概率变小、微液滴成核概率增大,故体系中乳胶粒数目增加,表现为所制成的微乳液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目前主要采用的滴加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预乳化槽R101’和预乳化槽R101’中的第二搅拌叶6’,反应槽R102’连接预乳化槽R101’和反应槽R102’的不锈钢导管,以及设置于不锈钢导管上的第一阀门1’和第二阀门3’,第二阀门3’出口管道上的预乳化液的滴加口4’以及第一搅拌叶5’,其中:预乳化槽R101’下端接入第一阀门1’,通过不锈钢导管经连接到第二阀门2’,在第二阀门2’后由接口将管路接入反应槽R102’中,在反应槽R102’中,滴加口4’从反应釜R102’顶部进入。在采用该种滴加方式时,预乳化液滴加管连接在反应釜上部从上部滴加,预乳化液随着反应釜的搅拌开始融入体系。乳液聚合是一个放热反应,热量从体系内部产生随着降温循环水而排出。当常温状态下的预乳化液从反应釜上部进入反应釜中,由于重力因素,导致低温的预乳化液滴尚未与高温的空气完成温度转化就进入了高温的体系中,使得预乳化液中的乳化剂存在瞬间温度转变,影响了其部分乳化能力。再者,当温度跨度越大,乳化剂产生泡沫的能力越强。而在我们的丙烯酸复膜胶领域,要求乳液的产泡能力越低越好,否则需要额外添加更多的消泡剂来抑制其起泡能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增加额外的消泡剂,会使得乳液有产生鱼眼的风险。最后,在反应釜上部滴加,会使得预乳化液无法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搅拌中心,影响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滴加装置,不但能稳定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整个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可以保证整个反应过程中预乳化液的温度不会剧烈变化,也能提高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预乳化槽,其具有一输出接口;一反应槽,其具有一预乳化液滴加口;通过导管依次连接在所述预乳化槽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反应槽的预乳化液滴加口之间的一第一阀门、一抽液泵和一第二阀门;以及一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中的第一搅拌装置;其中,所述预乳化液滴加口位于所述反应槽的下部并接近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上述的滴加装置中第一搅拌装置为搅拌叶。上述的滴加装置中预乳化槽中设有一第二搅拌装置。上述的滴加装置中导管为不锈钢导管。本技术不锈钢管路中加入了抽液泵可以稳定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整个反应过程控制更加精确可控;同时将预乳化液滴加口延伸到搅拌叶附近,可以保证整个反应过程中预乳化液的温度不会剧烈变化,其次,在搅拌叶附近滴加预乳化液,可以提高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滴加装置包括:一预乳化槽R101;一反应槽R102;一连接预乳化槽R101的输出接口和反应槽R102的预乳化液滴加口4之间通过不锈钢导管连接;不锈钢导管上从预乳化槽R101到反应槽R102依次安装的第一阀门1、抽液泵2和第二阀门3;一安装于反应罐R102中的第一搅拌叶5;一安装于反应罐R101中的第二搅拌叶6;预乳化液滴加口4从反应槽R102的外壁下部进入反应槽R102内部并接近搅拌叶5。本技术不锈钢管路中加入了抽液泵2可以稳定控制滴加速度,使得整个反应过程可以严格按照工艺进行;同时将预乳化液滴加口4延伸到搅拌叶5附近,可以保证整个反应过程中预乳化液的温度不会剧烈变化,其次,在搅拌叶5附近滴加预乳化液,可以提高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效率。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预乳化槽,其具有一输出接口;/n一反应槽,其具有一预乳化液滴加口;/n通过导管依次连接在所述预乳化槽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反应槽的预乳化液滴加口之间的一第一阀门、一抽液泵和一第二阀门;以及/n一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中的第一搅拌装置;/n其中,所述预乳化液滴加口位于所述反应槽的下部并接近所述第一搅拌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预乳化槽,其具有一输出接口;
一反应槽,其具有一预乳化液滴加口;
通过导管依次连接在所述预乳化槽的输出接口与所述反应槽的预乳化液滴加口之间的一第一阀门、一抽液泵和一第二阀门;以及
一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中的第一搅拌装置;
其中,所述预乳化液滴加口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学斌赵永旗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奇想青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