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氧化还原池的进气端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碱药箱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喷淋泵连通,所述第一左喷淋盘斜向固定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左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右喷淋盘斜向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右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氨气处理池与所述氧化还原池连通,所述吸附除臭池与所述氨气处理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对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低下的缺陷,提高了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达到高效处理纺织助剂废气的目的。
A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textile auxilia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助剂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助剂制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污染废气,该污染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将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环保问题。纺织助剂制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的纺织助剂废气一般包括有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甲硫醇以及甲硫醚等污染气体。因此,如何有效去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甲硫醇以及甲硫醚等污染气体已成为当前急需等待的环保问题。专利《CN201821161931.X》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涉及纺织
,包括供废气通入的进气口、供废气排出的出气口,以及设置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呈漏斗状的收集管、设置在收集管顶部的与净化箱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网,以及与收集管相连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喷淋机构相连。废气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机构回收用来吸收杂质的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水泵用于供回收的水回流至喷淋机构进行再利用。该专利通过回收机构回收用来吸收杂质的水以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在反复吸收废气中的杂质后吸收量饱和而降低净化效果。显然,该专利还是无法有效去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造成该废气处理装置对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低下,达不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对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低下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有过滤池、氧化还原池、碱药箱、第一喷淋泵、第一喷淋管、第一左喷淋盘、第一右喷淋盘、氨气处理池以及吸附除臭池;所述过滤池的进气端与外部纺织助剂废气管连通,所述氧化还原池的进气端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上,所述碱药箱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左喷淋盘斜向固定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左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左喷淋孔,所述第一左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右喷淋盘斜向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右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右喷淋孔,所述第一右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氨气处理池的进气端与所述氧化还原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吸附除臭池的进气端与所述氨气处理池的出气端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左喷淋盘与第一右喷淋盘呈八字形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氧化还原池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刷杆,所述第一刷杆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刷杆转动设置在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氧化还原池底部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刷毛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氨气处理池内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左喷淋盘与第二右喷淋盘;所述第二左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左喷淋孔,所述第二左喷淋孔经第二喷淋管与第二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右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右喷淋孔,所述第二右喷淋孔经第二喷淋管与第二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喷淋泵的进液端与清水箱的出液端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左喷淋盘与第二右喷淋盘呈八字形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氨气处理池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氨气处理池内转动设置有第二刷杆,所述第二刷杆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刷毛;所述氨气处理池于第二刷毛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刷杆转动设置在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吸附除臭池内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三左喷淋盘与第三右喷淋盘;所述第三左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左喷淋孔,所述第三左喷淋孔经第二喷淋管与第三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三右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右喷淋孔,所述第三右喷淋孔经第三喷淋管与第三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三喷淋泵的进液端与除臭药箱的出液端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吸附除臭池内转动设置有第三刷杆,所述第三刷杆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三刷毛;所述吸附除臭池于第三刷毛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三排污管;所述第三刷杆转动设置在第三电机的驱动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池的进气端分别经进气泵及进气管后与外部纺织助剂废气管连通;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均流罩;所述均流罩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嘴;所述过滤池于出风嘴下方处固定设置有若干个过滤网;所述过滤池于过滤网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氧化还原池的进气端连通的出气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利用过滤池清理滤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颗粒物以降低气体的颗粒物含量,利用氧化还原池去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硫化氢酸性气体;利用氨气处理池去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氨气碱性气体;利用吸附除臭池去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甲硫醇以及甲硫醚臭性气体,有针对性地清除纺织助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甲硫醇以及甲硫醚等污染气体,有效降低了纺织助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甲硫醇以及甲硫醚的污染气体含量,解决了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对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低下的缺陷,提高了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达到高效处理纺织助剂废气的目的;此外,本技术利用斜向对称设置在氧化还原池内的第一左喷淋盘与第一右喷淋盘喷洒碱药箱中的碱药液至氧化还原池内,使得碱药液在第一左喷淋盘与第一右喷淋盘的喷洒作用下更加充分混合于织助剂废气中,避免喷洒不均匀而造成纺织助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硫化氢酸性气体的清除效率低下的缺陷,从而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对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低下的缺陷,更有效提高了纺织助剂废气处理效率,达到高效处理纺织助剂废气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图中:1-过滤池、2-过滤网;3-进气管;4、进气泵;5-氧化还原池;6-碱药箱;7-第一喷淋泵;8-第一喷淋管;9-第一左喷淋盘;10-第一左喷淋孔;11-第一右喷淋盘;12-第一右喷淋孔;13-第一刷杆;14-第一刷毛;15-第一电机;16-第一排污管;17-氨气处理池;18-清水箱;19-第二喷淋泵;20-第二喷淋管;21-第二左喷淋盘;22-第二左喷淋孔;23-第二右喷淋盘;24-第二右喷淋孔;25-第二刷杆;26-第二刷毛;27-第二电机;28-第二排污管;29-吸附除臭池;30-除臭药箱;31-第三喷淋泵;32-第三喷淋管;33-第三左喷淋盘;34-第三左喷淋孔;35-第三右喷淋盘;36-第三右喷淋孔;37-第三刷杆;38-第三刷毛;39-第三电机;40-第三排污管;41-均流罩;42-出风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用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过滤池、氧化还原池、碱药箱、第一喷淋泵、第一喷淋管、第一左喷淋盘、第一右喷淋盘、氨气处理池以及吸附除臭池;所述过滤池的进气端与外部纺织助剂废气管连通,所述氧化还原池的进气端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上,所述碱药箱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左喷淋盘斜向固定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左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左喷淋孔,所述第一左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右喷淋盘斜向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右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右喷淋孔,所述第一右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氨气处理池的进气端与所述氧化还原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吸附除臭池的进气端与所述氨气处理池的出气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过滤池、氧化还原池、碱药箱、第一喷淋泵、第一喷淋管、第一左喷淋盘、第一右喷淋盘、氨气处理池以及吸附除臭池;所述过滤池的进气端与外部纺织助剂废气管连通,所述氧化还原池的进气端与所述过滤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喷淋泵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上,所述碱药箱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左喷淋盘斜向固定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左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左喷淋孔,所述第一左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右喷淋盘斜向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所述第一右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右喷淋孔,所述第一右喷淋孔经第一喷淋管与所述第一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氨气处理池的进气端与所述氧化还原池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吸附除臭池的进气端与所述氨气处理池的出气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喷淋盘与第一右喷淋盘呈八字形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氧化还原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池内转动设置有第一刷杆,所述第一刷杆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刷杆转动设置在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池底部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刷毛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助剂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处理池内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二左喷淋盘与第二右喷淋盘;所述第二左喷淋盘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左喷淋孔,所述第二左喷淋孔经第二喷淋管与第二喷淋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溯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