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及应用该滤板的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35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及应用该滤板的过滤机,所述滤板包括中空的滤板框,所述滤板框内设置有正、反过滤面,且所述正、反过滤面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正、反过滤面均相互联通,待过滤液经过正、反过滤面过滤后的滤清液通过出液孔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滤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过滤面积比普通的过滤滤芯大3‑5倍,通过超声波焊接形式使得滤板与滤布之间无漏点,过滤精度高,针对超细物料制备工艺中过滤一次性即能达到所需标准。

Precision concentration plate filter plat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及应用该滤板的过滤机
本技术属于微孔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及应用该滤板的过滤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即为提供能量的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则是电池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瓶颈所在。经过多年发展,锂电池目前的类型有锰酸锂、磷酸铁锂、钛酸锂、钴酸锂、三元材料等,因能量性能和稀有金属成本的原因,锰酸锂、钛酸锂和钴酸锂电池逐渐变为小众选择,而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则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三元锂电池主要是指做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钴酸锂。三元锂电池在制备工艺中,需要对原料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方式精度低,且过滤面积小,使得过滤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及应用该滤板的过滤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包括中空的滤板框,所述滤板框内设有设置有正、反过滤面,且所述正、反过滤面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正、反过滤面均相互联通,待过滤液经过正、反过滤面过滤后的滤清液通过出液孔流出。优选地,所述正过滤面由均布于所述滤板框上的横向液流槽组成,相邻的所述横向液流槽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横向液流槽之间通过滤板框实现相互联通。优选地,所述反过滤面由均布于所述滤板框上的竖向液流槽组成,每个竖向液流槽之间通过滤板框实现相互联通。优选地,所述滤板框外侧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滤板框外包覆有滤布。优选地,所述滤板框外包覆有过滤膜。优选地,应用以上任意所述精密浓缩板式滤板的过滤机,包括过滤机身,设置于过滤机身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至少2个并列设置的板式滤板组成,每个所述板式滤板之间通过穿设在出液孔内的集液管连接,所述集液管与所述出液孔联通,相邻的板式滤板之间设置有分隔环。优选地,所述板式滤板在所述过滤机身内竖直并排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滤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过滤面积比普通的过滤滤芯大3-5倍,通过超声波焊接形式使得滤板与滤膜之间无漏点,过滤精度高,针对超细物料制备工艺中过滤一次性即能达到所需标准。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滤板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技术滤板图1的主视图。图3:本技术滤板一面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滤板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滤板过滤时过滤流向示意图。图6:本技术过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精密浓缩板式滤板,结合图1-图5所示,包括中空的滤板框1,所述滤板框1内设置有正、反过滤面,且所述正、反过滤面上开设有出液孔13。所述出液孔13与所述正、反过滤面均相互联通,过滤时,待过滤液经过正、反过滤面过滤后的滤清液通过出液孔13流出。具体使用时,所述滤板框外选择性的包覆有过滤膜或滤布。当所述滤板框1外设置有没有图显示,所述滤板框外侧开设有流通孔15。所述滤膜焊接,滤布直接套表面与所述滤板框1通过超声焊连接,以保证无漏点。所述正过滤面与反过滤面分别为滤板框的前、后两面。其中,正过滤面由均布于所述滤板框上的中空的横向液流槽12组成,相邻的所述横向液流槽12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横向液流槽12之间通过滤板框1实现相互联通。所述反过滤面由均布于所述滤板框1上的中空的竖向液流槽11组成,同样的,相邻的竖向液流槽11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竖向液流槽11之间通过滤板框实现相互联通。横向滤管12之间的间隙与竖向液流槽11之间的间隙相同,一般为5-7mm。所述出液孔13内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竖向液流槽11及所述横向液流槽12相互联通的流孔,所述滤板的材质为PP。正、反两面的过滤面形成了双层过滤,同时,横、竖的液流槽形式也进一步的加大了过滤面积。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应用以上所述精密浓缩板式滤板的过滤机,结合图6-图7所示,与现有技术类似,均包括过滤机身3,设置于机身上端的顶盖31,所述机身的底部为废料排出口33,进料口32也同样的设置在机身的下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设置于过滤机身内3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至少2个以上所述的板式滤板并列设置,所述板式滤板在所述过滤机身内竖直并排设置。每个所述板式滤板之间通过穿设在出液孔13内的集液管4连接,所述集液管4与所述出液孔13联通,相邻的板式滤板之间设置有分隔环5。所述集液管4与滤清液收集管6联通,过滤时,待过滤物料通过进料口32进入,通过滤膜过滤后滤清液经过集液管4最终由出液口61排出收集。后续的正吹及滤渣清除等步骤均与现有的步骤类似,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当然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滤板框,所述滤板框内设置有正、反过滤面,且所述正、反过滤面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正、反过滤面均相互联通,待过滤液经过正、反过滤面过滤后的滤清液通过出液孔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滤板框,所述滤板框内设置有正、反过滤面,且所述正、反过滤面上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正、反过滤面均相互联通,待过滤液经过正、反过滤面过滤后的滤清液通过出液孔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过滤面由均布于所述滤板框上的横向液流槽组成,相邻的所述横向液流槽之间设置有间隙,每个横向滤管之间通过滤板框实现相互联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浓缩板式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过滤面由均布于所述滤板框上的竖向滤管组成,每个竖向滤管之间通过滤板框实现相互联通。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思怡庞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威孔过滤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