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支撑辅助步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28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其中右支撑架包括一体连接的下支撑环、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的上端设置扶手,扶手与上支撑环呈弧形过渡连接,下支撑环与上支撑环呈弧形过渡连接;所述下支撑环的底面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所述下支撑环上固定竖直向上延伸的后支撑固定杆,所述后支撑固定杆的上端与扶手的端面固定,支撑杆可升降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的内孔中,支撑杆的上端设置腋窝支撑板,所述后支撑固定杆上还连接保险带。该步行器能对患者步行康复起到较好的辅助支撑作用。

Axillary support assisted Wal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腋支撑辅助步行器
本技术属于康复训练设备
,涉及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
技术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步行时,躯干的控制对步行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良好步行的重点。步行时躯干控制差,躯干不稳定,不仅影响步行姿势,且会影响步行的中心,增加下肢的负担,还会引起异常步态。目前已有的步行辅助训练设备对躯干的支撑,主要通过肘关节的支撑方式来完成,即患者步行时肘关节屈曲支撑于一台面,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辅助步行。若肘的控制差,上肢需前屈到较高的高度将肘支撑于平面,如果有肩痛的患者和手的控制差的患者就很难控制助行器,无法将肘关节固定于台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该步行器能对患者步行康复起到较好的辅助支撑作用。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其中右支撑架包括一体连接的下支撑环、上支撑环,所述上支撑环的上端设置扶手,扶手与上支撑环呈弧形过渡连接,下支撑环与上支撑环呈弧形过渡连接;所述下支撑环的底面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所述下支撑环上固定竖直向上延伸的后支撑固定杆,所述后支撑固定杆的上端与扶手的端面固定,支撑杆可升降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的内孔中,支撑杆的上端设置腋窝支撑板,所述后支撑固定杆上还连接保险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架、右支撑架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固定杆相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支撑固定杆上设置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以对支撑杆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沿支撑杆长度方向均布设置的若干调节孔及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上的伸缩调节按钮,伸缩调节按钮与支撑杆上设置的调节孔相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腋窝支撑板上设置软垫。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腋窝支撑,对患者步行时上肢功能要求较低,适用肩痛和肘控制不好的患者,也适用于躯干控制差的患者,辅助其步行;支撑板处放置软垫,不易压迫腋神经,提升舒适度;同时本技术产品高度可调节,适合不同高度的患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2中,包括腋窝支撑板1、支撑杆2、扶手3、保险带4、滚轮5、下支撑环6、上支撑环7、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8、后支撑固定杆9、前支撑固定杆10等。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其中右支撑架包括一体连接的下支撑环6、上支撑环7,所述上支撑环7的上端设置扶手3,扶手3与上支撑环7呈弧形过渡连接,下支撑环6与上支撑环7呈弧形过渡连接;所述下支撑环6的底面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5;所述下支撑环6上固定竖直向上延伸的后支撑固定杆9,所述后支撑固定杆9的上端与扶手3的端面固定,支撑杆2可升降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9的内孔中,支撑杆2的上端设置腋窝支撑板1,所述后支撑固定杆9上还连接保险带4。左支撑架、右支撑架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前支撑固定杆10相互连接。后支撑固定杆9上设置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8,以对支撑杆2的高度进行升降调节。高度调节装置8包括沿支撑杆2长度方向均布设置的若干调节孔及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9上的伸缩调节按钮,伸缩调节按钮与支撑杆2上设置的调节孔相配合。腋窝支撑板1上设置软垫,软垫内填充海绵,防止腋窝支撑时卡压腋神经。本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通过滚轮5支撑于地面上,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支撑杆2在后支撑固定杆9内的高度;在使用时,患者步行时,手握住扶手3部位,为了实现较为舒适的手感,扶手3表面通常设置防滑的橡胶材质;保险带4对患者躯干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患者站立时,向后摔倒。本技术产品中的滚轮5可以为普通车轮或万向轮。本技术产品中的下支撑环6、上支撑环7作为辅助步行装置的固定构架,主要起到稳定、固定作用。本技术产品中的支撑杆高度调节装置8设置四个卡孔,由可升降的支撑杆2插入中空的后支撑固定杆9,起到调节支撑杆2高度的目的;前支撑固定杆10起到对前部结构进行稳定的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其中右支撑架包括一体连接的下支撑环(6)、上支撑环(7),所述上支撑环(7)的上端设置扶手(3),扶手(3)与上支撑环(7)呈弧形过渡连接,下支撑环(6)与上支撑环(7)呈弧形过渡连接;所述下支撑环(6)的底面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5);所述下支撑环(6)上固定竖直向上延伸的后支撑固定杆(9),所述后支撑固定杆(9)的上端与扶手(3)的端面固定,支撑杆(2)可升降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9)的内孔中,支撑杆(2)的上端设置腋窝支撑板(1),所述后支撑固定杆(9)上还连接保险带(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腋支撑辅助步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结构相同的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其中右支撑架包括一体连接的下支撑环(6)、上支撑环(7),所述上支撑环(7)的上端设置扶手(3),扶手(3)与上支撑环(7)呈弧形过渡连接,下支撑环(6)与上支撑环(7)呈弧形过渡连接;所述下支撑环(6)的底面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滚轮(5);所述下支撑环(6)上固定竖直向上延伸的后支撑固定杆(9),所述后支撑固定杆(9)的上端与扶手(3)的端面固定,支撑杆(2)可升降设置于后支撑固定杆(9)的内孔中,支撑杆(2)的上端设置腋窝支撑板(1),所述后支撑固定杆(9)上还连接保险带(4)。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彬黄桂兰房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