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旭枫专利>正文

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084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玻璃外管(1)内插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内管(2),金属内管(2)的两端口分别固定有端盖(3),外壁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合金环(4)及直口环(8),两个端盖(3)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玻璃外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合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端盖(3)焊接在一起,并使玻璃外管(1)与金属内管(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储水箱,可直接安装在管路中长期处于带压状态,系统可安装在建筑物受光最好的墙面上,实现整幢建筑至少三季集中供应热水,运行可靠性高,综合成本低,还可以做为热发电和制冷的动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本实甩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技术背景目前使用的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底端封闭,上端插入能保温的水 箱中。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内外管玻璃温差大,在恶劣气候条4牟 下受应力、外力等作用易炸裂,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二是不能承压,必 须有很大的储水箱与其配合使用,且集热管与水箱连接不便,连接处密封材 料易老化造成漏水。三是自动化上水需加装辅助设备,既增加了成本又使得 故障率增加。四是无论是平板、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都必须是设备高 于洗浴位置,使安装位置受到限制, 一般情况下只能置放于屋顶,且不适合 高层建筑安装。五是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均设置在屋顶上,影响城市的景观。 六是不能与建筑融为一体,与建筑设计的结合上存在致命弱点。与本专利技术最 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技术专利(CN2773559),该专利虽然解决了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的 诸多弊端,但因其未能解决玻璃外管与金属内管热胀冷縮不一致,以及进出 水口位于内管中心位置,集热管水平设置后进水时集聚的空气难以从出水口 顺利排出系统,使集热管内管中不能充满水等问题难以推广,且结构复杂, 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 管,内管为直通式金属管,外管为直通式玻璃管,内外管之间通过特殊金属 构件连接,在专用排气台上排净内外管之间夹层中的空气,经封装和测试合 格后串联起来即可使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包括玻璃外管(1),玻璃外管(1)内插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内管(2),金属内管(2)的两端口分别固定有端盖(3),外壁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合金环 (4),两个端盖(3)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6)和出水口 (7),玻璃外管(1)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合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 (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端盖(3)焊接在一 起,并使玻璃外管(1)与金属内管(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9)。所述端盖(3)套装在金属内管(2)两端口的内壁上,金属内管(2) — 端的外壁上依次套装有直口环(8)、波纹环(5)及合金环(4),玻璃外管(1) 的一端烧结在合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波纹环(5) 的一端,波纹环(5)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 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端盖(3)焊接在一起;金属内管(2)另一端的外壁 上依次套装有直口环(8)及合金环(4),玻璃外管(1)的另一端烧结在合 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 (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端盖(3)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水口 (6)和出水口 (7)分别位于两端盖(3)的边上且二者相互 对称。所述金属内管(2)是不锈钢镀膜管。合金环(4)是铁钴镍合金环。 波纹环(5)为金属波纹环。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 本技术不用储水箱,集热管可以直接安装在管路中长期处于带压 状态,系统可安装在建筑物受光最好的墙面上,可以与建筑物同时施工,简 单地实现了整栋建筑至少三季集中供应热水;解决了目前太阳能装置与建筑 设计结合上存在的困难,并且可以大大降低系统造价,减少维护工作量和维 护费用。2、 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难以在大型供热装置中成功推广使用的原因,主 要是传统的系统不能承压,为满足现场需要的水量和温度,需要大量的换热 器,效率低,系统故障率高,且设备和运行成本都很高,虽然节省了能源但 并没有降低用户的经济负担。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承受供水系统的压力,因此完 全可以在大型集中供热装置中应用,而且系统装置简单,运行费用低,可靠 性高,与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相比综合成本大大降低。3、 本技术组成的系统安装在建筑物受光最好的墙面上,在夏天既能 连续产生热水,还能阻挡太阳对墙体的强烈照射,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 空调能耗。4、 本技术组成的系统安装时可以拼成多种图案,实现太阳能装置与 建筑物外观的协调,不但不会影响城市的景观,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城市一道 亮丽的风景。5、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直接通过热传导获取热量,在承压的情况下 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00'C—45(TC,能实现高压高温封闭循环,可以做为热发 电和制冷的动力。6、 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金属波纹管完全可以克服玻璃外管与金属内管 热胀冷縮不一致的问题,在金属内管受热膨胀后不致破坏玻璃外管与金属内 管之间的气密性。7、 本技术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两端盖的边上且二者相互对称, 集热管水平设置时,底端为进水口,高端为出水口,进水时集聚的空气从出 水口顺利排出系统,使集热管内管中能充满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进出水口 位于内管中心位置,集热管水平设置后进水时集聚的空气难以从出水口顺利 排出系统,使集热管内管中不能充满水的弊端。8、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可靠性高,使 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l、 2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1),玻璃外管(1) 内插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内管(2),端盖(3)套装在金属内管(2) 两端口的内壁上,两个端盖(3)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6)和出水口 (7), 且进水口 (6)和出水口 (7)分别位于两端盖(3)的边上且二者相互对称。 金属内管(2) —端的外壁上依次套装有直口环(8)、波纹环(5)及合金环(4),玻璃外管(1)的一端烧结在合金环(4)的一端,完成金属与玻璃的 封接过渡,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波纹环(5)的一端,波纹环(5)的 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 端盖(3)焊接在一起。金属内管(2)另一端的外壁上依次套装有直口环(8) 及合金环(4),玻璃外管(1)的另一端烧结在合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 及端盖(3)焊接在一起。金属内管(2)是不锈钢镀膜管。合金环(4) 是铁钴镍合金环。波纹环(5)为金属波纹环。在专用排气台上排净玻璃外管(1)与金属内管(2)之间的空气形成真空夹层(9),经封装和测试合格后 即可使用。使用时,将本技术用连接管串联起来,低端连接进水管(10),高端 连接出水管(11)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1),玻璃外管(1)内插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内管(2),其特征是金属内管(2)的两端口分别固定有端盖(3),外壁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合金环(4)及直口环(8),两个端盖(3)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玻璃外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合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端盖(3)焊接在一起,并使玻璃外管(1)与金属内管(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内管直通式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外管(1),玻璃外管(1)内插装有一个两端开口的金属内管(2),其特征是:金属内管(2)的两端口分别固定有端盖(3),外壁的两端分别套装有合金环(4)及直口环(8),两个端盖(3)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玻璃外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合金环(4)的一端,合金环(4)的另一端焊接在直口环(8)的一端,直口环(8)的另一端与金属内管(2)及端盖(3)焊接在一起,并使玻璃外管(1)与金属内管(2)之间形成真空夹层(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枫冯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