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92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属于夹具领域,包括衔接架和机盒,所述机盒焊接于衔接架底端,所述机盒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部滑扣安装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底端焊接有一号抱臂,所述机盒内部镶嵌有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衔接架与行车装置相互连接,通过驱动器带动二号抱臂转动,配合限位扣底端焊接的一号抱臂对模具进行抓钩固定,从而方便移动模具,同时通过机盒表面开设的限位滑槽,便利于根据需求调节限位扣位置,从而调节一号抱臂与二号抱臂之间间距,满足抱抓不通尺寸模具的需求,通过二号抱臂一端延伸限位板与限位阻块之间卡扣安装的回位弹簧,便利于对二号抱臂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整个抓钩过程的稳定性。

A kind of clamping device for holding mould of automatic gr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
技术介绍
行车抱模夹具是一种吊挂移动式夹具,通过悬挂的夹具对模具进行固定后移动模具。而传的行车抱模夹具一般抱夹性较差,难以牢固的对模具进行固定,而且不具有自动化作业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通过将衔接架与行车装置相互连接,通过驱动器带动二号抱臂转动,配合限位扣底端焊接的一号抱臂对模具进行抓钩固定,从而方便移动模具,同时通过机盒表面开设的限位滑槽,便利于根据需求调节限位扣位置,从而调节一号抱臂与二号抱臂之间间距,满足抱抓不通尺寸模具的需求,通过二号抱臂一端延伸限位板与限位阻块之间卡扣安装的回位弹簧,便利于对二号抱臂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整个抓钩过程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包括衔接架和机盒,所述机盒焊接于衔接架底端,所述机盒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部滑扣安装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底端焊接有一号抱臂,所述机盒内部镶嵌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轴一端卡扣安装有二号抱臂,所述机盒表面焊接于限位阻块,所述二号抱臂一端焊接有延伸限位板,所述延伸限位板与限位阻块卡扣安装有回位弹簧。可选的,所述机盒底端表面镶嵌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机盒内部镶嵌有处理器,所述红外感应器数据传输端与处理器数据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处理器控制输出端与驱动器控制输入端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一号抱臂和二号抱臂表面均包裹有防滑胶膜。可选的,所述机盒内部镶嵌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处理器、红外感应器和驱动器之间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将衔接架与行车装置相互连接,通过驱动器带动二号抱臂转动,配合限位扣底端焊接的一号抱臂对模具进行抓钩固定,从而方便移动模具,同时通过机盒表面开设的限位滑槽,便利于根据需求调节限位扣位置,从而调节一号抱臂与二号抱臂之间间距,满足抱抓不通尺寸模具的需求,通过二号抱臂一端延伸限位板与限位阻块之间卡扣安装的回位弹簧,便利于对二号抱臂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整个抓钩过程的稳定性,通过机盒底端表面镶嵌的红外感应器,便利于对模具进行感应,当模具位于一号抱臂与二号抱臂之间时,通过处理器控制驱动器工作,带动二号抱臂移动对模具进行抱抓,从而完成自动抓钩抱模作业,提高了整个家具的自动化性能,通过一号抱臂和二号抱臂表面均包裹的防滑胶膜,提高了自动抓钩抱模的稳定性,通过机盒内部镶嵌的蓄电池,可起到应急供电功能,避免因供电线路问题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的机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衔接架;101、驱动器;102、延伸限位板;103、限位阻块;104、回位弹簧;2、机盒;3、限位滑槽;301、限位扣;4、一号抱臂;5、二号抱臂;6、红外感应器;7、防滑胶膜;8、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包括衔接架1和机盒2,所述机盒2焊接于衔接架1底端,所述机盒2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3,所述限位滑槽3内部滑扣安装有限位扣301,所述限位扣301底端焊接有一号抱臂4,所述机盒2内部镶嵌有驱动器101,所述驱动器101驱动轴一端卡扣安装有二号抱臂5,所述机盒2表面焊接于限位阻块103,所述二号抱臂5一端焊接有延伸限位板102,所述延伸限位板102与限位阻块103卡扣安装有回位弹簧104。示例的,将衔接架1与行车装置相互连接,通过驱动器101带动二号抱臂5转动,配合限位扣301底端焊接的一号抱臂4对模具进行抓钩固定,从而方便移动模具,同时通过机盒2表面开设的限位滑槽3,便利于根据需求调节限位扣301位置,从而调节一号抱臂4与二号抱臂5之间间距,满足抱抓不通尺寸模具的需求,通过二号抱臂5一端延伸限位板102与限位阻块103之间卡扣安装的回位弹簧104,便利于对二号抱臂5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整个抓钩过程的稳定性。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的所述机盒2底端表面镶嵌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机盒2内部镶嵌有处理器5,所述红外感应器6数据传输端与处理器5数据输入端相互连接,所述处理器5控制输出端与驱动器101控制输入端之间相互连接。示例的,通过机盒2底端表面镶嵌的红外感应器6,便利于对模具进行感应,当模具位于一号抱臂4与二号抱臂5之间时,通过处理器5控制驱动器101工作,带动二号抱臂5移动对模具进行抱抓,从而完成自动抓钩抱模作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采用所述一号抱臂4和二号抱臂5表面均包裹有防滑胶膜7。示例的,通过一号抱臂4和二号抱臂5表面均包裹的防滑胶膜7,提高了自动抓钩抱模的稳定性。示例的,所述机盒2内部镶嵌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与处理器5、红外感应器6和驱动器101之间电性连接。示例的,通过机盒2内部镶嵌的蓄电池8,可起到应急供电功能,避免因供电线路问题导致整个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包括衔接架1、驱动器101、延伸限位板102、限位阻块103、回位弹簧104、机盒2、限位滑槽3、限位扣301、一号抱臂4、二号抱臂5、红外感应器6、防滑胶膜7、蓄电池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包括衔接架和机盒,所述机盒焊接于衔接架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部滑扣安装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底端焊接有一号抱臂,所述机盒内部镶嵌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轴一端卡扣安装有二号抱臂,所述机盒表面焊接于限位阻块,所述二号抱臂一端焊接有延伸限位板,所述延伸限位板与限位阻块卡扣安装有回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包括衔接架和机盒,所述机盒焊接于衔接架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部滑扣安装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底端焊接有一号抱臂,所述机盒内部镶嵌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动轴一端卡扣安装有二号抱臂,所述机盒表面焊接于限位阻块,所述二号抱臂一端焊接有延伸限位板,所述延伸限位板与限位阻块卡扣安装有回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自动抓钩抱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明孙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宇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