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国立癌中心专利>正文

辐射照射方向和辐射照射范围可调节的可插入身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80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辐射照射方向和辐射照射范围可调节的可插入身体的装置,包括:外主体,包括以长形延伸的第一外主体、以长形延伸的第二外主体和弯曲部,弯曲部连接第一外主体与第二外主体以使第一外主体和第二外主体弯曲;第一内主体,位于第一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容纳辐射源的容纳空间;第二内主体,位于第二外主体的内部,具有辐射源能够通过的引导空间且能够旋转;和内连接部,以对应于弯曲部的方式位于外主体内,具有以辐射源能够通过的方式与引导空间和容纳空间连通的连接空间,并连接第一内主体和第二内主体,其中容纳空间包括与第一外主体的距离不同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内主体与第一外主体分离且随第二内主体的旋转而旋转。

A device that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body with adjustable radiation direction and radi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辐射照射方向和辐射照射范围可调节的可插入身体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插入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可插入身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疗可大致分为两种:体外辐射治疗,其中辐射从放置在患者体外的辐射源传递到肿瘤;以及近距离放射治疗,其中辐射从放置在患者体内的辐射源传递。在它们之间,近距离放射治疗是通过将辐射源插入肿瘤来进行的,并且该治疗的优点在于,尽管向肿瘤递送了高辐射剂量,但可以显著降低传送到周围健康器官的辐射剂量。在近距离放射治疗中,通过插入人体的可插入装置移动辐射源来照射辐射,但是存在如下问题:通过在可插入装置中调节辐射照射方向和辐射照射范围来调节三维辐射强度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足够的水平。特别地,当需要使用弯曲的可插入装置以在位于诸如子宫癌的区域的肿瘤上照射辐射时,难以提供具有强度调节功能的可插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可插入装置,其为弯曲形状,同时能够调节辐射强度。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可插入装置来实现,该可插入装置包括:外主体,所述外主体包括以长形方式延伸的第一外主体、以长形方式延伸的第二外主体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外主体与所述第二外主体,以使所述第一外主体和所述第二外主体弯曲;第一内主体,所述第一内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容纳辐射源的容纳空间;第二内主体,所述第二内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辐射源能够通过的引导空间,并且能够旋转;和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以对应于所述弯曲部的方式位于所述外主体内,具有以辐射源能够通过的方式与所述引导空间和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连接空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内主体和所述第二内主体,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包括与所述第一外主体具有不同距离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及所述第一内主体与所述第一外主体分离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内主体的旋转而旋转。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可以沿着第一内主体以长形方式形成。容纳空间可以在第一内主体中以沟槽形式形成。可插入装置还可以包括容纳空间分隔构件,其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且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可以由容纳空间分隔构件隔开。内连接部可以包括旋转动力机构。旋转动力机构可以包括柔性轴、波纹管和接头中的至少一者。内连接部的一端可以固定到第一内主体,而内连接部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到第二内主体。与第一外主体相比,第一内主体可以由具有更好的辐射屏蔽性能的材料构成。引导空间可以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引导空间和第二引导空间,并且可插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容纳引导件,其在连接空间内将第一引导空间连接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中的任一者;第二容纳引导件,其在连接空间内将第一引导空间连接至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中的另一者。第一容纳引导件和第二容纳引导件可以是辐射源能够穿过内部的管状。第一容纳引导件和第二容纳引导件可以位于内连接部的外围,第一容纳引导件可以连接至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中的定位成更远离第一引导空间的一者。内连接部可以在内部具有连接部空间;第一容纳引导件和第二容纳引导件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连接部空间内;第一容纳引导件可以连接至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中的定位成更靠近第一引导空间的一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种可插入装置来实现的,其包括:以长形方式延伸的外主体;以及内主体,所述内主体位于所述外主体内部,并具有容纳辐射源的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包括与所述外主体具有不同距离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及所述内主体与所述外主体分离并旋转。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可以沿着内主体以长形方式形成。容纳空间可以在内主体中以沟槽形式形成。可插入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容纳空间内的容纳空间分隔构件,并且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可以由容纳空间分隔构件隔开。与外主体相比,内主体可以由具有更好的辐射屏蔽性能的材料构成。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可插入装置,其为弯曲形状时,同时能够调节辐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1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2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沿图2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第一内主体与第二内主体的连接的示意图;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根据第二内主体的旋转来调节辐射强度的示意图;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第一内主体根据第二内主体的旋转而旋转的示意图;图11a至图11d和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辐射源的位置变化和辐射强度的调节的示意图;图13是用于解释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的癌症治疗的示意图;图14a和图14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内连接部和容纳引导件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第一内主体与第二内主体之间的连接的示意图;图17和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第二外主体和第二内主体的截面图;和图1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第一内主体和第二内主体之间的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是示出的示例,以便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精神不限于附图。附图可能会夸大以说明关于各部分的厚度,长度等。在本专利技术中,“辐射强度”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辐射源停留的位置和时间的方法,以及调节辐射照射方向和/或辐射照射范围的方法来进行的。将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沿图1的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2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沿图2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图8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中的第一内主体与第二内主体的连接的示意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插入装置1主要由外主体100和内主体200组成。外主体100形成整个外部并将内主体200容纳在内部的空的空间中。在第一实施例中,内主体200的操作部222暴露于外主体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插入装置,包括:/n外主体,所述外主体包括:以长形方式延伸的第一外主体;以长形方式延伸的第二外主体;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外主体与所述第二外主体,以使所述第一外主体和所述第二外主体弯曲;/n第一内主体,所述第一内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容纳辐射源的容纳空间;/n第二内主体,所述第二内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辐射源能够通过的引导空间,并且能够旋转;和/n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以对应于所述弯曲部的方式位于所述外主体内,具有以辐射源能够通过的方式与所述引导空间和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连接空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内主体和所述第二内主体,/n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包括与所述第一外主体具有不同距离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及/n所述第一内主体与所述第一外主体分离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内主体的旋转而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4 KR 10-2017-01381941.一种可插入装置,包括:
外主体,所述外主体包括:以长形方式延伸的第一外主体;以长形方式延伸的第二外主体;以及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外主体与所述第二外主体,以使所述第一外主体和所述第二外主体弯曲;
第一内主体,所述第一内主体位于所述第一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容纳辐射源的容纳空间;
第二内主体,所述第二内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外主体的内部,并具有辐射源能够通过的引导空间,并且能够旋转;和
内连接部,所述内连接部以对应于所述弯曲部的方式位于所述外主体内,具有以辐射源能够通过的方式与所述引导空间和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连接空间,并连接所述第一内主体和所述第二内主体,
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包括与所述第一外主体具有不同距离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及
所述第一内主体与所述第一外主体分离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内主体的旋转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插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沿着所述第一内主体以长形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一内主体内以沟槽形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插入装置,还包括:
容纳空间分隔构件,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由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构件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内连接部包括旋转动力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动力机构包括柔性轴、波纹管和接头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内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一内主体,所述内连接部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内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插入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外主体相比,所述第一内主体由具有更好的辐射屏蔽性能的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插入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暻黃义中高永门金学修申东浩李世炳郑钟辉金珠瑛金泰现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