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75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基于用户常驻基站,获取预设数量个临近基站;临近基站是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距离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基站;基于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有效提高了用户物理小区居住地的定位准确率,降低了用户常驻基站小区与常驻物理小区映射识别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了客户营销的精准度。

A method and device of resident 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用户信令数据记载了人们出行信息,包括用户一天的位置,在某地驻留时间等。对于运营商来说,如何通过用户信令数据挖掘出用户常驻地信息,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营销工作,对于宽带业务、手机入网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进行空间聚类,可以识别得到用户的常驻基站小区,当一个基站包含多个物理小区时,上述方法无法准确定位用户实际居住的物理小区,可能会因此导致对驻点营销和用户归属物理小区资源是否到达产生误判,例如因用户所在小区宽带资源是否覆盖判断不准,导致无法对宽带潜在客户展开外呼营销,对运营商的驻点营销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识别方法无法准确定位用户实际居住的物理小区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包括: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获取预设数量个临近基站;所述临近基站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距离所述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基站;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装置,包括:驻留基站获取单元,用于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临近基站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获取预设数量个临近基站;所述临近基站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距离所述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基站;物理小区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和装置,基于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有效提高了用户物理小区居住地的定位准确率,降低了用户常驻基站小区与常驻物理小区映射识别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了客户营销的精准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常驻物理小区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当前的小区识别方法,仅能够识别得到用户的常驻基站小区,当一个基站包含多个物理小区时,无法准确定位用户实际居住的物理小区,对运营商的驻点营销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110,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此处,用户信令数据是需要执行常驻物理小区识别的用户的信令数据,信令数据可以来自智能手机,还可以来自智能手表等通信工具。用户信令数据可以通过提取移动核心网和无线侧的信令数据得到,例如通过A(Abis)接口和S1-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接口获取用户信令数据。用户常驻基站为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用户的常驻基站,此处,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的方法有多种,例如通过空间聚类的方法获取用户常驻基站,又例如基于预设规则统计用户活动的停留小区信息,从而识别用户常驻基站。120,基于用户常驻基站,获取预设数量个临近基站;临近基站是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距离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基站。具体地,在得到用户常驻基站后,基于用户常驻基站与用户信令数据中出现的用户常驻基站周边每一基站之间的距离,从每一基站中选取预设数量个距离最近的基站作为临近基站。此处,预设数量为预先设定的临近基站的数量,例如预设数量为3,则从用户信令数据中出现的每一基站中选取距离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前三个基站作为临近基站。130,基于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具体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用户信令获取的预设时期内用户全天出现在临近基站的数据。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物理小区是指用户常驻基站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物理小区,可以通过计算用户常驻基站与物理小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与用户常驻基站的覆盖半径进行比较,判断任一物理小区是否为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物理小区。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物理小区可能有多个。在得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物理小区和临近基站后,计算每一物理小区与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随后,基于物理小区与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全部物理小区中选取一个物理小区作为常驻物理小区。例如,将物理小区与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好的模型中,获取模型输出的常驻物理小区,又例如根据物理小区与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计算每一物理小区的得分,根据得分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有效提高了用户物理小区居住地的定位准确率,降低了用户常驻基站小区与常驻物理小区映射识别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了客户营销的精准度。基于上述实施例,步骤110具体包括:111,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预设日期内每一基站的夜间驻留数据;夜间驻留数据包括夜间驻留时长和/或夜间驻留次数。具体地,夜间驻留数据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n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获取预设数量个临近基站;所述临近基站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距离所述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基站;/n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驻物理小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
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获取预设数量个临近基站;所述临近基站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距离所述用户常驻基站最近的基站;
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是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信令数据获取用户常驻基站,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预设日期内每一基站的夜间驻留数据;所述夜间驻留数据包括夜间驻留时长和/或夜间驻留次数;
基于任一所述基站的所述夜间驻留数据,获取所述任一基站的夜间驻留评分;
从所述每一基站中选取所述夜间驻留评分最高的基站作为所述用户常驻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任一所述基站的所述夜间驻留数据,获取所述任一基站的夜间驻留评分,具体包括:
对每一所述基站的所述夜间驻留时长进行归一化,得到每一所述基站的夜间归一化时长;
对每一所述基站的所述夜间驻留次数进行归一化,得到每一所述基站的夜间归一化次数;
将任一所述基站的所述夜间归一化时长与所述夜间归一化次数相乘,得到所述任一基站的所述夜间驻留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信令数据,获取预设日期内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所述全天驻留数据包括全天驻留时长和/或全天驻留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常驻基站对应的每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常驻物理小区,具体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物理小区,基于所述任一物理小区与每一所述临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一所述临近基站的全天驻留数据,获取所述任一物理小区的影响因子;
从所述每一物理小区中选取所述影响因子最大的物理小区作为所述常驻物理小区。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琳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