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及自动丝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5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调整定位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及自动丝印设备,包括底板、左右移动板、前后移动板和旋转调节板;底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左右移动板与两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左右移动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前后移动板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前后移动板上设有多件第三导轨,第三导轨为弧形导轨,多个第三导轨在同一圆周上;底板上设有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所左右移动板的左、右位置;左右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前后移动板的前、后位置;前后移动板上设有第三调节机构,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旋转调节板的角度。

Multi axis turntable alignment platform and automatic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及自动丝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调整定位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多轴转台对位平台。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生产等领域中,大多数需要对待加工或者组装的工件进行定位;列如:机械加工,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件定位;机械组装,在将工件组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定位,保证能正常组合;丝印,在丝印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印刷位置精准度,需要对被印刷的工件进行精定位。目前,在机械加工、组成、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定位的精度,对工件定位的治具通常是设置在调整平台上,在加工、组成、生产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是,通过调整平台来实现工件位置调整;通常的情况下,是通过CCD相机或者工业相机捕捉工件的位置;在控制调整平台位移,达到调整工件位置;现有技术的调整平台基本是十字平台,可调整工件前、后、左、右的位置;然而对于许多有的待加工工件还存在需要调整角度的可能性;而目前的只能调整水平的位置,而无法调整角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多轴转台对位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轴转台对位平台,来解决目前调整平台无法精确调整工件角度位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包括底板、左右移动板、前后移动板和旋转调节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所述左右移动板与两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所述前后移动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多件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为弧形导轨,多个所述第三导轨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底板上设有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左、右位置;所述左右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前后移动板的前、后位置;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的角度。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电机座,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在所述左右移动板一侧的第一螺母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一螺母座的第一丝杆副,所述第一丝杆副的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母座内,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副,推动所述左右移动板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左右移动板一侧的第二电机座,设于所述第二电机座上的第二伺服电机,连接在所述前后移动板一侧的第二螺母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螺母座的第二丝杆副,所述第二丝杆副的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母座内,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副,推动所述前后移动板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设于所述前后移动板的一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开口朝外的安装位;第三电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位内;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座的一端;第二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调节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第二安装位;第三螺母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位内;第三丝杆副,所述第三丝杆副的螺母与所述第三螺母座固定连接,丝杆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丝杆副运转,推动所述旋转调节板沿所述第三导轨转动。进一步,所述前后移动板的顶面还设有圆形定位槽,所述第三导轨分布在所述圆形定位槽内。自动丝印设备,所述多轴转台对位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件定位在旋转调节板上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达到调节左右移动板的左、右位置,通过第二调节机构调节前后移动板的前、后位置,由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旋转调节板的角度,从而能实现工件的前、后、左、右,以及角度的调整,满足生产的需求,提高定位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轴转台对位平台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多轴转台对位平台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多轴转台对位平台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请参照图1~图3,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包括底板1、左右移动板2、前后移动板3和旋转调节板4。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5,所述左右移动板2与两所述第一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板2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6,所述第二导轨6与所述第一导轨5垂直,所述前后移动板3与所述第二导轨6滑动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板3上设有多件第三导轨7,所述第三导轨7为弧形导轨,多个所述第三导轨7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底板1上设有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第一调节机构8,所述第一调节机构8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2的左、右位置;所述左右移动板2上设有第二调节机构9,所述第二调节机构9调节所述前后移动板3的前、后位置;所述前后移动板3上设有第三调节机构10,所述第三调节机构10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4的角度。工件定位在旋转调节板4上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8达到调节左右移动板2的左、右位置,通过第二调节机构9调节前后移动板3的前、后位置,由第三调节机构10调节旋转调节板4的角度,从而实现能实现工件的前、后、左、右,以及角度的调整,满足生产的需求,提高定位的精度。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第一调节机构8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一侧的第一电机座80,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座80上的第一伺服电机81,连接在所述左右移动板2一侧的第一螺母座8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1和所述第一螺母座82的第一丝杆副83,所述第一丝杆副83的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母座82内,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1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1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副83中的丝杆旋转,通过螺母推动所述左右移动板2沿所述第一导轨5移动;达到调节左右移动板2的左、右位置。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第二调节机构9包括设于所述左右移动板2一侧的第二电机座90,设于所述第二电机座90上的第二伺服电机91,连接在所述前后移动板3一侧的第二螺母座9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1和所述第二螺母座92的第二丝杆副93,所述第二丝杆副93的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母座92内,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1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91驱动所述第二丝杆副93,推动所述前后移动板3沿所述第二导轨6移动;达到调节前后移动板3的前、后位置。进一步,参照图3,所述第三调节机构10包括:连接座100、第三电机座101、第三伺服电机102、第二连接座103、第三螺母座104和第三丝杆副105。连接座100设于所述前后移动板3的一侧,所述连接座100上设有开口朝外的安装位。第三电机座101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位内;第三伺服电机10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包括底板、左右移动板、前后移动板和旋转调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所述左右移动板与两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所述前后移动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多件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为弧形导轨,多个所述第三导轨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底板上设有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左、右位置;所述左右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前后移动板的前、后位置;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包括底板、左右移动板、前后移动板和旋转调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所述左右移动板与两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板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所述前后移动板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多件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为弧形导轨,多个所述第三导轨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底板上设有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左右移动板的左、右位置;所述左右移动板上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调节所述前后移动板的前、后位置;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旋转调节板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电机座,设于所述第一电机座上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在所述左右移动板一侧的第一螺母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一螺母座的第一丝杆副,所述第一丝杆副的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母座内,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副,推动所述左右移动板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轴转台对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亚迪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