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66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以及盖设于外桶和内桶开口的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主控单元,重力感应模块、制冷模块置于外桶和内桶的中间层,重力感应模块置于内桶底部,制冷模块置于内桶底部和/或内桶侧壁;温度检测模块置于内桶内侧,主控单元分别与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电性连接,主控单元接收重力感应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信号控制制冷模块关断和工作功率。该垃圾桶功耗低,除菌防臭效果好。

A kind of intelligent dustbin for deodorization and bacteria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涉及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是人们生活的产物,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垃圾的处理也是越来越精细化,为了环境整洁、降低垃圾处理成本,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逐渐采取定时定点投放,这种方式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起到了很大帮助。然而,对于投放垃圾的个体而言,随之而产生较多不便,若错过定时投放时间,就必须将垃圾带到远处此时正在开放的垃圾投放站,有可能路途遥远,非常不便;错过投放时间,另一个暂时解决方案就是将垃圾带回家,待下次投放时间再行投放。对于上班族、加班族而言,经过错过投放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垃圾堆放在家,待休息日或者时间允许时才进行投放。垃圾长期囤积在家,特别是厨余垃圾,会滋生细菌、引来蚊虫、蟑螂,而且会发臭,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由此应运而生出大量的除臭防菌垃圾桶,然而现有的除臭垃圾桶,无法根据垃圾的数量进行准确除臭,无论多少垃圾都是以相同功率进行制冷,不仅能耗大,而且除臭防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智能感应桶内垃圾进行除臭防菌,且能耗低的智能垃圾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以及盖设于所述外桶和内桶开口的上盖,还包括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主控单元,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制冷模块置于所述外桶和内桶的中间层,所述重力感应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底部,所述制冷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底部和/或内桶侧壁;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内侧,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信号控制所述制冷模块关断和工作功率。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置于所述中间层,所述内桶壁上设有供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道连接的通孔,所述吸气管道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内桶的内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伸入所述内桶的内腔,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气管道;所述连接管的进气口设有过滤网,出气口设有电动开关,所述电动开关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管道上设有可拆卸的防漏气垫圈。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桶由石墨烯制成或所述内桶壁上涂覆有石墨烯。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桶内侧壁和/或上盖内侧设有生物除臭材料。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制冷片、隔热垫圈、散热片和散热风扇。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设有感知人体的红外传感器,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上盖的开合。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或外桶外侧设有手动开启压缩功能的开关键位及开启所述上盖的机械开关。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层设有密封材料,所述内桶四个角上设有加强筋。本技术带来的有益实施效果是:本设计的垃圾桶,能根据垃圾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控制制冷模块的制冷功率,在垃圾较多时,制冷功率提高,能够快速制冷,防止长时间制冷,垃圾已经发生腐败,垃圾较少时,根据环境温度实时调整制冷功能,既能及时对垃圾进行制冷,还能有效降低功耗;另外,压缩功能使得在有限的容纳空间内,尽可能存放更多垃圾,节约空间的同时能够在制冷作用下,达到除臭防菌的效果,使用方便、卫生、节能、环保,对于无法及时清理垃圾的人而言更具吸引力,本技术的智能垃圾桶兼具实用性、创新性和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结构图;图2是图1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去除上盖后的结构图;图3是图2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去除密封材料后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外桶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内桶连接管结构正面图;图7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内桶连接管结构背面图;图8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内桶连接管防漏气垫圈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1-9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包括外桶1、内桶2以及盖设于外桶和内桶开口的上盖3,内桶2四个角上设有加强筋201,有效防止内桶2的变形,上盖3设有感知人体的红外传感器30,外桶1和内桶2的中间层设有密封材料10,还包括重力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制冷模块23、主控单元24,重力感应模块21、制冷模块23置于内桶2外侧底部,为了增强制冷效果或效率,也可在内桶2侧壁上设置制冷模块23,制冷模块23数量、位置根据垃圾桶结构、大小进行调整;温度传感器23置于内桶2内侧用于检测内桶2温度,主控单元24分别与重力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制冷模块23电性连接,主控单元24接收重力传感器21和温度传感器22发送的信号控制制冷模块23关断和工作功率。由于垃圾桶的中间层空间较小,优选地,制冷模块23采用半导体制冷,具体包括制冷片231、隔热垫圈232、散热片233和散热风扇234。重力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实时将信号发送给主控单元24,当内桶2温度高于最高预设值时,主控单元24发送制冷信号给制冷模块23,制冷模块23制冷功率根据重力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2传回的数据不同而不同,当内桶2温度低于最低预设值时制冷模块23停止制冷;当内桶2温度升高时,制冷模块23开始制冷,如此反复,保持内桶2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2℃-0度,即能让垃圾不散发臭味,还能抑制细菌滋生,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以及盖设于所述外桶和内桶开口的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主控单元,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制冷模块置于所述外桶和内桶的中间层,所述重力感应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底部,所述制冷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底部和/或内桶侧壁;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内侧,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信号控制所述制冷模块关断和工作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包括外桶、内桶以及盖设于所述外桶和内桶开口的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主控单元,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制冷模块置于所述外桶和内桶的中间层,所述重力感应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底部,所述制冷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底部和/或内桶侧壁;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置于所述内桶内侧,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重力感应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制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接收所述重力感应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信号控制所述制冷模块关断和工作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置于所述中间层,所述内桶壁上设有供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道连接的通孔,所述吸气管道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内桶的内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防菌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伸入所述内桶的内腔,另一端连接所述吸气管道;所述连接管的进气口设有过滤网,出气口设有电动开关,所述电动开关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安吴志豪邓斌洪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优质生活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