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43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该电路结构采用小块的过渡PCB结构进行过渡,过渡PCB结构中的通孔相当于变相的在产品PCB结构中增加了盲孔,因此可以以较小的使用面积,可以充分利用CPLD芯片的每一个I/O口,提高CPLD芯片实际I/O口的使用数量,进而提高使用效率;而且CPLD芯片和过渡PCB结构可以作为一个部件先行加工,在实际加工中,可降低CPLD芯片焊接的难度,提高焊接的成品率,并且可单独对CPLD芯片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判断,通过调节过渡PCB结构的厚度可以方便调节产品PCB结构对应结构件的尺寸。

The circuit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multi pin CPLD in 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是一种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实际产品对电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会对电路产品的大小和材料进行优化,使用更小的电路面积去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替换更为实惠的电路板材,这些都是改善电路设计的有效途径。但不同的板材的加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别,如LTCC与PCB的加工就存在较大不同,其中对设计影响较大的一点在于,PCB不能像LTCC那样逐层压合的加工,导致PCB板在电路设计上受到影响,其中影响最大在于在板材上打孔,即打孔的种类和位置。对于像CPLD这种阵列式焊盘的器件,打孔的影响更为严重,当CPLD焊盘间距过小时,请参考图1的示例,每一个圆形表示CPLD上的一个焊盘,其最外的两圈通常会被用作I/O口,但由于内层走线与孔间距过小,存在短路风险,因此会导致内圈的I/O口全部无法使用,CPLD芯片的I/O口利用率较低,此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I/O口,就会增加CPLD的数量,这样不光在控制上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还用了更多的元器件,增加了电路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该结构通过小块PCB结构进行过渡,可以充分利用CPLD芯片的每一个I/O口,提高CPLD芯片的利用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包括CPLD芯片、产品PCB结构和过渡PCB结构,CPLD芯片上的焊盘呈阵列式排布,CPLD芯片的边缘区域形成N圈焊盘,N≥2;过渡PCB结构包括N块PCB基板,N块PCB基板层叠设置且每两块PCB基板之间通过半固化片粘接在一起,层叠设置的N块PCB基板的面积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形成阶梯型,且最上层的PCB基板的面积小于产品PCB结构;过渡PCB结构开设有N圈通孔,N圈通孔分别从顶层贯通至不同PCB基板,每圈通孔分别与CPLD芯片上的一圈焊盘对应;CPLD芯片焊接在过渡PCB结构的顶部,CPLD芯片每一圈焊盘分别与过渡PCB结构上对应的一圈通孔对应焊接,过渡PCB结构的底部和阶梯部焊接在产品PCB结构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当N=2时,CPLD芯片包括外圈焊盘和内圈焊盘,过渡PCB结构包括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从上至下层叠设置,过渡PCB结构在第一PCB基板相对于第二PCB基板的外侧区域开设有一圈贯通第一PCB基板的通孔,这一圈通孔与CPLD芯片的外圈焊盘对应;过渡PCB结构在第一PCB基板在和第二PCB基板重叠的区域开设有一圈贯通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的通孔,这一圈通孔与CPLD芯片的内圈焊盘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采用小块的过渡PCB结构进行过渡,过渡PCB结构中的通孔相当于变相的在产品PCB结构中增加了盲孔,因此可以以较小的使用面积,可以充分利用CPLD芯片的每一个I/O口,提高CPLD芯片实际I/O口的使用数量,进而提高使用效率。而且CPLD芯片和过渡PCB结构可以作为一个部件先行加工,在实际加工中,可降低CPLD芯片焊接的难度,提高焊接的成品率,并且可单独对CPLD芯片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判断。过渡PCB结构的厚度和产品PCB结构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即可调节CPLD芯片高出产品PCB结构的距离,即可调节产品PCB结构对应结构件的尺寸。附图说明图1是CPLD芯片的阵列式焊盘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公开的电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的过渡PCB结构的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过渡PCB结构中Toplayer层电路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过渡PCB结构中Mid-1层电路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过渡PCB结构中Mid-2层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请参考图2,该电路结构包括CPLD芯片1、产品PCB结构2和过渡PCB结构3。CPLD芯片1上的焊盘呈阵列式排布,CPLD芯片1的边缘区域形成N圈焊盘,N≥2,如图1所示,图1以常见的N=2为例,其包括最外圈的外圈焊盘以及外圈内侧的内圈焊盘。过渡PCB结构3包括N块PCB基板,N块PCB基板层叠设置且每两块PCB基板之间通过半固化片粘接在一起,如图3以N=2为例,则过渡PCB结构包括第一PCB基板31和第二PCB基板32,第一PCB基板31和第二PCB基板32从上至下层叠并通过半固化片33相连成一体。第一PCB基板31和第二PCB基板32形成4层PCB结构,从顶层至底层分别为Toplayer、Mid-1、Mid-2和Bottomlayer层。层叠设置的N块PCB基板的面积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形成阶梯型,如图3第二PCB基板32的面积小于第一PCB基板31,若向下继续层叠,则PCB基板的面积进一步减小。而所谓的形成阶梯型表示上层的PCB基板的外侧存在不与下层的PCB基板重合的区域,如图3中,第一PCB基板31的内侧区域与第二PCB基板重合、相对于第二PCB基板的外侧区域未与第二PCB基板重合,以此类推。而且最上层的PCB基板的面积小于产品PCB结构使得整个过渡PCB结构3都小于产品PCB结构2。过渡PCB结构3开设有N圈通孔,N圈通孔分别从顶层贯通至不同PCB基板,以图3为例,其做法是:过渡PCB结构3在第一PCB基板31相对于第二PCB基板32的外侧区域开设有一圈贯通第一PCB基板31的通孔34。过渡PCB结构3在第一PCB基板31在和第二PCB基板32重叠的区域开设有一圈贯通第一PCB基板31和第二PCB基板32的通孔35,当有更多层时,其开设N圈通孔的结构依次类推。此时过渡PCB结构3的Toplayer层电路示意图请参考图4,Mid-1层电路示意图请参考图5,Mid-2层电路示意图请参考图6,Bottomlayer层电路示意图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申请不再单独示出,在图4-6中,斜线阴影圆孔表示此层表面过孔,网格阴影表示此层表面焊盘。过渡PCB结构3上的每圈通孔分别与CPLD芯片1上的一圈焊盘对应,比如在本申请中,过渡PCB结构3上的一圈通孔34与CPLD芯片的外圈焊盘对应,过渡PCB结构3上的一圈通孔35与CPLD芯片的内圈焊盘对应。CPLD芯片1通过焊膏4焊接在过渡PCB结构3的顶部,CPLD芯片1每一圈焊盘分别与过渡PCB结构上对应的一圈通孔对应焊接,也即在本申请的举例中,CPLD芯片1的外圈焊盘与过渡PCB结构3上的一圈通孔34对应焊接,CPLD芯片1的内圈焊盘与过渡PCB结构3上的一圈通孔35对应焊接。过渡PCB结构3的底部和阶梯部通过焊膏4焊接在产品PC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CPLD芯片、产品PCB结构和过渡PCB结构,所述CPLD芯片上的焊盘呈阵列式排布,所述CPLD芯片的边缘区域形成N圈焊盘,N≥2;所述过渡PCB结构包括N块PCB基板,所述N块PCB基板层叠设置且每两块PCB基板之间通过半固化片粘接在一起,层叠设置的N块PCB基板的面积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形成阶梯型,且最上层的PCB基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产品PCB结构;所述过渡PCB结构开设有N圈通孔,所述N圈通孔分别从顶层贯通至不同PCB基板,每圈通孔分别与所述CPLD芯片上的一圈焊盘对应;所述CPLD芯片焊接在所述过渡PCB结构的顶部,所述CPLD芯片每一圈焊盘分别与所述过渡PCB结构上对应的一圈通孔对应焊接,所述过渡PCB结构的底部和阶梯部焊接在所述产品PCB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提高多管脚CPLD在PCB板利用率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CPLD芯片、产品PCB结构和过渡PCB结构,所述CPLD芯片上的焊盘呈阵列式排布,所述CPLD芯片的边缘区域形成N圈焊盘,N≥2;所述过渡PCB结构包括N块PCB基板,所述N块PCB基板层叠设置且每两块PCB基板之间通过半固化片粘接在一起,层叠设置的N块PCB基板的面积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形成阶梯型,且最上层的PCB基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产品PCB结构;所述过渡PCB结构开设有N圈通孔,所述N圈通孔分别从顶层贯通至不同PCB基板,每圈通孔分别与所述CPLD芯片上的一圈焊盘对应;所述CPLD芯片焊接在所述过渡PCB结构的顶部,所述CPLD芯片每一圈焊盘分别与所述过渡PCB结构上对应的一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铭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