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8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其中,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体,壳体具有收容腔、让位开口和出音通道,让位开口和出音通道均连通收容腔。扬声器单体设于收容腔内,扬声器单体远离其振膜的一端伸入让位开口内,扬声器单体将收容腔分隔出前声腔和第一后声腔,出音通道连通前声腔,振膜具有靠近出音通道的第一区域、及远离出音通道的第二区域,壳体还具有与第一后声腔连通的第二后声腔,第二后声腔与前声腔位于振膜的同一侧,第二后声腔在振膜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增大出音孔在前声腔腔壁上的孔径,减小气流音。

Speak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声能转换
,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地,微型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外壳,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模组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而目前为了增大后声腔空间,提出了一种在前声腔中设置一平行于振膜的分隔板,以将前声腔的远离振膜的部分分隔形成独立空腔,并将该空腔与后声腔连通的方案,以达到增大后声腔的目的。但是在该方案中,导致前声腔的空间大幅度减小,会导致出音孔在前声腔腔壁上的孔径减小,振膜振动时气流音较大,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旨在增大出音孔在前声腔腔壁上的孔径,减小气流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具有收容腔、让位开口和出音通道,所述让位开口和所述出音通道均连通所述收容腔;以及,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扬声器单体远离其振膜的一端伸入所述让位开口内,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腔分隔出前声腔和第一后声腔,所述出音通道连通所述前声腔,所述振膜具有靠近所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收容腔、让位开口和出音通道,所述让位开口和所述出音通道均连通所述收容腔;以及,/n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扬声器单体远离其振膜的一端伸入所述让位开口内,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腔分隔出前声腔和第一后声腔,所述出音通道连通所述前声腔,所述振膜具有靠近所述出音通道的第一区域、及远离所述出音通道的第二区域;/n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后声腔连通的第二后声腔,所述第二后声腔与所述前声腔位于所述振膜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后声腔在所述振膜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腔、让位开口和出音通道,所述让位开口和所述出音通道均连通所述收容腔;以及,
扬声器单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扬声器单体远离其振膜的一端伸入所述让位开口内,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腔分隔出前声腔和第一后声腔,所述出音通道连通所述前声腔,所述振膜具有靠近所述出音通道的第一区域、及远离所述出音通道的第二区域;
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后声腔连通的第二后声腔,所述第二后声腔与所述前声腔位于所述振膜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后声腔在所述振膜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安装在所述壳本体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扬声器单体之间,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壳本体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后声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为金属件,并粘接于所述壳本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隔板包括中心板体和环绕所述中心板体设置的安装板体,所述安装板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安装板体的厚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槽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陈阿亮郑泽东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