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包括: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振动体以及磁铁,所述振动体具有第一盆腔,所述第一盆腔内设置有所述磁铁;配重体,套设于所述振动体外侧;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固定体以及线圈,所述固定体具有第二盆腔,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盆腔内,所述第二盆腔与第一盆腔相对设置;传振片,呈环型薄片状,所述传振片的内外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体与固定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在振动体外侧套设配重体,配重体可以根据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厚度、长度、材质及形状,得以改变振动体的重量和改变传振片的振幅,产生不同的音质效果,以满足消费者对骨传导音质差异化的需求。
A full frequency bone conduction horn with adjustable soun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
本技术涉及音频传播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
技术介绍
现今人们对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声音的需求也各不一样,有人想要高音亮些,有人想要低音沉些,而现在的骨传导喇叭由于产品的结构和材料特性,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骨传导音质差异化的需求。且现有的骨传导喇叭,每种规格均需要一套生产线来生产,企业的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包括: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振动体以及磁铁,所述振动体具有第一盆腔,所述第一盆腔内设置有所述磁铁;配重体,套设于所述振动体外侧;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固定体以及线圈,所述固定体具有第二盆腔,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盆腔内,所述第二盆腔与第一盆腔相对设置;传振片,呈环型薄片状,所述传振片的内外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体与固定体。本技术所提供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在振动体外侧套设配重体,配重体可以根据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厚度、长度、材质及形状,得以改变振动体的重量和改变传振片的振幅,产生不同的音质效果,以满足满足消费者对骨传导音质差异化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体的开口端边缘向外径向设置有凸环,所述传振片被夹持于所述配重体与凸环之间。由此,通过凸环与配重体将传振片夹持固定在振动体上,使得传振片与振动体的连接更为稳固,保证了传振片与振动体连接强度的同时,亦可简化传振片的装配难度。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体与凸环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体包括顶盖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呈上下贯穿的管状,所述固定支架分别连接所述顶盖以及传振片,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顶盖上。由此,可先将传振片与固定支架相连接,然后从固定支架的内腔装入振动体,再将配重体套设在振动体上并夹持固定传振片,最后将顶盖封盖于固定支架上,整体组装方便,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采用塑胶或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与传振片通过模内注塑成型或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体采用塑胶或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在振动体外侧套设配重体,配重体可以根据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厚度、长度、材质及形状,得以改变振动体的重量和改变传振片的振幅,产生不同的音质效果,以满足消费者对骨传导音质差异化的需求;2)通过凸环与配重体将传振片夹持固定在振动体上,使得传振片与振动体的连接更为稳固,保证了传振片与振动体连接强度的同时,亦可简化传振片的装配难度;3)装配时,先将传振片与固定支架相连接,然后从固定支架的内腔装入振动体,再将配重体套设在振动体上并夹持固定传振片,最后将顶盖封盖于固定支架上,整体组装方便,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全频骨传导喇叭的剖视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装配不同规格配重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固定体;11、顶盖;12、固定支架;13、第二盆腔;2、线圈;3、磁铁;4、振动体;41、第一盆腔;42、凸环;5、传振片;6、配重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包括:磁体部、配重体6、线圈部以及传振片5,其中,所述磁体部包括振动体4以及磁铁3,所述振动体4具有第一盆腔41,所述第一盆腔41朝向上方一端开口,所述第一盆腔41内设置有所述磁铁3;所述配重体6套设于所述振动体4外侧;所述线圈部包括固定体1以及线圈2,所述固定体1具有第二盆腔13,所述第二盆腔13朝向下方一端开口,所述线圈2设置于所述第二盆腔13内,所述第二盆腔13与第一盆腔41相对设置;所述传振片5呈环型薄片状且其内外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体4与固定体1。由此,磁铁3以及线圈2均安装在第一盆腔41与第二盆腔13围成的封闭空间内,通过传振片5的内外环分别连接振动体4与固定体1,并在振动体4外侧套设配重体6,配重体6可以根据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厚度、长度、材质及形状,得以改变振动体4的重量和改变传振片5的振幅,以便满足不同的音质要求,且在保证满足生产多种型号喇叭的同时,简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振动体4大致呈圆柱状,所述振动体4的上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第一盆腔41;所述第一盆腔41底部正中间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磁铁3下端通过胶水或焊接或包胶方式贴合安装在所述定位槽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体4的开口端边缘向外径向设置有凸环42,所述传振片5被夹持于所述配重体6与凸环42之间。具体的,所述振动体4与凸环42一体成型,所述凸环42由所述振动体4的开口端边缘向外径向延伸而成;所述传振片5的内径与所述振动体4的外径相适配。安装时,所述配重体6从所述振动体4的下方套入所述振动体4,所述配重体6与所述凸环42相配合以将所述传振片5夹持固定在所述振动体4上,使得传振片5与振动体4的连接更为稳固,保证了传振片5与振动体4连接强度的同时,亦可简化传振片5的装配难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1包括顶盖11以及固定支架12,所述固定支架12呈上下贯穿的管状,所述固定支架12分别连接所述顶盖11以及传振片5,所述线圈2设置于所述顶盖11上。具体的,所述顶盖11通过粘接或者焊接封盖于所述固定支架12的上端开口处,且所述顶盖11与固定支架12围成所述第二盆腔13;所述固定支架12的上下端开口直径与内径大小均大于所述凸环42的外径大小。所述固定支架12与传振片5通过模内注塑成型或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牢靠,避免剧烈震动时造成固定支架12与传振片5的分离及脱落,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1可以采用塑胶或金属或复合材料等制成。所述顶盖11并不与所述传振片5直接接触,且所述顶盖11并非主要机械波发生部件,故所述顶盖11的材质无需必须采用金属材料。当所述顶盖11采用塑胶或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n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振动体(4)以及磁铁(3),所述振动体(4)具有第一盆腔(41),所述第一盆腔(41)内设置有所述磁铁(3);/n配重体(6),套设于所述振动体(4)外侧;/n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固定体(1)以及线圈(2),所述固定体(1)具有第二盆腔(13),所述线圈(2)设置于所述第二盆腔(13)内,所述第二盆腔(13)与第一盆腔(41)相对设置;/n传振片(5),呈环型薄片状,所述传振片(5)的内外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体(4)与固定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音质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振动体(4)以及磁铁(3),所述振动体(4)具有第一盆腔(41),所述第一盆腔(41)内设置有所述磁铁(3);
配重体(6),套设于所述振动体(4)外侧;
线圈部,所述线圈部包括固定体(1)以及线圈(2),所述固定体(1)具有第二盆腔(13),所述线圈(2)设置于所述第二盆腔(13)内,所述第二盆腔(13)与第一盆腔(41)相对设置;
传振片(5),呈环型薄片状,所述传振片(5)的内外环分别连接所述振动体(4)与固定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频骨传导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4)的开口端边缘向外径向设置有凸环(42),所述传振片(5)被夹持于所述配重体(6)与凸环(42)之间。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