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38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所述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外;第一降振块,所述第一降振块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和所述扬声器本体固定连接;第二降振块,所述第二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降振块位于所述第一降振块的下方;第一弹性支架,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具有安装方便、降低共振效果好的优点。

A loudspeaker with a resonance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扬声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
技术介绍
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扬声器的性能优劣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扬声器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使用十分方便。然而在扬声器的使用中常常会因为扬声器发声时和箱体发生共振,会产生杂音,影响收听效果。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降低共振效果好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外;第一降振块,所述第一降振块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和所述扬声器本体固定连接;第二降振块,所述第二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降振块位于所述第一降振块的下方;第一弹性支架,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第三降振块,所述第三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第二弹性支架,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降振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和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连接;卡孔,所述卡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上,所述卡孔的内壁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降振块、第二降振块和第三降振块均包括第一传递层、第二传递层和吸振层,所述传递层位于所述第一传递层和所述第二传递层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递层和所述箱体的内壁相接触,多个所述第二传递层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扬声器本体、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和第二弹性支架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降振块呈环形,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呈U形,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呈L形。优选的,所述第一降振块和所述箱体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相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呈圆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降振块和所述第一弹性支架通过两个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架通过两个第三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和所述第三降振块通过第四螺栓相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使用第一降振块、第二降振块和第三降振块上的第一传递层、第二传递层和吸振层对振动进行吸收降振,同时两个具有弹性的第一弹性支架和第二弹性支架对扬声器本体产生的振动在传递的同时进行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降振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降振块的侧视示意图。图中标号:1、扬声器本体,2、箱体,3、第一降振块,4、第二降振块,5、第一弹性支架,6、第三降振块,7、第二弹性支架,8、卡孔,9、安装孔,10、第一传递层,11、第二传递层,12、吸振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降振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降振块的侧视示意图。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包括:扬声器本体1;箱体2,所述箱体2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1外;第一降振块3,所述第一降振块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降振块3远离所述箱体2内壁的一侧和所述扬声器本体1固定连接;第二降振块4,所述第二降振块4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降振块4位于所述第一降振块3的下方;第一弹性支架5,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降振块4远离所述箱体2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和所述扬声器本体1相接触;第三降振块6,所述第三降振块6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2的顶部内壁上;第二弹性支架7,所述第二弹性支架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降振块6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架7和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固定连接;卡孔8,所述卡孔8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上,所述卡孔8的内壁和所述扬声器本体1相接触;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上。所述第一降振块3、第二降振块4和第三降振块6均包括第一传递层10、第二传递层11和吸振层12,所述传递层12位于所述第一传递层10和所述第二传递层11之间。所述第一传递层10和所述箱体2的内壁相接触,多个所述第二传递层1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扬声器本体1、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和第二弹性支架7相接触。所述第一降振块6呈环形,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呈U形,所述第二弹性支架7呈L形。所述第一降振块3和所述箱体2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相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呈圆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降振块4和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通过两个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架5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架7通过两个第三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架7和所述第三降振块6通过第四螺栓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安装时,首先把环形的第一降振块3通过多个第一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开口处,之后把扬声器本体1粘附在第一降振块3上,之后手持第一弹性支架5,使第一弹性支架5上的卡孔8卡在扬声器本体1上,手持第二降振块4放置在箱体2的内壁和第一弹性支架5之间,之后通过安装孔9通过工具把第二螺栓安装上,第一弹性支架5固定完毕后,手持第二弹性支架7通过第三螺栓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使第三降振块6垫在箱体2的顶部内壁和第二弹性支架7之间,通过第四螺栓连接,在扬声器本体1使用时,扬声器本体1产生的前冲振动通过第一降振块3首先进行缓冲,扬声器本体1产生的后冲振动通过第一弹性支架5和第二弹性支架7进行减震,最后分别传递在第二降振块4和第三降振块6上进行缓冲降振,使用较为方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使用第一降振块3、第二降振块4和第三降振块6上的第一传递层10、第二传递层11和吸振层12对振动进行吸收降振,同时两个具有弹性的第一弹性支架5和第二弹性支架7对扬声器本体1产生的振动在传递的同时进行缓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扬声器本体;/n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外;/n第一降振块,所述第一降振块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和所述扬声器本体固定连接;/n第二降振块,所述第二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降振块位于所述第一降振块的下方;/n第一弹性支架,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n第三降振块,所述第三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n第二弹性支架,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降振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和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连接;/n卡孔,所述卡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上,所述卡孔的内壁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n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扬声器本体;
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扬声器本体外;
第一降振块,所述第一降振块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和所述扬声器本体固定连接;
第二降振块,所述第二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二降振块位于所述第一降振块的下方;
第一弹性支架,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降振块远离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
第三降振块,所述第三降振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内壁上;
第二弹性支架,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降振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架和所述第一弹性支架固定连接;
卡孔,所述卡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上,所述卡孔的内壁和所述扬声器本体相接触;
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降低箱体共振装置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振块、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印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印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