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0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5
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包括半挂车、全挂车,半挂车的车架上设置有货台,货台上安装有凹型框架、电锁箱,电锁箱内安装有数个电锁,电锁用于控制HGIS设备、变压器的运行;凹型框架上固定有变压器,变压器用于变压,HGIS设备安装在全挂车的货台上,HGIS设备用于控制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凹型框架底部由货台下凹,车架安装有车桥,车桥上固定有安装筒,且车桥端部安装有轮毂,轮毂上安装有轮胎,安装筒分别与连接架、支撑架一端装配固定,连接架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架铰接,固定架用于连接各个安装筒;支撑架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调节架一端铰接,调节架与车架装配固定;支撑架与悬挂油缸的外壳装配固定,悬挂油缸的悬挂伸缩轴与调节架铰接。

A concave frame type mobile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
本技术涉及液压挂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
技术介绍
面对日益紧张的电力供应需求,可靠而持续的电力供应成为各电力公司追求的目标,在灾难救援、矿山油田、工程建设等场合时常会遇到突发或即时的大容量供电需求,另外由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原有的电源布点和容量经常无法及时满足供电负荷要求。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移动式变电站来用解决这些缺陷。目前,吨位大于50吨的大型变压器基本都采用液压轴线车的方式运输,近年来,应运而生了移动变电车产品,其基本原来是将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直接安装于液压轴线车上,将变电器移动运输及应急使用。随着变压器的大型化,一些比较高的变压器遇到了限高问题,通常的移动变电车最低高度为780mm,当变压器高度超过3700mm后,整车基本很难满足4500mm道路限高要求,在一些限高路段无法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其能够实现货台高度的进一步降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包括半挂车、全挂车,半挂车的车架上设置有货台,货台上安装有凹型框架、电锁箱,电锁箱内安装有数个电锁,电锁用于控制HGIS设备、变压器的运行;凹型框架上固定有变压器,变压器用于变压,HGIS设备安装在全挂车的货台上,HGIS设备用于控制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凹型框架底部由货台下凹,所述车架安装有车桥,车桥上固定有安装筒,且车桥端部安装有轮毂,轮毂上安装有轮胎,所述安装筒分别与连接架、支撑架一端装配固定,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架铰接,固定架用于连接各个安装筒;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调节架一端铰接,调节架另一端为连接台部分,连接台部分与车架装配固定;所述支撑架还通过连接螺栓与悬挂油缸的外壳装配固定,悬挂油缸的悬挂伸缩轴开放端通过第三转轴与调节架铰接。优选地,所述悬挂油缸外部套装有保护套。优选地,所述连接台部分与检测伸缩轴开放端铰接,检测伸缩轴装入检测缸的检测内缸内且与检测活塞装配固定,检测活塞与检测内缸圆周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检测内缸通过油管与检测组件的压力感应腔连通,压力感应腔设置在压力感应壳内且与感应活塞圆周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感应活塞与压力杆一端装配固定,压力杆另一端穿出压力感应腔后与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入端正对且可与之贴合压紧以向压力传感器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压力外壳内,压力外壳固定在压力感应壳上。优选地,所述压力杆位于感应活塞与压力感应腔内的部分上套装有压簧,压簧用于提供阻碍感应活塞向压力传感器移动的弹力。优选地,在全挂车、半挂车上设置有第一转向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转向连板、第一转向连板通过第三连接轴体分别与车架、第一转向驱动板一端铰接,且第一转向连板还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连接轴体与两个第一转向油缸的第一转向伸缩轴铰接,且第一转向油缸外壳通过第一连接轴体与车架铰接;所述第一转向驱动板另一端与第一转向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转向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驱动轴体与第一转向架铰接,第一转向架固定在车桥上。优选地,在半挂车上设置有第二转向机构,所述第二转向机构包括两块第二转向连板,两块第二转向连板分别通过第一转向铰接轴与车架、第二转向驱动板一端铰接,第二转向驱动板通过第一驱动转轴与第二转向连杆一端铰接,第二转向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转轴与第二转向架铰接,第二转向架固定在车桥上。优选地,两块第二转向连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转轴、第二连接转轴与转向联动杆两端铰接,其中一块第二转向连板两侧还分别通过第二连接转轴与第二转向油缸的第二转向伸缩轴的开放端铰接,且第二转向油缸的外壳通过固定螺柱固定在车架上。优选地,凹型框架离地最低高度为3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半挂车上安装凹型框架,凹型框架上安装有变压器,凹型框架离地最低高度可达350mm,比原有方式最低离地高度780mm,降低了430mm达到降低移动变电车通过高度的效果。本技术的全挂车、半挂车可以拆卸、分别运输,从而适用于不同的路况,其灵活的较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细节图。图3是本技术的测压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半挂车与全挂车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半挂车与全挂车转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6,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包括半挂车110、全挂车130,半挂车110的车架120上设置有货台101,货台101上安装有凹型框架140、电锁箱210,电锁箱210内安装有数个电锁,电锁用于控制HGIS设备230、变压器220的运行,以及与向外部设备供电的电流通断等;凹型框架140上固定有变压器220,变压器220用于变压,HGIS设备230安装在全挂车130的货台101上,HGIS设备230用于控制变压器220的运行状态;所述车架120安装有车桥310,车桥310上固定有安装筒320,且车桥310端部安装有轮毂330,轮毂330上安装有轮胎,所述安装筒320分别与连接架410、支撑架420一端装配固定,所述连接架410通过第一转轴510与固定架150铰接,固定架150用于连接各个安装筒320;所述支撑架420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520与调节架430一端铰接,调节架430另一端为连接台部分431,连接台部分431与车架120装配固定;所述支撑架420还通过连接螺栓470与悬挂油缸460的外壳装配固定,悬挂油缸460的悬挂伸缩轴460开放端通过第三转轴530与调节架430铰接,所述悬挂油缸460外部套装有保护套480,保护套480用于防止异物进入悬挂油缸460,悬挂油缸460可以驱动悬挂伸缩轴轴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台部分431与检测伸缩轴441开放端铰接,检测伸缩轴441装入检测缸440的检测内缸442内且与检测活塞450装配固定,检测活塞450与检测内缸442圆周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检测内缸442通过油管与检测组件600的压力感应腔611连通,压力感应腔611设置在压力感应壳610内且与感应活塞630圆周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感应活塞630与压力杆640一端装配固定,压力杆640另一端穿出压力感应腔611后与压力传感器660的压力输入端正对且可与之贴合压紧,压力传感器660固定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包括半挂车、全挂车,半挂车的车架上设置有货台,货台上安装有凹型框架、电锁箱,电锁箱内安装有数个电锁,电锁用于控制HGIS设备、变压器的运行;凹型框架上固定有变压器,变压器用于变压,HGIS设备安装在全挂车的货台上,HGIS设备用于控制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其特征是:凹型框架底部由货台下凹,所述车架安装有车桥,车桥上固定有安装筒,且车桥端部安装有轮毂,轮毂上安装有轮胎,所述安装筒分别与连接架、支撑架一端装配固定,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架铰接,固定架用于连接各个安装筒;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调节架一端铰接,调节架另一端为连接台部分,连接台部分与车架装配固定;所述支撑架还通过连接螺栓与悬挂油缸的外壳装配固定,悬挂油缸的悬挂伸缩轴开放端通过第三转轴与调节架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包括半挂车、全挂车,半挂车的车架上设置有货台,货台上安装有凹型框架、电锁箱,电锁箱内安装有数个电锁,电锁用于控制HGIS设备、变压器的运行;凹型框架上固定有变压器,变压器用于变压,HGIS设备安装在全挂车的货台上,HGIS设备用于控制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其特征是:凹型框架底部由货台下凹,所述车架安装有车桥,车桥上固定有安装筒,且车桥端部安装有轮毂,轮毂上安装有轮胎,所述安装筒分别与连接架、支撑架一端装配固定,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架铰接,固定架用于连接各个安装筒;所述支撑架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调节架一端铰接,调节架另一端为连接台部分,连接台部分与车架装配固定;所述支撑架还通过连接螺栓与悬挂油缸的外壳装配固定,悬挂油缸的悬挂伸缩轴开放端通过第三转轴与调节架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其特征是:所述悬挂油缸外部套装有保护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框架式移动变电车,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台部分与检测伸缩轴开放端铰接,检测伸缩轴装入检测缸的检测内缸内且与检测活塞装配固定,检测活塞与检测内缸圆周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
检测内缸通过油管与检测组件的压力感应腔连通,压力感应腔设置在压力感应壳内且与感应活塞圆周密封、可轴向滑动装配,感应活塞与压力杆一端装配固定,压力杆另一端穿出压力感应腔后与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输入端正对且可与之贴合压紧以向压力传感器输入压力,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压力外壳内,压力外壳固定在压力感应壳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军林炜松朱宁王瑾尚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环保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