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630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锂离子电容器,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涂覆于正极集流体正面的锂金属氧化物层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反面的多孔炭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负极集流体正反面的碳材料层;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相对布置,并用隔膜隔开,按照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顺序,依次序叠片形成电芯。通过在正极集流体正反面分别涂覆锂金属氧化物层和多孔炭材料层,负极集流体正反面涂覆碳材料层,获得的锂离子电容器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特点。

A lithium-ion capacit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容器
,具体涉及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迫使人们开始关注高效、清洁以及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制于这些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间隙性和随机性,发展大规模储能系统成为开发和利用它们的关键所在。锂离子电容器属于一种兼具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特点和双电层电容高功率特点的储能器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及超长循环寿命的优点,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以及军工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锂离子电容器结构分为两类:(1)正极活性物质采用多孔碳材料,负极活性物质采用硬碳、软碳、石墨其中之一或混合材料;(2)正极活性物质采用多孔碳材料/锂金属氧化物混合物,负极活性物质采用硬碳、软碳、石墨其中之一或混合材料。前者锂离子电容器的功率性能优于后者,而后者能量密度高于前者,然而前者需要预嵌锂工艺,器件制备时间过长,后者多孔碳材料/锂金属氧化物不容易获得,在拌浆工艺,容易形成分层,从而影响电容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涂覆于正极集流体正面的锂金属氧化物层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反面的多孔炭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负极集流体正反面的碳材料层;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相对布置,并用隔膜隔开,正极片和负极片依次序叠片形成电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包括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涂覆于正极集流体正面的锂金属氧化物层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反面的多孔炭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涂覆于负极集流体正反面的碳材料层;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相对布置,并用隔膜隔开,正极片和负极片依次序叠片形成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极片的反面与第一负极片的正面相对布置,第一负极片的反面与第二正极片的正面相对布置,依此顺序叠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分别为厚度5-20μm的涂炭金属箔或多孔网状金属箔或光面金属箔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层包括锂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所述多孔炭材料层包括多孔炭材料和粘结剂,所述碳材料层包括碳材料和粘结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层包括锂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多孔炭材料层包括多孔炭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所述碳材料层包括碳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锂离子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胡世勇李辉张志伟候保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瞬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