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自动上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铁路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列车自动上水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铁路多用于长距离输送旅客和货物,在列车的行驶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水,列车上配置有储水箱,用于满足行驶工程中的用水需求,但是列车上储水箱容量有限,列车每次靠站时均需在车站向储水箱加水。目前我国对列车储水箱的加水工作仍需要人工完成,由于列车每节车厢同时需要加水,而且列车每次进站停留时间短暂,依靠少数几个铁路工人往返于各列车车厢之间进行加水工作,人工注水劳动力成本巨大,且效率低下。因为列车对水的需求,铁路工人必须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因此会对铁路工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列车自动上水系统,无须人力,可自动对停靠的列车储水箱进行注水,注水效率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的列车自动上水系统,包括移动平台、机械臂、第一图像识别设备、第二图像识别设备、注水接头以及水管,所述机械臂和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均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和所述注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机械臂(2)、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注水接头(5)以及水管(6),所述机械臂(2)和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均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和所述注水接头(5)均与所述机械臂(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的图像识别端与所述注水接头(5)的出水端朝向相同,所述注水接头(5)的出水端与列车注水口适配,所述水管(6)的出水端与所述注水接头(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管(6)的进水端与市政供水管(6)连通,所述注水接头(5)具有感应开关,所述水管(6)上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机械臂(2)、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注水接头(5)以及水管(6),所述机械臂(2)和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均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1)上,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和所述注水接头(5)均与所述机械臂(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的图像识别端与所述注水接头(5)的出水端朝向相同,所述注水接头(5)的出水端与列车注水口适配,所述水管(6)的出水端与所述注水接头(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水管(6)的进水端与市政供水管(6)连通,所述注水接头(5)具有感应开关,所述水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8),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与所述移动平台(1)进行数据通信,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与所述机械臂(2)进行数据通信,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控制阀(8)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用于采集列车侧面视频图像并将所述列车侧面视频图像转变为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移动平台(1);
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用于采集所述列车注水口视频图像并将所述列车注水口视频图像转变为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机械臂(2);
所述移动平台(1)用于搭载所述机械臂(2)、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和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识别设备(3)传输的控制信号移动到指定位置;
所述机械臂(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识别设备(4)传输的控制信号移动所述注水接头(5)使所述注水接头(5)与所述列车注水口对接或者分离;
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所述注水接头(5)与所述列车注水口对接情况并形成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阀(8)控制所述控制阀(8)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接头(5)包括连接座(51)和密封胶套(52),所述连接座(51)与所述机械臂(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胶套(52)与所述连接座(5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51)具有流水通道(511),所述流水通道(511)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管(6)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流水通道(511)的出水端与所述密封胶套(52)内腔连通,所述密封胶套(52)用于与所述列车注水口对接并向所述列车注水口注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自动上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套(52)为包括内层(522)和外层(521)的双层套,所述内层(522)和所述外层(521)均与所述连接座(51)固定连接,所述内层(522)在所述外层(521)内,所述流水通道(511)与所述内层(522)内腔连通,所述内层(522)用于与所述列车注水口对接并向所述列车注水口注水,所述内层(52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自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升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