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载机
,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工程车辆家族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用于对散状物料进行铲装运输作业。循环作业是装载机最典型的作业形式,装载机的一个完整循环作业一般包括空载前进、铲装、带载后退、带载前进卸料和空载后退五个阶段,毎个阶段的负载都不相同,对发动机的功率需求呈现明显的阶梯性和周期性,若使用同一发动机功率,必然会使发动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存在功率损失,降低了燃油经济性。因此,在装载机不同作业阶段采取针对性控制方式,则既能满足作业要求,又能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从而提升装载机的燃油经济性。但是,要实现装载机的分阶段控制,首先要识别出装载机所处的实时作业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自动识别装载机的实时作业阶段。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采集装载机作业时工作泵出口、动臂无杆腔和转斗无杆腔的实时压力数据,并获取实时车速和挡位信号数据;/n(2)以实时压力数据和实时车速数据建立特征向量;/n(3)结合挡位信号数据,将特征向量和装载机循环工况各作业阶段的标准特征向量中的对应元素做距离运算,当距离最小时,判断装载机处于该标准特征向量所处于的作业阶段;/n(4)根据当前识别的作业阶段和前一个识别的作业阶段,并结合循环工况作业阶段顺序,对当前作业阶段进行校正,并输出校正后的作业阶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装载机作业时工作泵出口、动臂无杆腔和转斗无杆腔的实时压力数据,并获取实时车速和挡位信号数据;
(2)以实时压力数据和实时车速数据建立特征向量;
(3)结合挡位信号数据,将特征向量和装载机循环工况各作业阶段的标准特征向量中的对应元素做距离运算,当距离最小时,判断装载机处于该标准特征向量所处于的作业阶段;
(4)根据当前识别的作业阶段和前一个识别的作业阶段,并结合循环工况作业阶段顺序,对当前作业阶段进行校正,并输出校正后的作业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的标准特征向量的建立包括:
以标准操作规程沿着相同路径操作装载机进行循环装载作业,同时采集工作泵出口、动臂无杆腔和转斗无杆腔的压力数据,并同步获取车速数据;
将采集的数据按空载前进、铲装、重载后退、重载前进卸料和空载后退分为五个作业阶段,并利用压力数据和车速数据建立每个作业阶段的标准特征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得到的压力数据去除奇异点并滤波,然后将每次的循环工况数据分为五个阶段,再将每个阶段内的工作泵出口、动臂无杆腔和转斗无杆腔处压力和速度数据取均值并归一化处理,使其线性调整到[0,1],归一化具体公式为
式中:f为处理前的数据;为处理后的数据;fmax为同名称作业阶段速度最大值和同名称作业阶段、同位置处压力最大值;fmin为同名称作业阶段速度最小值和同名称作业阶段、同位置处压力最小值;
归一化后,记每个作业阶段标准特征向量X=[Pbi,Pdi,Pzi,Vi];
式中,b代表工作泵出口,d代表动臂无杆腔,z代表转斗无杆腔;i=1,2…5,其中,1代表空载前进,2代表铲装,3代表重载后退,4代表重载前进卸料,5代表空载后退段;Pbi为各作业阶段的工作泵出口压力,Pdi为各作业阶段的动臂无杆腔压力,Pzi为各作业阶段转斗无杆腔压力,Vi为各作业阶段的速度;Pbi、Pdi、Pzi和Vi的值由公式(1)处理后的数据取均值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各监测点的实时压力数据和实时车速数据滤波、取均值再归一化处理,然后建立特征向量,记T=[tb,td,tz,tv];
式中,tb为实时的工作泵出口压力,td为实时的动臂无杆腔压力,tz为实时的转斗无杆腔压力,tv为实时的装载机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载机循环工况作业阶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当挡位信号为前进挡时,将作业阶段特征向量T=[tb,td,tz,tv]与作业阶段标准特征向量X=[Pbi,Pdi,Pz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明,常绿,夏晶晶,戴建国,朱建辉,赵艳青,徐礼超,刘永臣,陈勇,吕猛,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