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883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包括承载底板、固定基座、移动基座和驱动组件。固定基座固定设置于承载底板上,固定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凹槽,第一卡接凹槽用于固定第一端子;移动基座活动设置于承载底板上,移动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接凹槽,第二卡接凹槽与第一卡接凹槽相互对应,第二卡接凹槽用于固定第二端子;驱动组件设置于承载底板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基座靠近或者远离固定基座。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固定于第一卡接凹槽和第二卡接凹槽上,然后通过驱动组件控制移动基座靠近固定基座,从而使得第二端子插接于第一端子的连接空腔内,便于进行结构性能和电性能检测,提高产能和良率,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A terminal doc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端子检测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端子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端子设置于线缆的端部,用于实现两根线缆之间的连接。一般地,端子分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插接,便可将两根线缆连接起来。对应地,第一端子俗称为母端子,而第二端子俗称为公端子。第一端子上设置有连接空腔,第二端子通过插接于第一端子的连接空腔内而实现与第一端子的连接。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紧密配合,连接空腔的尺寸需要与第二端子的外轮廓相匹配,使得第二端子能够插接于连接空腔内,同时不能出现松动。生产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检测端子的结构性能和电性能,操作人员一般是通过左右手分别抓紧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再通过手动操作将第二端子通过插接于第一端子的连接空腔内,以验证端子性能是否合格。然而,上述结构规格要求为端子检测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操作人员难以精准地将第二端子套入连接空腔内,存在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容易导致端子受损,极大限制了产能和良率,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包括承载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所述固定基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凹槽(21),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用于固定第一端子(3);/n移动基座(4),所述移动基座(4)活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所述移动基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接凹槽(41),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1)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1)用于固定第二端子(5);/n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基座(4)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基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包括承载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所述固定基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凹槽(21),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用于固定第一端子(3);
移动基座(4),所述移动基座(4)活动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所述移动基座(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接凹槽(41),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1)与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相互对应,所述第二卡接凹槽(41)用于固定第二端子(5);
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所述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基座(4)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固定基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条(11)和第二限位条(12),所述第一限位条(11)和所述第二限位条(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限位条(11)和所述第二限位条(12)之间形成限位轨道;
所述固定基座(2)固定设置于所述限位轨道的一端,所述移动基座(4)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轨道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所述第一限位条(11)和所述第二限位条(12)均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杆(22)和第二导向杆(23),所述第一导向杆(22)和所述第二导向杆(23)向所述移动基座(4)方向延伸;
所述移动基座(4)内设置有第一导向孔(42)和第二导向孔(43),所述第一导向杆(22)活动套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侨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