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用户终端及充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82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装置、用户终端及充电系统,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管脚,用于电源信号传输;第一接地管脚,用于接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用于通信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管脚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管脚与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避免第一电源管脚短路时,第一电源管脚的电压冲击损坏第一通信管脚模块,进而保护了第一通信管脚模块,提高连接装置的安全性。

Connection device, user terminal and char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用户终端及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用户终端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常见的PogoPin接口设计中,通常电源管脚紧挨通信管脚,其接地管脚可选择性的放置在电源管脚侧或通信管脚侧,然而由于电源管脚与通信管脚相邻,很容易引起电源管脚与通信管脚短路,使得通信管脚遭受到电源管脚的电压冲击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装置,旨在避免第一电源管脚短路时,第一电源管脚的电压冲击损坏第一通信管脚模块,进而保护了第一通信管脚模块,提高连接装置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源管脚,用于电源信号传输;第一接地管脚,用于接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用于通信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管脚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管脚与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管脚。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两个通信管脚分别接入所述控制器。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包括:第二电源管脚,用于电源信号传输;第二接地管脚,用于接地;第二通信管脚模块,用于通信传输;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管脚位于所述第二电源管脚与所述第二通信管脚模块之间;过电流保护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管脚连接。可选地,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第二通信管脚模块接入所述处理器。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解码芯片,所述第二通信管脚模块接入所述解码芯片内。可选地,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电池充电模块,所述电池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通信管脚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管脚。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装置;如上所述的用户终端;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内第一电源管脚、第一接地管脚、第一通信管脚模块的设置顺序与所述用户终端中第二电源管脚、第二接地管脚、第二通信管脚模块的设置顺序相对应。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通信管脚模块与第一电源管脚之间设置第一接地管脚,当第一电源管脚出现短路时,优先与第一接地管脚形成短路回路,连接装置内的控制器关闭第一电源管脚,避免第一电源管脚的电压冲击损坏第一通信管脚模块,进而保护了第一通信管脚模块,提高连接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连接装置的模块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户终端的模块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电系统共的模块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充电系统21第二电源管脚10连接装置22第二接地管脚11第一电源管脚23第二通信管脚模块12第一接地管脚24过电流保护模块13第一通信管脚模块25电池充电模块14控制器26电池模块20用户终端27处理器28解码芯片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连接装置10,所述连接装置10包括:第一电源管脚11,用于电源信号传输;第一接地管脚12,用于接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用于通信传输;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管脚12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管脚11与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之间。连接装置10用于传输电源信号和/或通信讯号,其中主要将电源插座内的电源传输至用户终端20内,以供用户终端20使用,连接装置10的管脚端连接电源插座或用户终端20,为了实现连接装置10的连接特性,连接装置10的管脚端通常设计为外露型,以便于管脚端与电源插座或用户终端20连接,然而外露的管脚容易与外部导体接触并引起管脚之间的从外部直接联通,而引起连接装置10设备损坏。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将第一接地管脚12设置在第一电源管脚11与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之间,使得第一电源管脚11短路时能够先与第一接地管脚12连接,第一电源管脚11的电流增大,与连接装置10连接的用户终端20开启过电流保护工作,并关闭第一电源管脚11,以使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得到保护,亦或者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短路时能够先与第一接地管脚12连接,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与第一接地管脚12连接成短路回路,以使第一电源管脚11得到保护。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0可以是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内包括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第一电源管脚11以及第一接地管脚12,其中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包括两个通信管脚,两个通信管脚是兼容于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USB-D+管脚以及USB-D-管脚,连接装置10通过两个通信管脚实现与用户终端20之间的音频数据传输,第一电源管脚11是兼容与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VBUS管脚,第一接地管脚12是兼容于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GND管脚。当然第一通信管脚模块13中可以包括两个以上数量的通信管脚,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n第一电源管脚,用于电源信号传输;/n第一接地管脚,用于接地;/n第一通信管脚模块,用于通信传输;/n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管脚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管脚与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管脚,用于电源信号传输;
第一接地管脚,用于接地;
第一通信管脚模块,用于通信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管脚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管脚与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管脚模块包括至少两个通信管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控制器,所述两个通信管脚分别接入所述控制器。


4.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第二电源管脚,用于电源信号传输;
第二接地管脚,用于接地;
第二通信管脚模块,用于通信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管脚位于所述第二电源管脚与所述第二通信管脚模块之间;
过电流保护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管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