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包括支撑圆管,所述支撑圆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支撑圆管的上方和下方外侧固定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所述支撑圆管的外侧还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上矩形框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与下矩形框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均设置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所述下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该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实现了结构强度高、重量轻和易于安装固定,节约了材料,稳定性好。
A calibration platform for airborne radar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
本技术涉及雷达天线
,具体为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
技术介绍
天线调校平台是用于安放和固定天线分机的工作台架,既要有一定高度来满足最大尺寸平板天线的安装使用要求,又要具有足够的质量和刚度,承受雷达天线扫描换向所产生的冲击和振动。雷达天线分机由驱动器和平板裂缝天线组成,采用悬臂安装固定方式与载体相连。天线分机工作时以28°/s转动速率进行120°或60°扇形扫描运动,考虑到天线的俯仰调整和载机的姿态补偿,实际的运动轨迹形成的区域是一椭圆锥体剖面。所以安放固定天线分机的工作台架既要有一定高度来满足最大尺寸平板天线的安装使用要求,又要具有足够的质量和刚度,承受雷达天线扫描换向所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传统的天线调校平台一般是固定的,用配重来平衡雷达天线驱动器和平板裂缝天线的重量,这样雷达天线驱动器和平板裂缝天线的重量越重,天线调校平台也越重,为了保证刚性和稳定性就会更重,所以轻的也要上百公斤,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包括支撑圆管,所述支撑圆管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通过在支撑圆管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上方的法兰盘用于安装雷达,下方的法兰盘用于固定在机架上,支撑圆管采用空心管,可以减少圆管的重量,支撑圆管的上方和下方外侧固定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设置的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进一步的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可以扩大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平台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采用钢结构方管,支撑圆管的外侧还固定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上矩形框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与下矩形框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均设置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通过在上支撑杆的尾端设置的支撑圆盘,支撑圆盘可以安装固定雷达设备,加强安装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强度高,所述下支撑杆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在下支撑杆的尾端设置的固定圆盘,固定圆盘安装固定在机架上。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杆之间通过上支撑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之间通过下支撑横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优选的,所述支撑圆盘上开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开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杆上的固定孔分别与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之间通过U形夹具固定,所述U形夹具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与支撑圆管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技术,通过在支撑圆管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上方的法兰盘用于安装雷达,下方的法兰盘用于固定在机架上,支撑圆管采用空心管,可以减少圆管的重量,设置的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进一步的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可以扩大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平台更加稳定,该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了结构强度高、重量轻、易于安装固定和操作简便的功能,节约了材料,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圆管;2、法兰盘;3、连接杆;4、上矩形框架;5、下矩形框架;6、支撑杆;601、上支撑杆;602、下支撑杆;7、支撑圆盘;8、安装孔;9、上支撑横杆;10、下支撑横杆;11、支撑柱;12、固定孔;13、U形夹具;14、固定圆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包括支撑圆管1,所述支撑圆管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2,通过在支撑圆管1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2,上方的法兰盘2用于安装雷达,下方的法兰盘2用于固定在机架上,支撑圆管1采用空心管,可以减少圆管的重量,具体的,支撑圆管1的高度为45cm,且支撑圆管1的内径为40cm。支撑圆管1的上方和下方外侧固定焊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矩形框架4和下矩形框架5,设置的上矩形框架4和下矩形框架5,进一步的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可以扩大平台的接触面积,使平台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上矩形框架4和下矩形框架5采用钢结构方管。支撑圆管1的外侧还固定焊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包括上支撑杆601和下支撑杆602,所述上支撑杆601与上矩形框架4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602与下矩形框架5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杆601和下支撑杆602均设置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杆60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7,通过在上支撑杆601的尾端设置的支撑圆盘7,支撑圆盘7可以安装固定雷达设备,加强安装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强度高,所述下支撑杆60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4,在下支撑杆602的尾端设置的固定圆盘14,固定圆盘14安装固定在机架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支撑杆601之间通过上支撑横杆9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602之间通过下支撑横杆10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横杆9和下支撑横杆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圆盘7上开有安装孔8,所述支撑杆6上开有固定孔12,所述支撑杆6上的固定孔12分别与上矩形框架4和下矩形框架5之间通过U形夹具13固定,所述U形夹具1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固定圆盘14与支撑圆管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该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了结构强度高、重量轻、易于安装固定和操作简便的功能,节约了材料,稳定性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包括支撑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管(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2),所述支撑圆管(1)的上方和下方外侧固定焊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矩形框架(4)和下矩形框架(5),所述支撑圆管(1)的外侧还固定焊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包括上支撑杆(601)和下支撑杆(602),所述上支撑杆(601)与上矩形框架(4)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602)与下矩形框架(5)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杆(601)和下支撑杆(602)均设置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杆(60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7),所述下支撑杆(60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包括支撑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管(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2),所述支撑圆管(1)的上方和下方外侧固定焊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矩形框架(4)和下矩形框架(5),所述支撑圆管(1)的外侧还固定焊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包括上支撑杆(601)和下支撑杆(602),所述上支撑杆(601)与上矩形框架(4)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杆(602)与下矩形框架(5)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杆(601)和下支撑杆(602)均设置有四根,所述上支撑杆(601)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盘(7),所述下支撑杆(60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雷达天线调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杆(601)之间通过上支撑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吕锐,吴达,高峰,金学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