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板结构以及周转料盒,其中个,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本体和防磕碰块,底板本体,其上侧面为水平设置的载料平面,防磕碰块设有多个,并连接于所述底板本体周侧,各所述防磕碰块均与所述料腔的腔壁抵触,并共同使所述底板本体的板边与所述料腔的腔壁间隔设置。由于各防磕碰块共同使底板本体的板边与料腔的腔壁间隔,载料平面也是与料腔的腔壁间隔,这样,放置于载料平面的片状料材就不会触碰到料腔的腔壁。
Base plate structure and turnover material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板结构以及周转料盒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底板结构以及周转料盒。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其中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家庭轿车、公共大巴、高铁、飞机、轮船、储能设备和大型玩具等产品,具有电压高、容电量大、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质量轻、工作范围宽等优点。目前,锂离子电池越来越朝着高容量轻薄型的方向发展。对于目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根据现有的电池生产工艺方式,需要对电池进行极片模切、极片烘烤、极片刷片、叠片的生产工序,在这些生产工序过程中需要对极片进行托载上下升降,从而保证极片在这些工序的自动化放入及拿出,这一过程通常会对极片的外观及边缘毛刺进行明确要求。由于极片料盒自身没有上下升降功能、这些工序放入及拿出的吸盘机械手的上下移动程度也有限,现有底板结构为中间开孔、边缘直接与料盒接触,造成极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底部硌伤、边缘破损导致极片边缘毛刺过大和掉粉的情况,影响电池的正常生产及生产良品率,以至于加大了生产难度、浪费了生产及设备调试时间、增加了电池生产成本,甚至影响了工序合格率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能够防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硌伤磕碰的周转料盒,在极片做模切、烘烤、刷片、叠片过程中实现极片的稳定上下升降、极片底部接触面平整、边缘不易于极片料盒接触,方便设备人员调试,避免对极片的损伤及影响电池性能等问题,使相关工序的生产良品率及电池品质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中存的问题之一。本技术的其中一个是提供一种底板结构,其旨在解决片状料材触碰到料腔的腔壁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底板结构,与料仓配合使用,其中,所述料仓开设有呈开口腔结构并开口朝上设置且供所述底板结构放置的料腔,包括:底板本体,其上侧面为水平设置的载料平面;防磕碰块,设有多个,并连接于所述底板本体周侧,各所述防磕碰块均与所述料腔的腔壁抵触,并共同使所述底板本体的板边与所述料腔的腔壁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防磕碰块共同使底板本体的板边与料腔的腔壁间隔,载料平面也是与料腔的腔壁间隔,这样,放置于载料平面的片状料材就不会触碰到料腔的腔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磕碰块与所述底板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底板本体实际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有利于简化料材的使用,减轻底板结构的重量,其次,还能够通过更换不同尺寸大小的防磕碰块来提高该底板结构的通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磕碰块与所述底板本体之间的位置可调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不更换不同防防磕碰块的前提下,提高底板结构的通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磕碰块开设有贯通设置的条形孔,所述防磕碰块至少通过一个穿过所述条形孔并与所述底板本体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连接至所述底板本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使用中,旋松调节螺栓,使防磕碰块能够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然后在旋紧调节螺栓,从而使防磕碰块紧固至底板本体,由此可知,基于此结构设计,使得防磕碰块与底板本体之间的位置可调节操作非常简单便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本体开设有上下贯通设置的感应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器件可设置在底板结构的下方,且可采用常规的感应器件即可,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本体于其下侧板面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柱插入至定位盲孔,能够防止底板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出现位置偏移,起到定位作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底板本体的吸附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磁铁与吸附磁铁的吸附,能够防止底板本体脱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磁铁连接于所述底板本体下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本体于其下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分别用于安置所述吸附磁铁的磁铁安置槽。本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周转料盒,包括料仓以及上述的底板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底板结构适用于收纳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周转料盒时,具体地,在极片做模切、烘烤、刷片、叠片过程中实现极片的稳定上下升降、极片底部接触面平整、边缘不易于料仓接触,方便设备人员调试,避免对极片的损伤及影响电池性能等问题,使相关工序的生产良品率及电池品质得到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结构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与本本技术实施例底板结构配合使用的料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底板结构;110-底板本体;120-防磕碰块;1101-感应通孔;1102-定位盲孔;130-吸附磁铁;200-料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板结构100,与料仓200配合使用,其中,料仓200开设有呈开口腔结构并开口朝上设置且供底板结构100放置的料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料仓200与底板结构100共同构成周转料盒,该周转料盒主要用于存放从下往上层叠放置的片状料材,如极片,且不局限于极片;料仓200周侧可呈镂空状结构,这样,便于工作人员之间通过肉眼观察到周转料盒内的片状料材实际使用情况,也能够利用检查器件通过镂空区域对周转料盒内的片状料材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检测。请参阅图1至图3,具体地,该底板结构100包括底板本体110和防磕碰块120。具体地,底板本体110的上侧面为水平设置的载料平面,防磕碰块120设有多个,并连接于底板本体110周侧,各防磕碰块120均与料腔的腔壁抵触,并共同使底板本体110的板边与料腔的腔壁间隔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底板本体110所需载料的对象是从下往上层叠放置的片状料材,如极片,因此,基于重力原理,载料平面水平设置才能承载从下往上层叠放置的片状料材,才能避免从下往上层叠放置侧倾。在结构形状上,底板本体110整体呈板状结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板结构,与料仓配合使用,其中,所述料仓开设有呈开口腔结构并开口朝上设置且供所述底板结构放置的料腔,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本体,其上侧面为水平设置的载料平面;/n防磕碰块,设有多个,并连接于所述底板本体周侧,各所述防磕碰块均与所述料腔的腔壁抵触,并共同使所述底板本体的板边与所述料腔的腔壁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板结构,与料仓配合使用,其中,所述料仓开设有呈开口腔结构并开口朝上设置且供所述底板结构放置的料腔,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本体,其上侧面为水平设置的载料平面;
防磕碰块,设有多个,并连接于所述底板本体周侧,各所述防磕碰块均与所述料腔的腔壁抵触,并共同使所述底板本体的板边与所述料腔的腔壁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磕碰块与所述底板本体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磕碰块与所述底板本体之间的位置可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磕碰块开设有贯通设置的条形孔,所述防磕碰块至少通过一个穿过所述条形孔并与所述底板本体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栓连接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刚,王张志,张勍,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