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730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隔片、外壳,所述隔片和极组均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极组被所述隔片分隔,所述隔片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和隔热柱,所述散热凸块与外壳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和外壳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所述隔热柱环绕所述外壳,所述隔热柱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的长度,所述隔热柱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避免避免外部设备的热量损坏电池,也能避免电池散发的热量造成外部设备过热,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A kind of graphene anti heat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烯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
技术介绍
现今使用的电池,由于电池内的材料原因,内阻较大,且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其极组内部自身发热较为严重,温度过高则很容易损伤电池,进而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8570854U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散热电池,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极组,外壳内部设有隔板,外壳和隔板内部均设有石墨烯粉,外壳上端设有正极金属端盖,外壳下端设有负极金属端盖。该技术虽然能够使得热量自电池内部向外传递,但是,电池一般都是放置在外部设备的内部使用,在电池防热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电池本身所产生热量的由内而外传递,还得考虑电池外壳是否能够和空气产生足够的接触,以及如何避免热量从外部设备传入电池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隔片、外壳,所述隔片和极组均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极组被所述隔片分隔,所述隔片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1)、隔片(2)、外壳(3),所述隔片(2)和极组(1)均设置于外壳(3)的内部,所述极组(1)被所述隔片(2)分隔,所述隔片(2)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外壳(3)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5),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7)和隔热柱(8),所述散热凸块(7)与外壳(3)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7)和外壳(3)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所述隔热柱(8)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7)的长度,所述隔热柱(8)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防热电池,包括极组(1)、隔片(2)、外壳(3),所述隔片(2)和极组(1)均设置于外壳(3)的内部,所述极组(1)被所述隔片(2)分隔,所述隔片(2)内部具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外壳(3)的一端具有正极金属端盖(5),另一端具有负极金属端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外侧设置有的散热凸块(7)和隔热柱(8),所述散热凸块(7)与外壳(3)相互连通,所述散热凸块(7)和外壳(3)内部均填充有石墨烯粉(4),所述隔热柱(8)环绕所述外壳(3),所述隔热柱(8)沿径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散热凸块(7)的长度,所述隔热柱(8)内部填充有隔热材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防热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柱(8)内端连通有传热柱(10),所述传热柱(10)的内部填充有石墨烯粉(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帅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聚科石墨烯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