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跃雄专利>正文

一种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493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它包括底座和模架体,底座内设置有下模体,底座四边上设置有调节螺杆,下模体上设置有四只呈倾斜状分布的切纸槽孔,切纸槽孔位于相片粘贴位置的对角线上并与对角线垂直,上模体设置有与切纸槽孔数量形状和分布均与切纸槽孔相对应的切纸刀,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导柱,导柱活动穿模架体与顶板固定相连,模架体中间固定设置有主轴杆,主轴杆上端活动穿过顶板并用与操作杆一端活动相连,顶板上固定设有与操作杆活动相连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不需胶水就可将相片固定在文本上,节省胶水,文本可快速叠层堆放而不产生粘接,同时调换相片也相当方便,也不会损坏文本。

A slotting device for fixing photos on tex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人体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半寸和1寸半身相片是当前认定人物特征的主要依据,因此各种证书、报名表,认定书、鉴定书、检测报告等除身份证以外,具有身份证明的文本上大都要贴上半身相片。目前文本上贴相片大都采用胶水、浆糊等胶体,这种传统粘贴方法虽然简单,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需要一定时间固化后才能固定相片,贴后立即重叠堆放容易发生相片移动和粘接,干后又难以完好分开,二是胶水涂得少,相片固定不牢,相片周边容易与文本分开,涂得大多,清除麻烦,如果不清除,容易使相片周边的文本粘接在一起,三是胶水大都是化合物,经常使用不环保,胶水消耗多,再是在文体上粘贴新相片时,用传统粘贴方法固定的老相片删除比较麻烦,甚至会损坏文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文本上打槽孔,用槽孔可将人体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片固定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它包括底座和模架体,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下模体,所述底座四边上设置有前端面能嵌入到下模体四边内的调节螺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垂直且高于下模体上表面的一个横向定位面和一个纵向定位面,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四只呈倾斜状分布的切纸槽孔,所述切纸孔槽呈扁平形,所述切纸槽孔位于相片粘贴文本的对角线上并与对角线垂直,所述上模体设置有与切纸槽孔数量、形状和分布均与切纸槽孔相对应的切纸刀,切纸刀可活动伸入到切纸槽孔内,所述上模体用紧固螺杆活动固定在模架体上,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导柱,导柱活动穿模架体与顶板固定相连,所述模架体中间固定设置有主轴杆,主轴杆上端活动穿过顶板并用与操作杆一端活动相连,顶板上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操作杆活动相连,所述操作杆另一端呈悬臂状,呈悬臂状端的操作杆长度是支撑杆与主轴杆之间操作杆长度的两倍以上。本技术能在文本的右上角开设出与相片对角线垂直的四个开口,再将相片的四角嵌入到四个开口内,通过相片四个角的位置限定,将相片固定在文本上。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不需胶水就可将相片固定在文本上,节省胶水,文本可快速叠层堆放而不产生粘接,同时二次调换相片也相当方便,也不会损坏文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打开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X-X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主轴杆2、顶板3、模架体4、导柱5、铰套6、下模体7、横向定位面8、文本9、中心孔10、纵支撑板11、横支撑板12、调节螺杆13、底座14、切纸槽孔15、切纸刀16、上模体17、紧固螺杆18、操作杆19、支撑杆20、活接座21、活接22、照片23、纵向定位面24、十字槽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一种相片固定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它包括底座13和模架体3,所述底座内上部具有台阶,台阶下部具有一个空腔,空腔下面具有纵支撑板10和横支撑板11,该空腔内设置有下模体6,下模体外形尺寸小于空腔尺寸,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四只呈倾斜状分布的切纸槽孔14,所述切纸孔槽呈扁平形,所述切纸槽孔位于相片粘贴文本上的对角线上并与对角线垂直,所述底座四边上设置有前端面能嵌入到下模体四边内的调节螺杆,不同规格的照片配备的不同大小的下模体,用于文本上的照片一般有(1寸)和(半寸)两种规格,也可适用其它规格,(1寸)照片所配备的下模体外形尺略小于空腔尺寸(即间隔控制在1-2毫米),(半寸)照片22所配备的下模体外形尺略小于空腔尺寸(即间隔控制在3-5毫米),下模体四边用调节螺杆12调节位置并紧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垂直且高于(2-3毫米)下模体上表面的一个横向定位面7和一个纵向定位面23,底座上另外一个横向上表面和一个纵向上表面与下模体上表面平齐,以便文本8的右上角能平整且位置地准确地设在下模体上表面上。也可制成外形尺寸相同的同一下模体,在同样大小的下模体上配装不同位置的切纸槽孔,并在上模体16上采用不同位置的切纸刀,设所述上模体设置有与切纸槽孔数量、形状和位置分布均与切纸槽孔相对应的切纸刀15(切纸刀片,刀口为尖角),切纸刀厚度度为0.5-1毫米,宽度约5-6毫米,切纸刀可活动伸入到切纸槽孔内,所述上模体用紧固螺杆17活动固定在模架体3上,模架体上设置有十字形的十字槽孔24,以便于在上模体和下模体合模时,能方便地调整上模体的位置,以确保上模体上的切纸刀能插入到切纸槽孔内,调节槽孔的宽度略大于紧固螺杆直径,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呈三角形分布的导柱4,导柱与模架体之间设有铰套5,底座另一角上不设导柱,以方便文体右上角能进入到上模体和下模体之间,导柱活动穿过模架体与顶板2固定相连,所述模架体中间固定设置有主轴杆1,主轴杆上端活动(间隙配合)穿过顶板并与操作杆18一端通过活接座20和活接21活动相连,顶板上固定设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操作杆活动相连,所述操作杆另一端呈悬臂状,呈悬臂状端的操作杆长度是支撑杆与主轴杆之间操作杆长度的两倍以上。所述下模体上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孔9,以防文本由于在合模时空气压力大而损坏文本。本技术的使用说明:当文本上需要插接半寸照片时,选用在下模体上按半寸照片大小配做好了切纸槽孔的下模体,根据照片在文本右上角的位置,调整好下模体在底座内的位置,使下模体上的切纸槽孔位置与照片四角在文本右上角的位置相对应后,再用调节螺杆将下模体固定在底座内;采用与半寸照片大小配做好了切纸槽孔的上模体,扳动操作杆,使主轴杆向下运动,带动模架体和上模体向下运动,使上模体上的切纸刀插入切纸槽孔内与下模体合模定位,再用紧固螺杆并通过十字槽孔调节将上模体固定在模架体上,而后将上模体和下模体分开,将文本右上角靠在底座的纵向定位面和横向定位面之间,扳动操作杆,使上模体下降与下模体合模,上模体上的切纸刀插入切纸槽孔内,从而在文本右上角加工出四只倾斜状开口,再打开上模体和下模体,取出文本,将照片四角分别插入文本右上角的开口内,从而可将照片固定在文本上。当文本上需要插接1寸照片时,选用固定在上模体的切纸刀相对尺寸更大的上模体和下模体,通过调节螺杆和十字槽孔,参照半寸照片的操作方法也可加工出1寸照片固定在文本右上角用的四只倾斜状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它包括底座(13)和模架体(3),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下模体(6),所述底座四边上设置有前端面能嵌入到下模体四边内的调节螺杆(12),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垂直且高于下模体上表面的一个横向定位面(7)和一个纵向定位面(23),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四只呈倾斜状分布的切纸槽孔(14),所述切纸孔槽呈扁平形,所述切纸槽孔位于相片(22)粘贴在文本的对角线上并与对角线垂直,上模体用紧固螺杆(17)活动固定在模架体(3)上,所述上模体(16)上设置有与切纸槽孔数量形状和分布均与切纸槽孔相对应的切纸刀(15),切纸刀可活动伸入到切纸槽孔内,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导柱(4),导柱活动穿过模架体与顶板(2)固定相连,所述模架体中间固定设置有主轴杆(1),主轴杆上端活动穿过顶板并与操作杆(18)一端活动相连,顶板上固定设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操作杆活动相连,所述操作杆另一端呈悬臂状,呈悬臂状端的操作杆长度是支撑杆与主轴杆之间的操作杆长度的两倍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片固定在文本上的槽孔加工装置,它包括底座(13)和模架体(3),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下模体(6),所述底座四边上设置有前端面能嵌入到下模体四边内的调节螺杆(12),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相互垂直且高于下模体上表面的一个横向定位面(7)和一个纵向定位面(23),所述下模体上设置有四只呈倾斜状分布的切纸槽孔(14),所述切纸孔槽呈扁平形,所述切纸槽孔位于相片(22)粘贴在文本的对角线上并与对角线垂直,上模体用紧固螺杆(17)活动固定在模架体(3)上,所述上模体(16)上设置有与切纸槽孔数量形状和分布均与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雄
申请(专利权)人:王跃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