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膜打孔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端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第二传动辊组;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之间的机架之上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上横向安装有多个下打孔组件;安装台上方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第一横梁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打孔组件相对应的上打孔组件,上打孔组件通过升降装置与下打孔组件配合对地膜进行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地膜打孔操作多使用手工操作,打孔效率低,孔洞行距、株距不均匀标准的问题。
A kind of film dr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膜打孔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地膜打孔机。
技术介绍
地膜即地面覆盖地膜,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聚乙烯)地膜,也有绿、银色地膜,用于地面覆盖,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天旱保墒、雨后提墒,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能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使地温下降慢、持续时间长,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提高土地肥力的作用。地膜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还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地膜树盖成本低、使用方便、增产幅度大,是一项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措施。在地膜种植时,为了让地膜覆盖的农作物生长出来露出地膜,则需要在地膜上打孔,农作物生长后将从孔内钻出,然而目前多使用手工的方式进行打孔,即利用带尖端的棍棒将地膜戳破打孔。手工打孔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行距、株距不标准,而且易将地膜戳进土内,既影响农作物生长,又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膜打孔机,解决了现有地膜打孔操作多使用手工操作,打孔效率低,孔洞行距、株距不均匀标准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膜打孔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端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第二传动辊组;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之间的机架之上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上横向安装有多个下打孔组件:安装台上方设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第一横梁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打孔组件相对应的上打孔组件,上打孔组件通过升降装置与下打孔组件配合对地膜进行打孔。在本技术中,在对地膜打孔操作时,利用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将地膜从后至前传送。当地膜经过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之间时,安装支架上上打孔组件与安装台上的下打孔组件相互配合对地膜进行打孔操作。将传统的手工打孔作业改为机械自动打孔,不仅打孔效率高,还能保证孔径的标准化,使其孔径大小、间距均匀一致。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打孔组件包括上打孔筒和升降杆,上打孔筒下端设有齿形刃口,上打孔筒上端与升降杆连接;升降杆上套有导向座,导向座固定于第一横梁之上,升降杆顶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下打孔组件包括下打孔筒和安装座,下打孔筒上端设有齿形接口,下打孔筒固定于安装座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安装支架的第二横梁之上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打孔筒顶端设有导向板,上打孔筒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有压缩弹簧、套筒,压缩弹簧上端抵住导向板,下端抵住套筒上端;套筒两侧表面竖直设有的导向杆,导向杆向上穿过导向板上所设通孔且导向杆顶端设有限位螺母。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套筒下端设有弹性橡胶垫。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打孔筒内设有带尖端的顶柱,顶柱下端与齿形刃口下端齐平。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通过安装于机架上的轴承座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辊组的辊筒可在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第一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多个挡膜辊,挡膜辊转动安装在辊轴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地膜打孔操作多使用手工操作,打孔效率低,孔洞行距、株距不均匀标准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上打孔组件包括上打孔筒和升降杆,上打孔筒下端设有齿形刃口,上打孔筒上端与升降杆连接;升降杆上套有导向座,导向座固定于第一横梁之上,升降杆顶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下打孔组件包括下打孔筒和安装座,下打孔筒上端设有齿形接口,下打孔筒固定于安装座上。利用上打孔筒与下打孔筒的配合,方便快捷的对地膜进行切除打孔操作。(3)本技术通过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安装支架的第二横梁之上的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与升降杆固定连接。利用气缸与升降板同时作用,能方便的同步控制多个上打孔筒的升降位移,实现同步打孔。(4)本技术通过上打孔筒顶端设有导向板,上打孔筒上从上至下依次套有压缩弹簧、套筒,压缩弹簧上端抵住导向板,下端抵住套筒上端;套筒两侧表面竖直设有的导向杆,导向杆向上穿过导向板上所设通孔且导向杆顶端设有限位螺母。当上打孔筒下降打孔时,套筒会将打孔位置压住使其定位不动,这样能保证打孔位置准确,套筒压住打孔位置周边还能增强打孔效果,方便上打孔筒与下打孔筒切掉打孔位置处地膜。(5)本技术通过套筒下端设有弹性橡胶垫,将套筒与安装座的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弹性橡胶垫起缓冲作用,能够减小套筒磨损,增强其寿命,还能减小噪声。(6)本技术通过上打孔筒内设有带尖端的顶柱,顶柱下端与齿形刃口下端齐平,利用顶柱与上打孔筒随动将切下的地膜向下顶出,使其能与地膜脱离,从而保证打孔效果。(7)本技术通过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通过安装于机架上的轴承座与机架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辊组的辊筒可在链条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利用轴承座安装使得第一传动辊组和第二传动辊组的安装结构简单可靠,且转动平稳。(8)本技术通过第一传动辊组上方设有多个挡膜辊,挡膜辊转动安装在辊轴支架上。挡膜辊能防止地膜飘动,使地膜与第一传动辊组之间的贴合,方便对地膜进行传动。此外挡膜辊还会对地膜提供一定的张紧力,使地膜在传动过程中保持张力,张紧平整的地膜能更容易的在上打孔组件和下打孔组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打孔操作,从而保证打孔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图。图3为图1右视图。图4为上打孔组件和下打孔组件分离时示意图。图5为上打孔组件和下打孔组件合拢打孔示意图。图6为下打孔组件俯视图。图7为上打孔筒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缸,2第二横梁,3升降板,4安装支架,5第一横梁,6上打孔组件,601升降杆,602导向座,603限位螺母,604导向板,605导向杆,606套筒,607弹性橡胶垫,608齿形刃口,609上打孔筒,610压缩弹簧,611顶柱,7挡膜辊,8第一传动辊组,9机架,10链条驱动装置,11地膜,12辊轴支架,13第二传动辊组,14安装台,15下打孔组件,1501安装座,1502下打孔筒,1503齿形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膜打孔机,包括机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9)上端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8)、第二传动辊组(13);所述第一传动辊组(8)和第二传动辊组(13)之间的机架(9)之上设置有安装台(14),所述安装台(14)上横向安装有多个下打孔组件(15);所述安装台(14)上方设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的第一横梁(5)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打孔组件(15)相对应的上打孔组件(6),所述上打孔组件(6)通过升降装置与下打孔组件(15)配合对地膜(11)进行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膜打孔机,包括机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9)上端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组(8)、第二传动辊组(13);所述第一传动辊组(8)和第二传动辊组(13)之间的机架(9)之上设置有安装台(14),所述安装台(14)上横向安装有多个下打孔组件(15);所述安装台(14)上方设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的第一横梁(5)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打孔组件(15)相对应的上打孔组件(6),所述上打孔组件(6)通过升降装置与下打孔组件(15)配合对地膜(11)进行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打孔组件(6)包括上打孔筒(609)和升降杆(601),所述上打孔筒(609)下端设有齿形刃口(608),上打孔筒(609)上端与升降杆(601)连接;所述升降杆(601)上套有导向座(602),所述导向座(602)固定于第一横梁(5)之上,所述升降杆(601)顶端与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下打孔组件(15)包括下打孔筒(1502)和安装座(1501),所述下打孔筒(1502)上端设有齿形接口(1503),所述下打孔筒(1502)固定于安装座(15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膜打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安装支架(4)的第二横梁(2)之上的气缸(1),所述气缸(1)的伸缩杆与升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仁在秀,
申请(专利权)人:仁在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