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宏波专利>正文

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48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凸透镜将太阳能聚集在刺式导热器上,将储能介质油加热至温度限值,最大限度地用油和固体材料储存能量。在保温式储能筒上装膨胀储油箱,温度传感器,内部装有螺旋水预热器和固体材料储能筒。在散热器保温箱上装有贯流散热风机和热空气排出门,其内部装有多块固体材料储能板,它们之间用耐温软管和热循环管连通,并在热循环管上装循环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又能释放出,并可移动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野外夜间洗浴取暖、太阳能地热等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很多靠太阳能加热的产品,都是在用真空吸热管、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方式作为吸集太阳能的装置,被加热的不是空气就是水,这些被加热介质储能效率都很低。用水来做储能介质时,在北方的冬季还得用电加热器来防止输水管道结冰堵塞,这种使用费用大,防锈工艺及材料成本高,其体积也很大。由于这些产品存在上述的不足之处,故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产品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是由凸透镜、真空筒和刺式导热器构成太阳能收集单元;由保温式储能筒、膨胀储油箱、螺旋水预热器和固体储能筒构成储能单元,固体储能筒上有多个循环孔;由安装在散热器保温箱上的贯流散热风机、热空气排出门、散热器和固体储能板组成空气加热单元;刺式导热器、保温式储能筒和散热器由双热循环管道相通,并且所有部件外壳包有保温层;由随动电机、传动链、角度轮、支杆、调整杆和转动定位轴组成了太阳能跟踪单元;整个装置通过底板放置在移动车上,实现太阳对储能油的加热和储能油对螺旋水预热器中水的加热。本技术是通过凸透镜和真空筒将太阳能作用在刺式导热器,使刺式导热器处于高温状态。高温通过刺式导热器上的铜质导热刺,将热量传给储能油,将储能油循环加热到200℃以上,进行隔热储存,用储能油的油温将固体材料储能内筒和固体储能板加热进一步地储存热能。由温度传感器监控储能油的油温,当油温达到极限时,传感器单元发出控制信号启动遮光电机,让其带动遮光盖,将凸透镜遮住,即不再给刺式导热器加热,避免对储能介质超限加热。刺式导热器设有排气阀管便于加油时排气。此时储满热能的保温式储能筒可以给螺旋水预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排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保温式储能筒中装有用于监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过高时发出关闭遮光盖的信号。当人们需要取暖时,就可打开散热器保温门,用贯流式散热风机将被散热器加热的空气吹出,来满足环境温度的需要。刺式导热器、保温式储能筒和散热器由双热循环管道相通,并且所有部件外壳包有保温层,热循环管路上装有循环泵。遮光电机,循环泵,随动电机和温度传感器都通过电缆由主控制箱控制并提供工作电源。由于太阳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运行的,随着四季的不同,照射地面的角度也不同,所以本技术又增加了由随动电机、传动链、角度轮、支杆、调整杆和转动定位轴组成的太阳能跟踪单元和角度及高度调整技术方案,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使凸透镜收集太阳能的目的。本技术具有构思新颖独特,结构合理,功能多,储能效率高,自动化强度高,所以本技术真正实现了移动储存太阳能,造福人类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示意图图2.遮光盖结构A-A示意图图3.散热器B-B示意图其中1、太阳能2、凸透镜 3、固定法兰4、真空筒5、保温层 6、排气阀管7、耐温软管 8、膨胀储油箱 9、温度传感器10、储能油 11、主控制箱 12、保温式储能筒13、热循环管 14、散热器保温箱 15、散热器16、加油阀管 17、热空气排出门 18、传动链19、随动电机 20、角度轮21、移动车22、固体储能板 23、冷循环管 24、贯流式散热风机25、循环泵 26、出热水管 27、进冷水管28、螺旋水预热器 29、循环孔30、固体储能筒31、转动定位轴 32、底板 33、支杆34、调整杆 35、刺式导热器36、遮光电机37、遮光盖 38、散热器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图1、图2、图3,对其进行说明。首先,将凸透镜(2)用固定法兰(3)固定在真空筒(4)上,将遮光盖(37)固定在遮光电机(36)上,把该组件固定在固定法兰(3)上。将带有排气阀管(6)的刺式导热器(35)固定真空筒(4)下端,将其组件抽成真空。通过两根耐温软管(7)将刺式导热器(35)与保温式储能筒(12)连通,把真空筒(4)通过调整杆(34)和支杆(33)固定在底板(32)上。在保温式储能筒(12)上装有膨胀储油箱(8)和温度传感器(9),在其中装有螺旋水预热器(28)和固体储能筒(30),在固体储能筒(30)上设有多个循环孔(29)。通过两根循环管(13)将保温式储能筒(12)与散热器(15)连通,在其中一根热循环管(13)上装置循环泵(25)。在散热器(15)外装有散热器保温箱(14),在其上装有热空气排出门(17)和贯流式散热风机(24),在散热器(15)上装有加油阀管(16)并制造多个散热器孔(38)并在其内部装有多块固体储能板(22)。将所有储油部件外壳均包有保温层(5)放置在底板(32)上。底板(32)一端下面装有转动定位轴(31),另一端太阳跟踪单元是由把随动电机(19)固定在底板(32)上,通过传动链(18)驱动角度轮(20)所构成的。在把由上述技术方案组成的产品放在移动车(21)上。用电缆将遮光电机(36),温度传感器(9),贯流式散热风机(24)和随动电机(19)连接到主控制箱(11)上,实现对整个产品的自动控制,本技术组装完毕。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征特在于由凸透镜(2)、真空筒(4)和刺式导热器(35)构成了太阳能收集单元;由保温式储能筒(12)、膨胀储油箱(8)、螺旋水预热器(28)和固体储能筒(30)构成储能单元,固体储能筒(30)上有多个循环孔(29);由安装在散热器保温箱(14)上的贯流散热风机(24)、热空气排出门(17)、散热器(15)和固体储能板(22)组成空气加热单元;刺式导热器、保温式储能筒和散热器由双热循环管道相通,并且所有部件外壳包有保温层;由随动电机(19)、传动链(18)、角度轮(20)、支杆(33)、调整杆(34)和转动定位轴(31)组成了太阳能跟踪单元;整个产品放置在底板(32)上,全部装置放置在移动车(21)上,实现太阳对储能油的加热和储能油对螺旋水预热器(28)中水的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征特是所述凸透镜(2)和真空筒(4)前端有遮光电机(36)带动的遮光盖(37),避免对储能介质超限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征特是所述刺式导热器(35)设有排气阀管(6)便于加油时排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征特是所述保温式储能筒(12)中,装有用于监测油温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过高时发出关闭遮光盖(37)的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征特是所述热循环管路上有循环泵(2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征特是所述遮光电机(36),循环泵(25),随动电机(19)和温度传感器(9)都通过电缆由主控制箱(11)控制。专利摘要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凸透镜将太阳能聚集在刺式导热器上,将储能介质油加热至温度限值,最大限度地用油和固体材料储存能量。在保温式储能筒上装膨胀储油箱,温度传感器,内部装有螺旋水预热器和固体材料储能筒。在散热器保温箱上装有贯流散热风机和热空气排出门,其内部装有多块固体材料储能板,它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储存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凸透镜(2)、真空筒(4)和刺式导热器(35)构成了太阳能收集单元;由保温式储能筒(12)、膨胀储油箱(8)、螺旋水预热器(28)和固体储能筒(30)构成储能单元,固体储能筒(30)上有多个循环孔(29);由安装在散热器保温箱(14)上的贯流散热风机(24)、热空气排出门(17)、散热器(15)和固体储能板(22)组成空气加热单元;刺式导热器、保温式储能筒和散热器由双热循环管道相通,并且所有部件外壳包有保温层;由随动电机(19)、传动链(18)、角度轮(20)、支杆(33)、调整杆(34)和转动定位轴(31)组成了太阳能跟踪单元;整个产品放置在底板(32)上,全部装置放置在移动车(21)上,实现太阳对储能油的加热和储能油对螺旋水预热器(28)中水的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韩宏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