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包括安装座、安装箱、支撑柱、承载板、显示屏、防水保护结构以及反光保护结构,所述安装座和承载板均为矩形的板体,所述安装箱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表面,且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备用蓄电池,所述安装箱的一侧设置有工作门,且所述工作门在关闭时,工作门与安装箱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通孔,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安装于安装箱的上端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展示角度可以来回更换,且展示内部较为广泛,提高了引路标识设备的实用性,且自身的防护效果较高,从而延长了其整体的使用寿命。
An intelligent guide sign for inter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
技术介绍
市政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也指市场贸易事务;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文教、环境、卫生、基本建设等,而在市政建设中,公路的建设必不可少,在公路的分叉路口处,常常会设置安装一些路标等带有引路标识的设备。但是,现有的引路标识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展示的位置以及路线数量较少,且展示的位置、路线以及地点名称不便于进行变更,实用性较差。2、大多为固定设置,角度不能变换,导致不便于不同角度的人进行观看,同时,自身的防护效果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以解决传统的引路标识设备展示的位置以及路线数量较少,且展示的位置、路线以及地点名称不便于进行变更,实用性较差,而且,大多为固定设置,角度不能变换,导致不便于不同角度的人进行观看,同时,自身的防护效果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包括安装座、安装箱、支撑柱、承载板、显示屏、防水保护结构以及反光保护结构,所述安装座和承载板均为矩形的板体,所述安装箱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表面,且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备用蓄电池,所述安装箱的一侧设置有工作门,且所述工作门在关闭时,工作门与安装箱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通孔,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安装于安装箱的上端表面,且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显示屏通过旋转支撑结构安装于承载板的上方,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安装与承载板的上端表面,所述反光保护结构安装于防水保护结构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撑结构包括电机和连接块,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承载板的上端表面,且所述电机的旋转角度为0-180°,所述连接块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显示屏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上端表面在电机的外部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所述显示屏的底部在靠近其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移动腿,且所述移动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槽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在电机的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体,且所述保护壳体采用经过防锈处理的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包括防水盖板和透明隔板,所述防水盖板呈矩形,且所述防水盖板的底部在靠近其四个内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防水盖板通过支撑腿固定安装于承载板的上端表面,且所述防水盖板的四周侧面均为向其外部下方倾斜的斜面型设计,所述透明隔板设置有四块,四块所述透明隔板分别安装于四个支撑腿之间,且四个所述透明隔板的底部与承载板的上端表面抵接。优选的,所述反光保护结构包括四个安装板,四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贴合安装有反光胶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安装箱、支撑柱、承载板以及显示屏,使得可以通过显示屏的两面对多个地点的位置和路线进行间隔切换式展示,从而扩大引路标识设备的展示数量,且在多个地点的位置、路线以及地点名称出现变更时,可以由工作人员来对其进行更改调整,避免其出现错误引路的情况,提高了其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显示屏、旋转支撑结构、防水保护结构以及反光保护结构,使得可以通过电机的间隔转动,带动显示屏整体进行转动,从而对显示屏的展示角度进行调整,以便于不同角度的路人进行查看,且可以通过防水盖和透明隔板对雨雪进行阻隔,避免显示屏受到雨雪的损坏而导致短路损坏等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贴合设置有反光胶带的四个安装板,在夜间,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提示,进一步的起到保护作用,整体上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承载板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安装箱;3、支撑柱;4、承载板;5、显示屏;6、备用蓄电池;7、工作门;8、电机;9、连接块;10、滑槽;11、移动腿;12、保护壳体;13、防水盖板;14、透明隔板;15、支撑腿;16、安装板;17、反光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包括安装座1、安装箱2、支撑柱3、承载板4、显示屏5、防水保护结构以及反光保护结构,所述安装座1和承载板4均为矩形的板体,所述安装箱2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的上端表面,且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安装有备用蓄电池6,所述安装箱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门7,且所述工作门7在关闭时,工作门7与安装箱2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通孔,所述支撑柱3垂直固定安装于安装箱2的上端表面,且所述支撑柱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承载板4固定安装于支撑柱3的顶部,所述显示屏5为双面屏,所述显示屏5通过旋转支撑结构安装于承载板4的上方,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安装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所述反光保护结构安装于防水保护结构的上方。所述旋转支撑结构包括电机8和连接块9,所述电机8固定安装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且所述电机8的旋转角度为0-180°,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与显示屏5的底部固定连接,使得可以通过电机8的转动,带动连接块9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显示屏5进行转动,对显示屏5的展示角度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电机8设置有工作程序,即电机8的单次转动角度为90°,且单次转动的时间间隔为1-2分钟,同时,电机8在旋转至180°后,再次转动时为逆向转动。所述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在电机8的外部开设有环形的滑槽10,所述显示屏5的底部在靠近其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移动腿11,且所述移动腿11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滑槽10活动连接,使得可以通过移动腿11配合滑槽10,提高对显示屏5的支撑稳定性;所述承载板4在电机8的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体12,且所述保护壳体12采用经过防锈处理的合金材料制成,使得可以通过保护壳体12对电机8进行防水防尘保护;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包括防水盖板13和透明隔板14,所述防水盖板13呈矩形,且所述防水盖板13的底部在靠近其四个内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15,所述防水盖板13通过支撑腿15固定安装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且所述防水盖板13的四周侧面均为向其外部下方倾斜的斜面型设计,所述透明隔板14设置有四块,四块所述透明隔板14分别安装于四个支撑腿15之间,且四个所述透明隔板14的底部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抵接,使得可以通过防水盖板13配合四个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包括安装座(1)、安装箱(2)、支撑柱(3)、承载板(4)、显示屏(5)、防水保护结构以及反光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和承载板(4)均为矩形的板体,所述安装箱(2)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的上端表面,且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安装有备用蓄电池(6),所述安装箱(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门(7),且所述工作门(7)在关闭时,工作门(7)与安装箱(2)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通孔,所述支撑柱(3)垂直固定安装于安装箱(2)的上端表面,且所述支撑柱(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承载板(4)固定安装于支撑柱(3)的顶部,所述显示屏(5)为双面屏,所述显示屏(5)通过旋转支撑结构安装于承载板(4)的上方,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安装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所述反光保护结构安装于防水保护结构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包括安装座(1)、安装箱(2)、支撑柱(3)、承载板(4)、显示屏(5)、防水保护结构以及反光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和承载板(4)均为矩形的板体,所述安装箱(2)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的上端表面,且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箱(2)的内部安装有备用蓄电池(6),所述安装箱(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门(7),且所述工作门(7)在关闭时,工作门(7)与安装箱(2)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所述安装箱(2)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通孔,所述支撑柱(3)垂直固定安装于安装箱(2)的上端表面,且所述支撑柱(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的内部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承载板(4)固定安装于支撑柱(3)的顶部,所述显示屏(5)为双面屏,所述显示屏(5)通过旋转支撑结构安装于承载板(4)的上方,所述防水保护结构安装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所述反光保护结构安装于防水保护结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口的智能引路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结构包括电机(8)和连接块(9),所述电机(8)固定安装于承载板(4)的上端表面,且所述电机(8)的旋转角度为0-180°,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与显示屏(5)的底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垦天祥光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