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ni LED的背光光源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32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ini LED的背光光源,涉及背光光源技术领域,其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基板以及mini LED,mini LED安装于基板上,本体还包括散光胶层、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散光胶层设置于基板上且覆盖mini LED,Y向光矫正胶层依次通过X向光矫正胶层和扩散胶层覆盖至散光胶层的出光面上,X向光矫正胶层和Y向光矫正胶层的出光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X向凸棱和Y向凸棱,多个X向凸棱和Y向凸棱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基于mini LED的背光光源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多层涂布的方式取代传统背光结构中多个部材,实现超薄和窄边框。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mini 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背光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对背光光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薄、高亮、窄边框已经是目前的主流。对于背光光源超薄窄边框的设计,各种新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对于超薄都是基于现有的架构减薄所使用的部材,窄边框都是基于不断缩减胶带的粘附宽度来实现。现有的背光光源架构主要包括侧入式和直下式,其中,侧入式请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遮光胶11、上棱镜12、下棱镜13、扩散板14、导光板15、反射片16、框架17和灯条18。直下式请参照图2所示,其包括遮光胶21、上棱镜22、下棱镜23、扩散板24、灯板25和框架26。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传统的背光光源均由承载框架、光学膜材、发光源和胶带组装而成,这种结构产品的厚度、边框的宽度均受部件材料本身、配合间隙的影响;而且窄边框、超薄采用的是超薄的材料、超窄的间隙及减少胶带的粘附面积,也会造成产品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以及显示装置,其采用多层涂布的方式取代传统背光结构中的框架、扩散板、上、下棱镜等部件,可设计成超薄和窄边框的背光光源。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基板以及miniLED,所述miniLED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本体还包括散光胶层、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所述散光胶层设置于基板上且覆盖所述miniLED,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依次通过X向光矫正胶层和扩散胶层覆盖至所述散光胶层的出光面上,且所述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均位于散光胶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基板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以基板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所述X向光矫正胶层和Y向光矫正胶层的出光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X向凸棱和Y向凸棱,多个所述X向凸棱和Y向凸棱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分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散光胶层包括功能面和连接部分;相邻功能面之间通过连接部分连接,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功能面覆盖所述miniLED,所述功能面包括第一功能面、第二功能面和第三功能面中的一种或多种;以目标miniLED发出的垂直于基板的光线为基准光线,目标miniLED发出的入射至第一功能面的光线与所述基准光线之间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α;目标miniLED发出的入射至第二功能面的光线与所述基准光线之间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α且小于或等于α+β;目标miniLED发出的入射至第三功能面的光线与所述基准光线之间的夹角记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大于α+β且小于或等于α+β+γ;其中,0°≤α≤90°;0°≤β<90°;0°≤γ≤9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miniLED入射至其对应的第一功能面上的光线发生散射;miniLED入射至其对应的第二功能面上的光线发生全反射;miniLED入射至其对应的第三功能面上的光线发生散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遮光胶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遮光胶层为白色。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X向光矫正胶层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材料的折射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单独固化成型,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通过热压或无粘结方式设置于X向光矫正胶层的出光面上,再在Y向光矫正胶层和X向光矫正胶层连接处的外边缘涂胶固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通过热压的方式设置于X向光矫正胶层的出光面上时:所述X向凸棱包括第一X向凸棱和第二X向凸棱,所述第一X向凸棱和第二X向凸棱交错分布,且第一X向凸棱的高度大于第二X向凸棱的高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X向光矫正胶层出光面和Y向光矫正胶层出光面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所述第一胶条沿X方向分布,所述第一胶条与X向光矫正胶层一体成型,所述X向凸棱的两端延伸至两个第一胶条;所述第二胶条沿Y方向分布,所述第二胶条与Y向光矫正胶层一体成型,所述Y向凸棱的两端延伸至两个第二胶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多层涂布的方式取代传统背光结构中的框架、扩散、上、下棱镜等部材。其优点在于:1、无需承载部材的背板、框架,可做超窄边框;2、取消了光学膜材设计,可实现超薄设计;3、取消了光学膜材设计,规避了因膜材不平整、翘曲所带来的显示不均,及因膜材组装不当产生的亮边等问题。4、相比传统背光无组装间隙搭配,故规避了膜材因间隙不足信赖性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褶皱、膜鼓问题,信赖性表现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侧入式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直下式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不含遮光胶层);图4为实施例一的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含遮光胶层)图5为散光胶层的结构图;图6为功能面上的光线光路图;图7为Y向光矫正胶层的光线光路图;图8为X向光矫正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遮光胶;12、上棱镜;13、下棱镜;14、扩散板;15、导光板;16、反射片;17、框架;18、灯条;21、遮光胶;22、上棱镜;23、下棱镜;24、扩散板;25、灯板;26框架;1、基板;2、miniLED;3、散光胶层;31、功能面;311、第一功能面;312、第二功能面;313、第三功能面;32、连接部分;4、扩散胶层;5、X向光矫正胶层;51、第一X向凸棱;52、第二X向凸棱;6、Y向光矫正胶层;61、Y向凸棱;7、遮光胶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基于miniLED的新型散射型背光光源,请参照图3所示,其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基板1和miniLED2;miniLED2安装于基板1上,基板1上设置有电源电路,miniLED2位于电源电路上,外部的电源通过电源电路与miniLED2连接,为miniLED2提供电源,使miniLED2发光,同时基板1还作为整个背光光源的设计承载。为实现超薄和窄边框的显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7本体还包括散光胶层3、扩散胶层4、X向光矫正胶层5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6;所述散光胶层设置于基板1上且覆盖所述miniLED2,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6依次通过X向光矫正胶层5和扩散胶层4覆盖至所述散光胶层3的出光面上,且所述扩散胶层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ini LED的背光光源,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基板以及mini LED,所述mini LED安装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散光胶层、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所述散光胶层设置于基板上且覆盖所述mini LED,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依次通过X向光矫正胶层和扩散胶层覆盖至所述散光胶层的出光面上,且所述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均位于散光胶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基板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以基板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所述X向光矫正胶层和Y向光矫正胶层的出光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X向凸棱和Y向凸棱,多个所述X向凸棱和Y向凸棱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基板以及miniLED,所述miniLED安装于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散光胶层、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所述散光胶层设置于基板上且覆盖所述miniLED,所述Y向光矫正胶层依次通过X向光矫正胶层和扩散胶层覆盖至所述散光胶层的出光面上,且所述扩散胶层、X向光矫正胶层以及Y向光矫正胶层均位于散光胶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基板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以基板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所述X向光矫正胶层和Y向光矫正胶层的出光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X向凸棱和Y向凸棱,多个所述X向凸棱和Y向凸棱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胶层包括功能面和连接部分;相邻功能面之间通过连接部分连接,形成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功能面覆盖所述miniLED,所述功能面包括第一功能面、第二功能面和第三功能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目标miniLED发出的垂直于基板的光线为基准光线,目标miniLED发出的入射至第一功能面的光线与所述基准光线之间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α;目标miniLED发出的入射至第二功能面的光线与所述基准光线之间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α且小于或等于α+β;目标miniLED发出的入射至第三功能面的光线与所述基准光线之间的夹角记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大于α+β且小于或等于α+β+γ;其中,0°≤α≤90°;0°≤β<90°;0°≤γ≤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iniLED的背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miniLED入射至其对应的第一功能面上的光线发生散射;所述miniLED入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效增
申请(专利权)人: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