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32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包括载盘,所述载盘上设置有多个载位,所述载位设置为矩形,且所述载位为凹槽,凹槽型的所述载位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能将位于载位内的控制模块锁紧固定,同时矩形的所述载位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半圆过渡,且左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半圆均倾斜45度并向外设置,右上角的半圆水平向右设置。倾斜45度分别是左上、左下和右下这三个方位的45度,再配合水平向右的设计,可以在需要将控制模块取出时,利用这四个半圆进行取出,实现了稳定存放,极性同一,方便提取,为后续的贴装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A kind of automatic loading plate fixture for automobile headlight contro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灯的安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
技术介绍
汽车的灯都是通过控制模块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的,而控制模块一般需要通过自动贴装的方式,安装在汽车上的,但是控制模块由于具有极性,在一般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工人利用工具将控制模块按照极性进行摆放,但是人工摆放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发生极性反向等品质问题。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针对人工摆放控制模块效率低且易发生极性相反的问题,旨在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包括载盘,所述载盘上设置有多个载位,所述载位设置为矩形,且所述载位为凹槽,凹槽型的所述载位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能将位于载位内的控制模块锁紧固定,同时矩形的所述载位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半圆过渡,且左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半圆均倾斜45度并向外设置,右上角的半圆水平向右设置。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设置在所述载位的四条侧边的中心位置。四个锁紧组件的设计,能保证锁紧时的紧密性,提高了锁紧的效果,保证了在载位内的控制模块不会因晃动掉出。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端部与所述载位的内壁铰接,在无控制模块时,所述锁紧杆与载位的内壁平行,且所述锁紧杆的未铰接端与载位的底部不接触,所述锁紧杆上还套设有海绵套,在所述海绵套的作用下,所述锁紧杆与载位的内壁交叉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主要看海绵套能给与锁紧杆的水平方向的力的大小,锁紧杆的设计可以使载位略大于控制模块的尺寸,同时还要保证锁紧杆的海绵套能卡紧控制模块。优选地,所述夹角为锐角,且所述夹角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载位的底部的平面,且所述锁紧杆始终不会与所述载位的底部的平面接触。保证锁紧的可靠程度。优选地,在所述载位的右上角的竖直位置的上方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配合右上角的水平向右的半圆的设置,可以确定控制模块的极性。保证控制模具的极性是朝向同一方向的,方便后续的贴装。优选地,所述载位的凹槽深度为2.5毫米,所述载位设置7行,每行设置有13个。保证后续贴装的及时有效。优选地,所述载盘采用6毫米的电木。保证了载盘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的有益效果是,倾斜45度分别是左上、左下和右下这三个方位的45度,再配合水平向右的设计,可以在需要将控制模块取出时,利用这四个半圆进行取出,实现了稳定存放,极性同一,方便提取,为后续的贴装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载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载盘;2-载位;3-锁紧组件;4-半圆;5-导向槽;31-锁紧杆;32-海绵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包括载盘1,载盘1上设置有多个载位2,载位2设置为矩形,且载位2为凹槽,凹槽型的载位2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组件3,锁紧组件3能将位于载位2内的控制模块锁紧固定,同时矩形的载位2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半圆4过渡,且左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半圆4均倾斜45度并向外设置,右上角的半圆4水平向右设置。锁紧组件3设置在载位2的四条侧边的中心位置。四个锁紧组件3的设计,能保证锁紧时的紧密性,提高了锁紧的效果,保证了在载位2内的控制模块不会因晃动掉出;锁紧组件3包括锁紧杆31,锁紧杆31的端部与载位2的内壁铰接,在无控制模块时,锁紧杆31与载位2的内壁平行,且锁紧杆31的未铰接端与载位2的底部不接触,锁紧杆31上还套设有海绵套32,在海绵套32的作用下,锁紧杆31与载位2的内壁交叉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主要看海绵套32能给与锁紧杆31的水平方向的力的大小,锁紧杆31的设计可以使载位2略大于控制模块的尺寸,同时还要保证锁紧杆31的海绵套32能卡紧控制模块。夹角为锐角,且夹角的延伸方向朝向载位2的底部的平面,且锁紧杆31始终不会与载位2的底部的平面接触。保证锁紧的可靠程度。在载位2的右上角的竖直位置的上方设置导向槽5,导向槽5配合右上角的水平向右的半圆4的设置,可以确定控制模块的极性。保证控制模具的极性是朝向同一方向的,方便后续的贴装。载位2的凹槽深度为2.5毫米,载位2设置7行,每行设置有13个。保证后续贴装的及时有效。载盘1采用6毫米的电木。保证了载盘1使用的安全性。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1治具的有益效果是,倾斜45度分别是左上、左下和右下这三个方位的45度,再配合水平向右的设计,可以在需要将控制模块取出时,利用这四个半圆4进行取出,实现了稳定存放,极性同一,方便提取,为后续的贴装节省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基本的使用流程:将载盘1水平放置,载位2部分朝上,生产控制模块的工厂,根据导向槽5和水平向右的半圆4的设计,将控制模块按照其极性进行统一方向的放置,放置时,稍微用力,使海绵套32将控制模块卡设在载位2内,保证在载盘1整体运动过程中,控制模块不会发生掉落,在贴装时,通过四个角的半圆4的设置,稍微用力即可将控制模块取出,完成贴装。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盘(1),所述载盘(1)上设置有多个载位(2),所述载位(2)设置为矩形,且所述载位(2)为凹槽,凹槽型的所述载位(2)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组件(3),所述锁紧组件(3)能将位于载位(2)内的控制模块锁紧固定,同时矩形的所述载位(2)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半圆(4)过渡,且左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半圆(4)均倾斜45度并向外设置,右上角的半圆(4)水平向右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盘(1),所述载盘(1)上设置有多个载位(2),所述载位(2)设置为矩形,且所述载位(2)为凹槽,凹槽型的所述载位(2)的内壁上设置有锁紧组件(3),所述锁紧组件(3)能将位于载位(2)内的控制模块锁紧固定,同时矩形的所述载位(2)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半圆(4)过渡,且左上角、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半圆(4)均倾斜45度并向外设置,右上角的半圆(4)水平向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设置在所述载位(2)的四条侧边的中心位置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灯控制模块的自动贴装载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锁紧杆(31),所述锁紧杆(31)的端部与所述载位(2)的内壁铰接,在无控制模块时,所述锁紧杆(31)与载位(2)的内壁平行,且所述锁紧杆(31)的未铰接端与载位(2)的底部不接触,所述锁紧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沁李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鑫利恒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