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导通测试的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性校核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工程领域的接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流系数和导通测试试验技术的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性校核方法。
技术介绍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4.1.4要求:应对前期已投运的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性校核,不满足要求的必须进行改造。热稳定性校核计算是接地装置技术改造的关键,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必须手段。在现有变电站接地装置接地导体(线)的热稳定性校验中,目前普遍应用的公式为:式中:Sg为接地装置最小截面积(具体分为接线体和接地线),Ig为流过接地体的最大接地故障不对称电流有效值;te为接地故障的等效持续时间,C为接地装置材料热稳定系数。其中,Ig计算时仅与站内或站外短路时的接地装置分流系数Sf1或Sf2(统称为接地装置分流系数Sf)、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Imax、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流经电气设备中性点的电流In有关。因此,只要准确获得计算参数——变电站站内短路时的接地装置分流系数Sf1和变电站站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导通测试的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性校核计算所需要的信息;/n所述变电站接地装置校核计算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接地装置材料、保护配置方式、主保护套数、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n步骤2,确定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被校核变电站的接地短路电流差I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0 CN 20201006572161.一种基于导通测试的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性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性校核计算所需要的信息;
所述变电站接地装置校核计算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接地装置材料、保护配置方式、主保护套数、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步骤2,确定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被校核变电站的接地短路电流差IΔ;
IΔ=Imax-In
式中,Imax为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In为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流经电气设备中性点的电流;
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的最大接地短路电流Imax、变电站内发生接地短路时流经电气设备中性点的电流In,通过PSD-BPA潮流计算程序获取;
接地短路的故障位置选择方法为:若主接线中存在汇流母线,选择母线短路;若主接线为桥型接线,选择桥断路器位置短路;若主接线为单元接线形式,选择断路器位置短路;
步骤3,确定短路等效持续时间te;
对于配置有两套速动主保护、配置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变电站:
te=tm+tf+to
式中,tm为主保护动作时间;tf为失灵保护动作时间;to为断路器开断时间;
对于配置一套速动主保护的变电站:
te=to+tr
式中,tr为后一级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
若后一级后备保护装置为2种或者2种以上时,选择所有的后一级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中的最大值记为后一级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tr;
主保护动作时间tm,失灵保护动作时间tf,断路器开断时间to和后一级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tr,查阅变电站资料获得;
步骤4,通过实地测试,确定变电站接地装置分流系数Sf1;
Sf1=1-S′f1
式中,S′f1为变电站地线分流系数测量值,通过无线传输相位差比较的变电站地线分流测试装置进行实地测试获取;
步骤5,确定校核用短路电流Ijh;
Ijh=IΔSf1
特殊的,对于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单相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独立段,在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当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时的三相对称短路电流I(3)大于接地短路电流差IΔ时,按照下式计算校核用短路电流Ijh:
Ijh=I(3)Sf1
式中,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时的三相对称短路电流I(3)通过PSD-BPA潮流计算程序获取;
步骤6,确定变电站接地装置需求截面积S;
式中,C为变电站接地装置热稳定系数,查阅国家标准获取;
步骤7,利用导通测试,开挖并实地测量,获取变电站接地装置最小截面积Sg;
选取主变压器接地线作为测量基准点,按照同一电气间隔中各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距离测试基准点A由近及远的方式,依次对该电气间隔中各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进行接地导通测试,查找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异常点,并将此作为开挖检查位置;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确定测试基准点A;
选取主变压器中性点或外壳的接地线作为测试基准点A,借助接地导通测试检验并确认该接地线与主接地网之间电气连接可靠;
步骤7.2,确定测试点,并进行导通测试;
选取被校核变电站中同一电气间隔的n个电气设备接地线作为测试点,按照n个测试点与测试基准点A的距离由近及远的方式,固定测试基准点A后,依次测试n个测试点与测试基准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杨文良,刘世欣,车传强,杨波,王振中,闫旭,刘涛玮,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