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及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5206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32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及试验方法,试验平台包括容器组件、夹固组件和通电组件,所述容器组件包括内部容纳被试品和介质的绝缘容器,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将所述被试品固定在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夹件,所述通电组件包括电源、接地极和连接所述电源的手动电极,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导电棒体,所述接地极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被试品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试品可以方便固定在该平台上,同时该平台可以根据试验的需要填充相关的导电介质,最大程度地还原试验的真实环境。该试验试品台数据获取直观有效,极大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

A high current ablation test bench and test metho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及试验方法
本申请属于工业设备高电压试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石油行业或电力行业研究机构经常出于对埋地油气管道等隐蔽工程设施受附近输变电设备工频接地电流烧蚀或雷电冲击电流入地后电流烧蚀的科学研究目的,需要对埋地油气管道等隐蔽工程设施切片进行工频电流或雷电冲击电流烧蚀模拟试验。受实验室环境、试验器材的影响,不能对现实中埋地油气管道等隐蔽工程设施的环境(土壤中、沙中或者海水中)进行大规模的模拟,试验时往往忽视了这部分中间导电介质的影响,而直接令大电流通过空气介质进行烧蚀试验,再对其结果进行修正,无法尽可能地还原电流在真实介质中的放电特性,实验结果往往不够准确、真实。为了方便模拟真实环境中(土壤中、沙中或者海水中)埋地油气管道等隐蔽工程设施的工频电流或雷电冲击电流烧蚀试验,需要一种新的试验试品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电流烧蚀试验不够准确真实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准确、真实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及试验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包括容器组件、夹固组件和通电组件,所述容器组件包括内部容纳被试品和介质的绝缘容器,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将所述被试品固定在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夹件,所述通电组件包括电源、接地极和连接所述电源的手动电极,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导电棒体,所述接地极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被试品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容器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甲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为透明容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侧壁内侧设有刻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件为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把手和固定爪的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设置在所述绝缘容器侧壁上,所述固定爪和旋转把手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容器的内、外两侧,转动所述旋转把手使所述固定爪紧固或松开所述被试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固定在所述导电棒体一端的绝缘把手,推拉和转动所述绝缘把手使所述导电棒体与所述被试品之间的间隙和角度变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为不同土壤电阻率的土壤或不同电导率的液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完全覆盖手动电极和至少部分覆盖被试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极一端接地,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被试品可拆卸连接的夹子。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试验方法,所述试验试品台包括容器组件、夹固组件和通电组件,所述容器组件包括内部容纳被试品和介质的绝缘容器,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将所述被试品固定在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夹件,所述通电组件包括电源、接地极和连接所述电源的手动电极,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导电棒体,所述接地极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被试品可拆卸连接,所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将所述试验试品台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将所述被试品固定在所述绝缘容器内;步骤20,调整所述导电棒体与被试品之间的间隙和角度,之后将所述导电棒体与所述电源接通;步骤30,向所述绝缘容器内注入介质,之后将所述接地极固定在所述被试品上;步骤40,开始大电流烧灼试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及试验方法,试品可以方便固定在该平台上,同时该平台可以根据试验的需要填充相关的导电介质,最大程度地还原试验的真实环境。该试验试品台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数据获取直观有效,极大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可推广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如图1所示,包括容器组件、夹固组件和通电组件,容器组件包括内部容纳被试品和介质的绝缘容器1,夹固组件包括将被试品固定在绝缘容器1内的夹件2,通电组件包括电源3、接地极4和连接电源3的手动电极5,手动电极5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设置于绝缘容器1内的导电棒体,接地极4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被试品可拆卸连接。利用绝缘容器1进行介质环境模拟,然后在介质环境中施加大电流,对大电流烧蚀真实介质环境中的埋地金属管道进行复刻,并可以通过调节电极与试品之间的间隙距离、电极与试品之间的角度、不同特性的介质等条件来研究大电流烧蚀试验特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容器1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或者甲丙烯酸甲酯(亚克力)材料制成。透明绝缘容器1应具备优良的绝缘和防腐蚀性能,因此绝缘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甲丙烯酸甲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容器1为长方体或立方体容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器为透明容器,使用透明容器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手动电极5距离被试品的间隙尺寸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器侧壁内侧设有刻度6,其中,在透明绝缘容器1面向工作人员的一面器壁内侧可以带有毫米级的刻度6。刻度6设置在容器内侧是考虑到如果将刻度6设置在外侧,会因为透明器身对光的折反射造成间隙距离实际情况与刻度6对应性存在误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件2为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把手7和固定爪8的旋转螺杆9,旋转螺杆9设置在绝缘容器1侧壁上,固定爪8和旋转把手7分别位于绝缘容器1的内、外两侧,转动旋转把手7使固定爪8紧固或松开被试品。固定爪8便于固定被试管道切片。在对被试管道切片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握住旋转把手7来旋转旋转螺杆9,达到紧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组件、夹固组件和通电组件,所述容器组件包括内部容纳被试品和介质的绝缘容器,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将所述被试品固定在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夹件,所述通电组件包括电源、接地极和连接所述电源的手动电极,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导电棒体,所述接地极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被试品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组件、夹固组件和通电组件,所述容器组件包括内部容纳被试品和介质的绝缘容器,所述夹固组件包括将所述被试品固定在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夹件,所述通电组件包括电源、接地极和连接所述电源的手动电极,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绝缘容器内的导电棒体,所述接地极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被试品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容器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甲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透明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侧壁内侧设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件为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把手和固定爪的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设置在所述绝缘容器侧壁上,所述固定爪和旋转把手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容器的内、外两侧,转动所述旋转把手使所述固定爪紧固或松开所述被试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介质影响的大电流烧蚀试验试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电极包括固定在所述导电棒体一端的绝缘把手,推拉和转动所述绝缘把手使所述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寇晓适王磊磊王伟张科董曼玲丁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