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18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固定机构、卡接机构、操作机构与主板本体,固定机构与卡接机构均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操作机构与卡接机构连接,主板本体设置在固定机构与卡接机构之间,所述机壳包括壳体、散热扇与散热孔,散热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底部且对应主板本体的位置。通过机壳、固定机构、卡接机构与操作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方便对主板本体进行拆装,解决了现有的主板安装结构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该主板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操作简单,从而加快了主板的拆装速度,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且适用于各种型号大小的主板,提高了安装结构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computer main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computer main board,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 fixing mechanism, a clamping mechanism, an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 main board body. The fixing mechanism and the clamp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cas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main board bod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ing mechanism and the clamping mechanism. The casing comprises a casing, a heat dissipation fan and a heat dissipation hole,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fan is fixed It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board body. Through the mutual cooperation among the shell, the fixed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 computer main boar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s realize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main board body, and solves the tedious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main boar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main boar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s simple in use, thus speeding up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main board and saving the user's time It is suitable for all types of motherboards,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计算机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控制芯片、键盘、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因此计算机主板特别重要,但是现有的计算机主板安装主要采用螺丝进行安装,拆卸维修时极为不方便,而且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松动,因此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安装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固定机构、卡接机构、操作机构与主板本体,所述固定机构与卡接机构均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所述操作机构与卡接机构连接,所述主板本体设置在固定机构与卡接机构之间;所述机壳包括壳体、散热扇与散热孔,所述散热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的底部且对应主板本体的位置,所述散热孔等距离开设在壳体的侧面且对应主板本体的位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凹框、第一弹簧、第一卡块与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一卡块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卡块的一侧与第一凹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框内壁左侧的顶部;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二凹框、第二弹簧、第二卡块与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二卡块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卡块的一侧与第二凹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框内壁右侧的顶部;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杆与拉环,所述操作杆的左侧与第二凹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的右侧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拉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框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板本体的左侧贯穿第一凹框且延伸至其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框的底部与壳体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主板本体的右侧贯穿第二凹框且延伸至其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滑块,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且对应限位滑块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机壳、固定机构、卡接机构与操作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方便对主板本体进行拆装,解决了现有的主板安装结构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该主板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操作简单,从而加快了主板的拆装速度,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且适用于各种型号大小的主板,提高了安装结构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夹紧弹簧使得卡接机构在对主板本体进行夹紧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使得卡接机构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卡接机构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机壳、2固定机构、3卡接机构、4操作机构、5主板本体、101壳体、102散热扇、103散热孔、201第一凹框、202第一弹簧、203第一卡块、204第一缓冲垫、301第二凹框、302第二弹簧、303第二卡块、304第二缓冲垫、401操作杆、402拉环、6夹紧弹簧、7限位滑块、8限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固定机构2、卡接机构3、操作机构4与主板本体5,固定机构2与卡接机构3均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操作机构4与卡接机构3连接,主板本体5设置在固定机构2与卡接机构3之间。请参阅图1,机壳1包括壳体101、散热扇102与散热孔103,散热扇102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内壁的底部且对应主板本体5的位置,散热孔103等距离开设在壳体101的侧面且对应主板本体5的位置。请参阅图1-2,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凹框201、第一弹簧202、第一卡块203与第一缓冲垫204,第一凹框201的底部与壳体10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主板本体5的左侧贯穿第一凹框201且延伸至其内部,第一弹簧20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一卡块203的底部,第一弹簧202远离第一卡块203的一侧与第一凹框20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垫204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框201内壁左侧的顶部。请参阅图1-3,卡接机构3包括第二凹框301、第二弹簧302、第二卡块303与第二缓冲垫304,第二凹框301的底部与壳体101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主板本体5的右侧贯穿第二凹框301且延伸至其内部,第二凹框3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夹紧弹簧6,夹紧弹簧6靠近壳体101内壁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夹紧弹簧6使得卡接机构3在对主板本体5进行夹紧时更加稳定,第二凹框3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滑块7,壳体101内壁的底部且对应限位滑块7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限位滑槽8,通过设置限位滑块7与限位滑槽8使得卡接机构3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第二弹簧30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二卡块303的底部,第二弹簧302远离第二卡块303的一侧与第二凹框30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垫304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框301内壁右侧的顶部。请参阅图1-3,操作机构4包括操作杆401与拉环402,操作杆401的左侧与第二凹框301的右侧固定连接,操作杆401的右侧贯穿壳体101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拉环402固定连接,通过机壳1、固定机构2、卡接机构3与操作机构4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方便对主板本体5进行拆装,解决了现有的主板安装结构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该主板安装结构在使用时操作简单,从而加快了主板的拆装速度,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且适用于各种型号大小的主板,提高了安装结构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使用时,只需要将主板本体5的左端卡插在第一凹框201的内部,并在第一弹簧202的弹力作用下,通过第一卡块203对主板本体5的左端进行夹紧固定,然后通过拉环402拉动操作杆401,使其带动第二凹框301向右移动并对夹紧弹簧6进行压缩,然后将主板本体5的右端卡在第二凹框301的开口处,此时松开拉环402,由于夹紧弹簧6自身的弹力即可对主板本体5进行卡紧固定,且通过设置第一弹簧202与第二弹簧302能够对主板本体5起到缓冲防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固定机构(2)、卡接机构(3)、操作机构(4)与主板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与卡接机构(3)均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所述操作机构(4)与卡接机构(3)连接,所述主板本体(5)设置在固定机构(2)与卡接机构(3)之间;/n所述机壳(1)包括壳体(101)、散热扇(102)与散热孔(103),所述散热扇(102)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内壁的底部且对应主板本体(5)的位置,所述散热孔(103)等距离开设在壳体(101)的侧面且对应主板本体(5)的位置;/n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凹框(201)、第一弹簧(202)、第一卡块(203)与第一缓冲垫(204),所述第一弹簧(20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一卡块(203)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202)远离第一卡块(203)的一侧与第一凹框(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204)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框(201)内壁左侧的顶部;/n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第二凹框(301)、第二弹簧(302)、第二卡块(303)与第二缓冲垫(304),所述第二弹簧(30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二卡块(303)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302)远离第二卡块(303)的一侧与第二凹框(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垫(304)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框(301)内壁右侧的顶部;/n所述操作机构(4)包括操作杆(401)与拉环(402),所述操作杆(401)的左侧与第二凹框(30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401)的右侧贯穿壳体(101)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拉环(40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板安装结构,包括机壳(1)、固定机构(2)、卡接机构(3)、操作机构(4)与主板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与卡接机构(3)均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所述操作机构(4)与卡接机构(3)连接,所述主板本体(5)设置在固定机构(2)与卡接机构(3)之间;
所述机壳(1)包括壳体(101)、散热扇(102)与散热孔(103),所述散热扇(102)固定安装在壳体(101)内壁的底部且对应主板本体(5)的位置,所述散热孔(103)等距离开设在壳体(101)的侧面且对应主板本体(5)的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凹框(201)、第一弹簧(202)、第一卡块(203)与第一缓冲垫(204),所述第一弹簧(20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一卡块(203)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202)远离第一卡块(203)的一侧与第一凹框(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垫(204)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框(201)内壁左侧的顶部;
所述卡接机构(3)包括第二凹框(301)、第二弹簧(302)、第二卡块(303)与第二缓冲垫(304),所述第二弹簧(30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在第二卡块(303)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302)远离第二卡块(303)的一侧与第二凹框(3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凯杏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