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可以调节亮度方便,可以快速地实现亮度调节,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调节旋钮,壳体包括外壳和下盖,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旋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旋钮主体卡合的滑块,滑块的下端设置有触片,PCB板设置在滑块与下盖之间,触片与PCB板相接触,旋钮主体转动能够带动触片在PCB板上滑动,滑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滑针,滑针的下端与沟槽相抵,旋钮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与滑针相配合,旋钮主体转动能够使得限位环推动滑针在沟槽间滑动。
A brightness control switch of instrument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
本技术涉及汽车开关
,具体来讲是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车辆内饰中,仪表盘绝对是车主们关注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为了方便驾驶员观察车速,转速以及更多的车辆行驶状态的提示信息,仪表盘会在夜间提供背光,同时随着科技发展,液晶仪表盘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仪表盘的亮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为驾驶者带来不便,为此,设计了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可以调节该背光的亮度,通过驾驶员的手动调节,找到适合不同驾驶员习惯的亮度,从而提供更加安全以及舒适的驾驶体验。现有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大多采用两个按钮的设计,其中一个按钮表示增加亮度,另外一个按钮表示减少亮度,然而这样的设计,其调节亮度较为不便,调节亮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可以调节亮度方便,可以快速地实现亮度调节。其技术方案是这样: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下盖,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所述旋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旋钮主体卡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置有触片,PCB板设置在所述滑块与所述下盖之间,所述触片与所述PCB板相接触,所述旋钮主体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触片在所述PCB板上滑动,所述滑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滑针,所述滑针的下端与所述沟槽相抵,所述旋钮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滑针相配合,所述旋钮主体转动能够使得所述限位环推动所述滑针在所述沟槽间滑动。进一步,所述旋钮主体设置呈空心,所述旋钮主体的上盖装有旋钮盖,所述旋钮盖通过若干分隔的爪片与所述旋钮主体的内壁卡合安装在所述旋钮主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滑针安装槽,弹簧套装在所述滑针的上端置于所述滑针安装槽中。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旋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块限位配合的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与所述旋钮主体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置有卡扣,所述PCB板上对应所述连接柱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滑块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中设置有台阶槽,所述卡扣穿过所述让位槽后伸入所述内孔中与所述台阶槽卡合,使得所述滑块、所述PCB板和所述下盖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以及所述卡扣避开所述PCB板上的LED灯设置,使得所述LED灯发射出的灯光能够直接投射到所述旋钮盖上。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安装卡扣,所述外壳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卡槽,所述下盖和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安装卡扣与所述安装卡槽卡合安装在一起,所述PCB板的下端设有引脚块,所述引脚块安放在下盖的插孔中。进一步的,所述触片设置有两块接触片与所述PCB板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触片上设置有镀金层。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结构简单,通过转动旋钮主体能够同步带动滑块转动,滑块下的触片同步在PCB板上滑动,导通线路,实现仪表盘亮度的调节,为了提供换挡的感觉,还在滑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滑针,滑针的下端与所述沟槽相抵,旋钮主体转动能够使得限位环推动滑针在沟槽间滑动,弹簧伸缩带来换挡的手感,提升驾驶者的操作体验,同时开关自身提供背光效果,电路板上设置有LED,LED发出的灯光能够直接照射到旋钮盖上,使开关在调节过程中持续点亮,方便夜间操作找到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的第一视角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的第三视角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去掉外壳后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去掉外壳后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去掉外壳后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的半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周向”、“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见图1、2、3、4、5、6、7、8,本技术的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调节旋钮,壳体包括外壳1和下盖2,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3,旋钮主体3的下端设置有与旋钮主体3卡合的滑块4,滑块4与旋钮主体3过盈配合,滑块4的下端设置有触片5,PCB板6设置在滑块4与下盖2之间,触片5与PCB板6相接触,旋钮主体3转动能够带动触片5在PCB板6上滑动,滑块4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7,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8相连接的滑针9,滑针9的下端与沟槽7相抵,旋钮主体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与滑针9相配合,旋钮主体3转动能够使得限位环10推动滑针9在沟槽7间滑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旋钮主体3设置呈空心,旋钮主体3的上盖装有旋钮盖11,旋钮盖11通过若干分隔的爪片12与旋钮主体3的内壁卡合安装在旋钮主体3上。具体的,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滑针安装槽25,弹簧8套装在滑针9的上端置于滑针安装槽25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滑块4上设置有限位块13,旋钮主体3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配合的限位槽14。在本实施例中,下盖2上设置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的上端设置有卡扣16,PCB板上对应连接柱设置有让位槽17,滑块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孔18,内孔18中设置有台阶槽19,卡扣16穿过让位槽17后伸入内孔中与台阶槽19卡合,使得滑块4、PCB板6和下盖2连接在一起,连接柱15以及卡扣16避开PCB板6上的LED灯20设置,使得LED灯20发射出的灯光能够直接投射到旋钮盖11上。具体的,下盖2上设置有安装卡扣21,外壳1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卡槽22,下盖2和外壳1通过安装卡扣21与安装卡槽22卡合安装在一起,PCB板6的下端设有引脚块,引脚块安放在下盖2的插孔23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触片5设置有两块接触片24与PCB板相接触,可以有效保证开关功能;触片使用镀金工艺,具有镀金层,可以有效减小开关的转动过程的接触电阻。本技术的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结构简单,通过转动旋钮主体能够同步带动滑块转动,滑块下的触片同步在PCB板上滑动,导通线路,实现仪表盘亮度的调节,为了提供换挡的感觉,还在滑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滑针,滑针的下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下盖,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所述旋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旋钮主体卡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置有触片,PCB板设置在所述滑块与所述下盖之间,所述触片与所述PCB板相接触,所述旋钮主体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触片在所述PCB板上滑动,所述滑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滑针,所述滑针的下端与所述沟槽相抵,所述旋钮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滑针相配合,所述旋钮主体转动能够使得所述限位环推动所述滑针在所述沟槽间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下盖,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主体,所述旋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旋钮主体卡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置有触片,PCB板设置在所述滑块与所述下盖之间,所述触片与所述PCB板相接触,所述旋钮主体转动能够带动所述触片在所述PCB板上滑动,所述滑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呈连续的波浪形状设置的沟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弹簧相连接的滑针,所述滑针的下端与所述沟槽相抵,所述旋钮主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滑针相配合,所述旋钮主体转动能够使得所述限位环推动所述滑针在所述沟槽间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主体设置呈空心,所述旋钮主体的上盖装有旋钮盖,所述旋钮盖通过若干分隔的爪片与所述旋钮主体的内壁卡合安装在所述旋钮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滑针安装槽,弹簧套装在所述滑针的上端置于所述滑针安装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亮度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旋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所述限位块限位配合的限位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永匋,徐运,
申请(专利权)人:乐星汽车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