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509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可调光源控制器、光源模块、网卡、相机和工业镜头,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息;所述控制器模块,用于读取信息并下达指令;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用于控制调整光源;所述光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光源的调整;所述网卡,所述网卡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在线传递;所述相机和工业镜头,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检测工作。

An on-lin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visual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智能优化补光功能的无损在线检测系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在节能环保,降低污染等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当整车质量降低10%时,燃油经济性提高3.8%,加速时间降低8%,CO排放减少4.5%,刹车距离减少5%,轮胎寿命提高7%,转向力减少6%,可见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性。铝合金作为一种具备多种优良性能的轻质材料,成为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中的首选材料,全铝化车身将是未来汽车轻量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由于铝合金导热率高,采用传统电阻点焊技术连接能耗极高,而且质量难以保证。全铝车身技术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趋势。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铆接工艺对铆接质量和检测效率要求较高,现有技术对铆点缺陷特征如铆钉姿态和铆点周围裂纹等采用人工方式抽检并凭经验以目测方式完成,检测效率低且误判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目视觉技术并行在线检测系统,基于铆接工艺灵活分配各路通道检测任务,实现车身铆点自动化检测工作的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可调光源控制器、光源模块、网卡、相机和工业镜头,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一端与光照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IO信号连接,用于采集信息;所述控制器模块,其一端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连接,用于读取信息并下达指令;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其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调整光源;所述光源模块,其一端与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照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光源的调整;所述网卡,所述网卡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在线传递;所述相机和工业镜头,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检测工作。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加密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上位机和控制器,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读取到的不同信息,发出不同操控指令,所述控制器用于按照不同的信息来进行不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是通过设定光源控制器曝光比来控制光源补光强度,通过发送采集控制触发信号让前端CCD相机依据设置任务和检测区域进行特征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块为可调模块,通过光照度优化实现获取最优光照强度值,基于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光照传感器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块是所述光源,所述光源传感器对所述光源根据光照强度值进行感应,将感应到的光源信息反馈给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对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读取,并发出指令给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对所述光源进行不同的调整,形成闭环控制。进一步地,视觉技术采用多目视觉方式,独立设定各路检测通道的检测任务开展铆点外部不同特征信息的检测,依根据不同检测需求,实现单路或多路并行特征信息的提取、识别、分析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全铝汽车生产线上车身铆点外部缺陷特征信息的提取、识别和处理,有效解决了人工线下检测效率低和难以准确发现细小裂纹或铆钉姿态倾斜等关键特征信息的问题,保证了在线检测系统的高效率和准确性。、在线检测是提高检测效率的有效手段,现有的生产线上基本都采用的人工检测凭经验进行测试,对于细小裂纹或铆点倾斜难以用目测发现,不确定性很高,用人工的方式也很难完全检测出车身铆接的问题;而且为了避免接触式测量与车身产生划痕,采用视觉无损检测技术来实现铆点特征信息的识别工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线检测紧密结合全铝车身铆接这一全新工艺的系统,应用视觉技术设计一套车身铆接铆点缺陷特征在线检测系统,避免因随着工艺要求的完善和不同新型车身的出现,导致铆点待测特征信息量增加而需要更换全新检测系统而产生的成本;此外,随着铆接技术的发展对车身铆接后的力学性能要求提高,则待测铆点数量和特征信息大幅增加,此时可增加通道数即CCD相机来实现特征信息的提取和识别,检测精度可直接更换更高像素CCD相机即可,无需更换新的检测系统来完成上述检测工作,可见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本专利技术的四路检测通道用于检测工作,满足了不同车身和不同工艺下铆接性能的要求所产生的特征信息采集量的不同,实时调整用于检测任务的通道数来完成相应检测任务,充分保证了检测效率,以自重构方式优化搭配相机数和划分每个通道相机的检测区域和不同特征信息的识别任务,具有良好的冗余性和灵活性,可同时工作,也可根据待检测需求单独工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为了彻底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为了便于公众理解,下面从理论上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结合下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加密模块、网卡、可调光源控制器、光源模块、网卡、相机和工业镜头。其中,光照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为数据采集模块提供光源的数据,IO信号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为数据采集模块提供信号;控制器模块包括上位机与视觉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对控制器模块提供数据;控制器模块通过内置网卡,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功能,其中,上位机与视觉控制器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处理;上位机与检测通道连接,用于下达不同的检测指令,检测任务通过软件系统设定通过检测通道分配可调光源控制器,可调光源控制器控制光源进行检测,根据光源的光照强度,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可调光源控制器、光源模块、网卡、相机和工业镜头,其中,/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一端与光照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IO信号连接,用于采集信息;/n所述控制器模块,其一端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连接,用于读取信息并下达指令;/n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其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调整光源;/n所述光源模块,其一端与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照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光源的调整;/n所述网卡,所述网卡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在线传递;/n所述相机和工业镜头,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检测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器模块、可调光源控制器、光源模块、网卡、相机和工业镜头,其中,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一端与光照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IO信号连接,用于采集信息;
所述控制器模块,其一端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连接,用于读取信息并下达指令;
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其一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调整光源;
所述光源模块,其一端与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照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可调光源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光源的调整;
所述网卡,所述网卡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在线传递;
所述相机和工业镜头,与所述光源模块连接,用于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检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加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技术在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上位机和控制器,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读取到的不同信息,发出不同操控指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赵新华李彬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