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一侧设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计算机主板、MCU主板、AC‑DC电源模块、直流电源、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继电器、泄放电阻、泄放二极管和采样电阻,所述计算机主板、MCU主板、AC‑DC电源模块、直流电源、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继电器、泄放电阻、泄放二极管之间通过导线串连形成回路,所述电压传感器与泄放电阻之间通过导线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泄放二极管之间通过导线与采样电阻的一端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测试线束的导通性,准确判断线束颜色和位置,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automatic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machine for wire sequence of wir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
本技术涉及线束线序装备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
技术介绍
线束(circuit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管,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汽车线束从功能上来分,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作动器)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产品带颜色的线束有许多,一般都是采取万用表导通性、人工判断、线束颜色和位置。传统带线束的产品,线束颜色靠人工识别,这种方法导致人员疲劳、产品误判,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可以测试线束的导通性,准确判断线束颜色和位置,不仅减少了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一侧设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计算机主板、MCU主板、AC-DC电源模块、直流电源、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继电器、泄放电阻、泄放二极管和采样电阻,所述计算机主板、MCU主板、AC-DC电源模块、直流电源、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继电器、泄放电阻、泄放二极管之间通过导线串连形成回路,所述电压传感器与泄放电阻之间通过导线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泄放二极管之间通过导线与采样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采样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测试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测试端口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二测试端口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上部两侧,所述机壳的前侧镶嵌有触摸屏,且机壳的前侧位于触摸屏一侧设有并列设有电源按钮、开始/停止按钮和复位按钮,所述机壳的内侧底部居中安装有高清摄像头,且机壳外部一侧设有喇叭,所述高清摄像头、喇叭、触摸屏、电源按钮、开始/停止按钮和复位按钮均与计算机主板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置物盒。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对称设有四个橡胶支脚。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后部上方设有扇热风扇。优选的,所述AC-DC电源模块为交流220V转12V直流电源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与机壳之间均设有连通的穿线管。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部位于高清摄像头的正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高清摄像头和计算机主板电性连接,可以精确的判断线束颜色和位置是否正确;2、本技术,通过在在第一固定块内部设置第一测试端口,在第二固定块内部设置第二测试端口,且电压传感器与泄放电阻之间通过导线与第一测试端口相连接,电流传感器与泄放二极管之间通过导线与采样电阻的一端相连接,采样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测试端口相连接,可以测试线束的导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测试原理图。图中:1底座、2机壳、3第一固定块、4第一测试端口、5高清摄像头、6喇叭、7触摸屏、8电源按钮、9开始/停止按钮、10复位按钮、11置物盒、12穿线管、13橡胶支腿、14橡胶支腿、15散热风扇、16计算机主板、17MCU主板、18AC-DC电源模块、19直流电源、20电压传感器、21电流传感器、22继电器、23泄放电阻、24采样电阻、25泄放二极管、26第二固定块、27第二测试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部一侧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的内部设有计算机主板16、MCU主板17、AC-DC电源模块18、直流电源19、电压传感器20、电流传感器21、继电器22、泄放电阻23、泄放二极管25和采样电阻24,所述计算机主板16、MCU主板17、AC-DC电源模块18、直流电源19、电压传感器20、电流传感器21、继电器22、泄放电阻23、泄放二极管25之间通过导线串连形成回路,所述计算机主板16内部安装有测试程序,所述电压传感器20与泄放电阻23之间通过导线与第一测试端口4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21与泄放二极管25之间通过导线与采样电阻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采样电阻2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测试端口27相连接,所述第一测试端口4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的内部,所述第二测试端口27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6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26对称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两侧,所述机壳2的前侧镶嵌有触摸屏7,且机壳2的前侧位于触摸屏7一侧设有并列设有电源按钮8、开始/停止按钮9和复位按钮10,所述机壳2的内侧底部居中安装有高清摄像头5,且机壳2外部一侧设有喇叭6,所述高清摄像头5、喇叭6、触摸屏7、电源按钮8、开始/停止按钮9和复位按钮10均与计算机主板16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机壳2的顶部设有置物盒11,所述置物盒11可以放置一些与测试相关的工具等物品。具体的,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对称设有四个橡胶支脚13,所述橡胶支脚13具有较好的减震防滑作用。具体的,所述机壳2的后部上方设有扇热风扇15,所述扇热风扇15可以将机壳2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可以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AC-DC电源模块18为交流220V转12V直流电源模块,12V的直流电可以较好的满足该设备的运行。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26与机壳2之间均设有连通的穿线管12,所述穿线管12便于穿线,使得该设备整体看起来比较简洁,且可有效防止导线被扯断。具体的,所述底座1的上部位于高清摄像头5的正下方设有橡胶防滑垫14,所述防滑垫14对待测试线束产品具有较好的防滑作用。工作原理:该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工作时,首先按下电源按钮8进行开机,将待测试线束产品的两端插入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26内部的第一测试端口4和第二测试端口27内部,按下开始/停止按钮9,对待测试线束产品进行测试,当待测试线束的不能导通时或者线束颜色和位置不对时,喇叭6会发出报警声,同时触摸屏7上会显示测试异常结果,该技术,不仅可以测试线束的导通性,还能准确判断线束颜色和位置,具备较多的功能,值得推广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一侧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的内部设有计算机主板(16)、MCU主板(17)、AC-DC电源模块(18)、直流电源(19)、电压传感器(20)、电流传感器(21)、继电器(22)、泄放电阻(23)、泄放二极管(25)和采样电阻(24),所述计算机主板(16)、MCU主板(17)、AC-DC电源模块(18)、直流电源(19)、电压传感器(20)、电流传感器(21)、继电器(22)、泄放电阻(23)、泄放二极管(25)之间通过导线串连形成回路,所述电压传感器(20)与泄放电阻(23)之间通过导线与第一测试端口(4)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21)与泄放二极管(25)之间通过导线与采样电阻(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采样电阻(2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测试端口(27)相连接,所述第一测试端口(4)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的内部,所述第二测试端口(27)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6)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26)对称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两侧,所述机壳(2)的前侧镶嵌有触摸屏(7),且机壳(2)的前侧位于触摸屏(7)一侧设有并列设有电源按钮(8)、开始/停止按钮(9)和复位按钮(10),所述机壳(2)的内侧底部居中安装有高清摄像头(5),且机壳(2)外部一侧设有喇叭(6),所述高清摄像头(5)、喇叭(6)、触摸屏(7)、电源按钮(8)、开始/停止按钮(9)和复位按钮(10)均与计算机主板(1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线束线序识别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一侧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的内部设有计算机主板(16)、MCU主板(17)、AC-DC电源模块(18)、直流电源(19)、电压传感器(20)、电流传感器(21)、继电器(22)、泄放电阻(23)、泄放二极管(25)和采样电阻(24),所述计算机主板(16)、MCU主板(17)、AC-DC电源模块(18)、直流电源(19)、电压传感器(20)、电流传感器(21)、继电器(22)、泄放电阻(23)、泄放二极管(25)之间通过导线串连形成回路,所述电压传感器(20)与泄放电阻(23)之间通过导线与第一测试端口(4)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21)与泄放二极管(25)之间通过导线与采样电阻(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采样电阻(2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测试端口(27)相连接,所述第一测试端口(4)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的内部,所述第二测试端口(27)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6)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26)对称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两侧,所述机壳(2)的前侧镶嵌有触摸屏(7),且机壳(2)的前侧位于触摸屏(7)一侧设有并列设有电源按钮(8)、开始/停止按钮(9)和复位按钮(10),所述机壳(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春,卢康,王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硕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