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取样筒的进样端处设有进样口和限位器,进样口和限位器设于同一水平位置;取样筒的进样端配合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杆、复位弹簧和密封阀;密封阀与进样筒密封配合,顶杆延伸至取样筒之外;密封阀的外表面设有凹槽,凹槽能与限位器配合以阻止密封阀移动。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样装置取的非均相体系具有代表性,可完全代表储液罐内液体的品质,避免了传统取样过程中,分别从上、下出口取液,2种液体混合比例的不同导致检测值误差较大。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样装置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取样过程中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A samp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属于油田化学
技术介绍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藏的基本特性,这种秉性使得水驱后,不论层间、层内,还是微观,都存在常规水驱技术手段难以高效动用大量剩余油。非均相体系具有变形能力较强和颗粒分布范围较窄等特点,进入多孔介质内后具有“堵大不堵小”的封堵特性和“捕集-变形-运移-再捕集-再变形-再运移……”的运动特征,可以减缓剖面返转进程,实现深部液流转向和扩大波及体积目的,并已在海上油田开展矿场先导试验。然而在非均相体系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在储液罐中易出现分层现象,且颗粒粒径越大,分层现象越明显,这对其取样和检测工作等造成极大的困难。传统方法是分别从储液罐的上、下出口取液,但由于2种液体混合比例的不同,导致非均相体系的可分离核心有效固形物含量、密度、粘度、颗粒粒径主要尺寸分布范围、膨胀倍数、膨胀时间等关键指标检测值误差较大。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非均相体系取样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及方法,可为其矿场试验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提供重要保障,解决了非均相体系的准确取样及质量检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进样端处设有进样口和限位器,所述进样口和所述限位器设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取样筒的进样端配合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杆、复位弹簧和密封阀;所述密封阀与所述进样筒密封配合,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取样筒之外。所述密封阀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与所述限位器配合以阻止所述密封阀移动。上述的取样装置中,所述取样筒包括2~3段筒体,所述筒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携带和使用。考虑到毛管力的影响,及避免过多取样造成浪费,所述取样筒的内径优选为10~35mm。所述取样筒和所述复位弹簧的长度之和要大于储液罐的高度。上述的取样装置中,所述取样筒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又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上述的取样装置中,所述限位器可为弹簧顶珠,当所述限位器与所述凹槽位置重合时,弹簧打开,推动顶珠移动至所述凹槽内从而卡住所述密封阀,防止其移动。上述的取样装置中,所述凹槽可为一环形凹槽或与所述限位器相等数量的通孔。上述的取样装置中,所述取样筒上设置2个对称的所述限位器;可设置2~3个所述取样口。采用本专利技术取样装置进行取样时,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所述取样装置中所述密封阀的上端卡住所述限位器;打开非均相体系的储液罐的入口,沿竖直方向,将所述取样装置插入至所述储液罐中,直至罐底,在此过程中非均相体系由所述进样口流入至所述取样筒内;当所述顶杆碰触到罐底时,所述复位弹簧收缩,推动所述密封阀向上运移;当所述密封阀的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限位器的位置吻合时,所述限位器弹开而伸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以卡住所述密封阀,防止其继续运移,同时密封阀可堵住所述进样口,所述取样筒内液体无法外泄,取样完成。要缓缓匀速地控制所述取样装置向所述储液罐内移动。取样完成后,关闭所述取样筒的上端,将所述取样筒以竖直方向,缓缓并匀速地向上提拉,在此过程中确保所述取样筒内的液体无外泄现象;当所述取样筒离开储液罐后,打开所述取样筒的上端,将所述取样筒内的液体置于烧杯内(必要时可在进(或出)口处连接蠕动泵,确保取样筒内无残留液体)。利用本专利技术取样装置取的非均相体系具有代表性,可完全代表储液罐内液体的品质。避免了传统取样过程中,分别从上、下出口取液,2种液体混合比例的不同导致检测值误差较大。按照非均相体系产品质量检测指标及方法,对取出的液体进行检测,获得其可分离核心有效固形物含量、密度、粘度、颗粒粒径主要尺寸分布范围、膨胀倍数、膨胀时间等关键指标,判定该批产品是否为合格产品,从而为开展非均相驱油体系矿场试验提供重要保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方法取得的样品能准确反映罐内液体的品质,由于取样过程中,取样器以竖直方向,缓缓并匀速地向下插入储液罐中,直至罐底,所以可均匀的取到罐内上、中、下层的液体。避免了传统取样时从上、下出口取出的2种液体混合比例不同,导致检测值失真等人为操作误差,因而取出的液体更具有代表性,可准确得到罐内液体的可分离核心有效固形物含量、密度、粘度、颗粒粒径主要尺寸分布范围、膨胀倍数、膨胀时间等关键指标。2、本专利技术取样装置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取样过程中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检测结果更为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非均相体系取样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非均相体系取样装置进样端的外部构件图。图3是非均相体系取样装置进样端的透视图。图4是非均相体系A初始状态的显微照片。图5是非均相体系B初始状态的显微照片。图6是非均相体系A初始粒径分布测试结果。图7是非均相体系B初始粒径分布测试结果。图8是非均相体系A膨胀48h膨胀倍数和时间关系曲线。图9是非均相体系B膨胀48h膨胀倍数和时间关系曲线。图10是非均相体系A膨胀30d膨胀倍数和时间关系曲线。图11是非均相体系B膨胀30d膨胀倍数和时间关系曲线。图中各标记如下:1进样筒、2进样口、3限位器、4顶杆、5复位弹簧、6密封阀、7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的剖视图,它包括取样筒1,其由2段筒体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其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取样筒1的进样端处设有2个对称的进样口2和2个对称的限位器3,限位器3为弹簧顶珠,进样口2和限位器3设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取样筒1的进样端配合有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杆4、复位弹簧5和密封阀6,密封阀6与进样筒1密封配合,顶杆4延伸至取样筒1之外。其中,密封阀6的外表面有2个对称的圆孔7,圆孔7能与限位器3配合以阻止密封阀6移动(当限位器3与圆孔7位置重合时,弹簧打开,推动顶珠移动至圆孔7内从而卡住密封阀6)。采用本专利技术取样装置进行取样时,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密封阀6的上端卡住限位器3;打开非均相体系的储液罐的入口,沿竖直方向,将取样装置缓缓匀速地插入至储液罐中,直至罐底,在此过程中非均相体系由进样口2流入至取样筒1内;当顶杆4碰触到罐底时,复位弹簧5收缩,推动密封阀6向上运移;当密封阀6的圆孔7与限位器3的位置吻合时,限位器3弹开而伸入至圆孔7内以卡住密封阀6,防止其继续运移,同时密封阀6可堵住进样口2,取样筒1内液体无法外泄,取样完成。取样完成后,关闭取样筒1的上端,将取样筒1以竖直方向,缓缓并匀速地向上提拉,在此过程中确保取样筒1内的液体无外泄现象;当取样筒1离开储液罐后,打开取样筒1的上端,将取样筒1内的液体置于烧杯内(必要时可在进(或出)口处连接蠕动泵,确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n所述取样筒的进样端处设有进样口和限位器,所述进样口和所述限位器设于同一水平位置;/n所述取样筒的进样端配合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杆、复位弹簧和密封阀;/n所述密封阀与所述进样筒密封配合,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取样筒之外。/n所述密封阀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与所述限位器配合以阻止所述密封阀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相体系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
所述取样筒的进样端处设有进样口和限位器,所述进样口和所述限位器设于同一水平位置;
所述取样筒的进样端配合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杆、复位弹簧和密封阀;
所述密封阀与所述进样筒密封配合,所述顶杆延伸至所述取样筒之外。
所述密封阀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与所述限位器配合以阻止所述密封阀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包括2~3段筒体,所述筒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为弹簧顶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一环形凹槽或通孔,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晓东,孙哲,张健,未志杰,王秀军,华朝,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