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雾冷却塔,包括:包括冷却塔体、设置于冷却塔体底部的集水池、设置于集水池上部冷却盘管、设置于集水池和冷却盘管之间的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冷却盘管上部的淋水填料层、水平设置于淋水填料层上部的布水管路、设置于布水管路底部的喷淋头和设置于冷却塔体顶部的排风机,设置于排风机上的消雾罩,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喷淋泵,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喷淋泵的喷淋泵进水管与集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水口与布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淋泵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该一种消雾冷却塔具有设计合理,消雾效果好等特点。
A kind of demisting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雾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雾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把水的热量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常规的冷却塔将热水喷洒至填料表面与通过填料的冷空气接触,热水与冷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同时部分热水被蒸发,热交换的过程主要通过水的蒸发来进行散热,这样就容易导致冷却塔内的水损失,同时产生的饱和湿热空气从冷却塔出风口排出时,被外界冷空气冷却,冷凝产生很多水珠,产生白雾,对环境的能见度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雾冷却塔,该一种消雾冷却塔具有设计合理,消雾效果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为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雾冷却塔,包括冷却塔体、设置于冷却塔体底部的集水池、设置于集水池上部冷却盘管、设置于集水池和冷却盘管之间的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冷却盘管上部的淋水填料层、水平设置于淋水填料层上部的布水管路、设置于布水管路底部的喷淋头和设置于冷却塔体顶部的排风机,设置于排风机上的消雾罩,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喷淋泵,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喷淋泵的喷淋泵进水管与集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水口与布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淋泵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优选的所述消雾罩包括:消雾罩,所述消雾罩上设置有上出风口、下进风口、集水腔,所述集水腔外表面设置有腔体通孔,所述腔体通孔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疏水板,所述第一疏水板上设置有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所述第一疏水板固定在集水支柱上,所述集水腔的腔体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疏水板,所述第二疏水板表面设置有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所述集水腔底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消雾罩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消雾罩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冷却塔的风机上部设置消雾罩,可以在喷淋头对冷却盘管降温后的饱和湿热空气可以随着风机的离心力作用通过消雾罩上的腔体通孔进入消雾罩,由于消雾罩下进风口在消雾罩上设置第一疏水板,在第一疏水板上设置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在消雾罩上设置第二疏水板,在第二疏水板上设置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可以当冷却塔内的出风口的饱和湿热空气经过消雾罩下进风口进入后遇到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可以对饱和湿热空气起到一个凝结核的作用,由于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的存在,凝聚的水不会平摊扩散,而是以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为核心逐渐变大,当其达到一定大小时受重力或风力等影响会出现滚动,同样由于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的存在小水珠不会在表面残留而是各个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之间的水珠不断相互凝结,进而形成大水珠,最终从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结构上脱落,实现消雾效果,进入腔体底部的积水管进入冷却塔。优选的,所述布水管路为双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水管路为双层可以更好的起到喷淋降温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表面涂ZXL-CSS超疏水自洁涂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表面涂ZXL-CSS超疏水自洁涂料,可以达到好的疏水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由亲水玻璃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由亲水玻璃制成亲水效果好。优选的,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直径为0.6mm,相邻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的间距为0.6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直径为0.6mm,相邻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的间距为0.6mm亲水效果好。优选的,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直径为0.6mm,相邻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的间距为0.6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直径为0.6mm,相邻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的间距为0.6mm亲水效果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冷却塔的风机上部设置消雾罩,可以在喷淋头对冷却盘管降温后的饱和湿热空气可以随着风机的离心力作用通过消雾罩上的腔体通孔进入消雾罩,由于消雾罩下进风口在消雾罩上设置第一疏水板,在第一疏水板上设置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在消雾罩上设置第二疏水板,在第二疏水板上设置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可以当冷却塔内的出风口的饱和湿热空气经过消雾罩下进风口进入后遇到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可以对饱和湿热空气起到一个凝结核的作用,由于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的存在,凝聚的水不会平摊扩散,而是以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为核心逐渐变大,当其达到一定大小时受重力或风力等影响会出现滚动,同样由于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的存在小水珠不会在表面残留而是各个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之间的水珠不断相互凝结,进而形成大水珠,最终从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结构上脱落,实现消雾效果,进入腔体底部的积水管进入冷却塔。2、将布水管路为双层可以更好的起到喷淋降温效果。3、将第一疏水板和第二疏水板表面涂ZXL-CSS超疏水自洁涂料,可以达到好的疏水效果。4、将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和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由亲水玻璃制成亲水效果好。5、将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直径为0.6mm,相邻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的间距为0.6mm亲水效果好。6、将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直径为0.6mm,相邻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的间距为0.6mm亲水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雾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雾冷却塔中消雾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雾冷却塔中消雾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雾冷却塔的消雾罩中第一疏水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雾冷却塔的消雾罩中第二疏水板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消雾罩;10、安装板;11、安装孔;12、上出风口;13、下进风口;2、集水腔;20、集水支柱;21、腔体通孔;22、第一疏水板;23、第二疏水板;24、集水管;220、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230、第二疏水板亲水凸起。3、冷却塔体;30、集水池;31、冷却盘管;32、第一进风口;33、淋水填料层;34、排风机;4、喷淋泵、40、喷淋泵进水管;41、布水管路、42止回阀;43、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 包括冷却塔体、设置于冷却塔体底部的集水池、设置于集水池上部冷却盘管、设置于集水池和冷却盘管之间的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冷却盘管上部的淋水填料层、水平设置于淋水填料层上部的布水管路、设置于布水管路底部的喷淋头和设置于冷却塔体顶部的排风机,设置于排风机上的消雾罩,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喷淋泵,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喷淋泵的喷淋泵进水管与集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水口与布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淋泵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冷却塔体、设置于冷却塔体底部的集水池、设置于集水池上部冷却盘管、设置于集水池和冷却盘管之间的第一进风口、设置于冷却盘管上部的淋水填料层、水平设置于淋水填料层上部的布水管路、设置于布水管路底部的喷淋头和设置于冷却塔体顶部的排风机,设置于排风机上的消雾罩,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喷淋泵,所述布水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喷淋泵的喷淋泵进水管与集水池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水口与布水管路连通,所述喷淋泵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雾罩包括:消雾罩,所述消雾罩上设置有上出风口、下进风口、集水腔,所述集水腔外表面设置有腔体通孔,所述腔体通孔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疏水板,所述第一疏水板上设置有第一疏水板亲水凸起,所述第一疏水板固定在集水支柱上,所述集水腔的腔体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疏水板,所述第二疏水板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旭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