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带补气的制冷装置,一般情况下有两级节流,按冷媒流动的先后顺序可分为第一级节流单元和第二级节流单元,节流单元由节流元件组成,节流元件有毛细管、节流短管、膨胀阀等,如果两级节流元件均采用膨胀阀,能使得系统能效发挥最好,但成本实在过于沉重;如果两级节流均采用节流短管或者毛细管,成本虽然较低但性能下降过大,甚至还不如没补气的制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可以保证在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时的能效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管组件和膨胀阀,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在所述制冷装置处于所述制冷循环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节流管组件、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后回流至所述压缩机,在所述制冷装置处于所述制热循环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流经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管组件和膨胀阀,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n在所述制冷装置处于所述制冷循环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节流管组件、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后回流至所述压缩机,/n在所述制冷装置处于所述制热循环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节流管组件、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后回流至所述压缩机,/n从而所述制冷装置在所述制冷循环和所述制热循环切换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均以先通过所述节流管组件、后通过所述膨胀阀的形式在管路中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节流管组件和膨胀阀,所述制冷装置具有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
在所述制冷装置处于所述制冷循环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节流管组件、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后回流至所述压缩机,
在所述制冷装置处于所述制热循环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流经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节流管组件、所述膨胀阀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后回流至所述压缩机,
从而所述制冷装置在所述制冷循环和所述制热循环切换时,经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均以先通过所述节流管组件、后通过所述膨胀阀的形式在管路中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具有室外换热器接口、室内换热器接口和压缩机接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接口适于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接口适于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压缩机接口适于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闪蒸器的所述闪蒸器室外换热器接口之间还连接有第一节流管,所述第一节流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冷媒从所述室外换热器单向流动至所述第一节流管;
所述膨胀阀设置在所述闪蒸器室内换热器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所述膨胀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冷媒从所述闪蒸器单向流动至所述室内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冷媒管路,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且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所述第一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允许所述第一冷媒管路内的冷媒从所述第一冷媒管路的第二端向第一端单向流动;
第二冷媒管路,所述第二冷媒管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华,廖四清,王小龙,杨宇飞,区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