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69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包括模拟变形套管、模拟井筒、上压盖和下压盖,其中:模拟变形套管具有径向变形管段;模拟井筒套设于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与模拟变形套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模拟井筒上设有压力检测口;上压盖能拆装的与模拟井筒相接,上压盖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连接槽内,上压盖上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各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环空;下压盖密封套设于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模拟井筒的下端相接,压力检测口位于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套管外部压力模拟,有效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

Casing shaping te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管整形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套管整形
,特别涉及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井套管随生产时间的延长及井下复杂环境影响,油井套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套管变形直接影响油井的工艺措施,进一步的影响油井产能的发挥。套管整形技术因此而出现,对于缩径和凸起变形,目前采用液压套管整形技术代替大修进行修理,从而节约油井生产成本,但是目前套管整形技术,在地面试验没有虑到套管外部压力的影响,导致试验数据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套管外部压力模拟,以提高试验准确性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包括:模拟变形套管,其具有径向变形管段;模拟井筒,其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且所述模拟井筒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模拟井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空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上压盖,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相接,所述上压盖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上端,所述上压盖的外缘对应于所述环空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各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环空;下压盖,其呈环状,所述下压盖密封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相接,所述下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下端,所述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井筒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压力检测口的位置连接有压力表接头。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上压盖上还设有轴向螺纹孔,所述轴向螺纹孔内螺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模拟变形套管。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下端能拆装的连接有模拟直套管。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直套管通过接箍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相接。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螺纹孔的上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环面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相贴合。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内螺纹,所述上压盖的外周面设有上压盖外螺纹,通过所述上端内螺纹与所述上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所述上压盖与所述模拟井筒相接。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设有下端内螺纹,所述下压盖的外周面设有下压盖外螺纹,通过所述下端内螺纹与所述下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所述下压盖与所述模拟井筒相接。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下压盖的下部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环凸,所述限位环凸的上端面能抵接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连接槽设有连接内螺纹,通过所述连接外螺纹与所述连接内螺纹的螺纹配合,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变形套管、模拟井筒、上压盖和下压盖围成形成密封的环腔,并通过调节螺杆调节环腔内压力液的压力,能够实现套管的外部压力的模拟,使地面试验更接近于现场实际,有效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本技术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设置顶杆,使得顶出整形工具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模拟变形套管的第一种径向变形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模拟变形套管的第二种径向变形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模拟变形套管的第三种径向变形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模拟变形套管;11、径向变形管段;2、模拟井筒;21、环空;22、压力检测口;23、压力表接头;3、上压盖;31、连接槽;32、密封圈;33、调节螺杆;34、顶杆;4、下压盖;41、限位凸环;5、模拟直套管;6、接箍;7、整形工具;71、锚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上”和“下”、“内”和“外”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包括模拟变形套管1、模拟井筒2、上压盖3和下压盖4,其中:模拟变形套管1具有径向变形管段11,以模拟实际套管的变形,径向变形管段11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仅有一处凹陷,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有两处凹陷,且两凹陷对称设置,还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呈椭圆形;模拟井筒2套设于模拟变形套管1的外部,且模拟井筒2与模拟变形套管1之间形成有环空21,模拟井筒2的侧壁上设有与环空21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22;上压盖3能拆装的与模拟井筒2的上端相接,上压盖3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31,模拟变形套管1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连接槽31内,即连接槽31的侧壁夹设于模拟变形套管1与模拟井筒2之间,且连接槽31能对模拟变形套管1起到定位的作用,压盖能密封环空21的上端,上压盖3的外缘对应于环空21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即各调节螺纹孔的下端均与环空21相连通,各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33,调节螺杆33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环空21,具体的,转动调节螺杆33,以使调节螺杆33相对调节螺纹孔转动,从而使得调节螺杆33相对调节螺纹孔上下移动,实现调节螺杆33的下端移出或伸入环空21;下压盖4呈环状,下压盖4密封套设于模拟变形套管1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模拟井筒2的下端相接,即模拟变形套管1通过下压盖4与模拟井筒2的下端相接,以避免试验过程中,模拟变形套管1相对于模拟井筒2晃动,下压盖4能密封环空21的下端,即环空21的上下两端分别由上压盖3和下压盖4进行密封,以使得模拟变形套管1、模拟井筒2、上压盖3和下压盖4围成形成密封的环腔,压力检测口22位于上压盖3与下压盖4之间,即压力检测口22与环腔连通,压力检测设备(如压力表)能密封连接于压力检测口22处,以检测环空21内的压力。在使用时,经由压力检测口22向环空21内注入压力液,然后将压力表密封连接于压力检测口22处,具体密封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然后如图2所示,转动调压螺杆将压力调节到预设压力,具体的,当压力表检测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转动调节螺杆33使其向环空21内移动挤压压力液,以使环空21内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包括:/n模拟变形套管,其具有径向变形管段;/n模拟井筒,其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且所述模拟井筒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模拟井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空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n上压盖,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相接,所述上压盖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上端,所述上压盖的外缘对应于所述环空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各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环空;/n下压盖,其呈环状,所述下压盖密封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相接,所述下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下端,所述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包括:
模拟变形套管,其具有径向变形管段;
模拟井筒,其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且所述模拟井筒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模拟井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空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
上压盖,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相接,所述上压盖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上端,所述上压盖的外缘对应于所述环空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各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环空;
下压盖,其呈环状,所述下压盖密封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相接,所述下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下端,所述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井筒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压力检测口的位置连接有压力表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压盖上还设有轴向螺纹孔,所述轴向螺纹孔内螺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模拟变形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下端能拆装的连接有模拟直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鹏毅姜国庆白龙邹峥禄韩朝韩晓冬高永攀管九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