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607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包括主杆体,所述主杆体包括直杆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对称设置在直杆段的两端,直杆段与弯曲段之间呈α角分布,所述α角为35~45°,直杆段与弯曲段一体成型,所述直杆段与弯曲段的连接处套设有加固管;所述弯曲段上固定设置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包括套管和间隔分布的两个螺母,所述套管位于两个螺母之间,套管与螺母同轴设置,一个所述螺母端面超出弯曲段端面;所述直杆段上可拆卸连接有手握件,所述手握件包括两个握杆,所述握杆截面呈扇环形,握杆套设在直杆段上,两个握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及操作方便,方便对钢筋拉钩进行折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A device for bending steel bar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折弯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设计创新的提高,大截面、大跨度的梁在工程中屡见不鲜,在梁钢筋绑扎过程中,如何简单快捷的完成工作也成为了一道难题;日常施工过程中,由于大跨度、大截面梁钢筋直径较大,非连接区域较长,因此需要多人协作,却只能将一根主筋抬起艰难就位,按设计要求钢筋拉钩两端应弯曲成135°,若制作时就将两端弯曲成135°易造成拉钩难以安装,必须采取二次握弯才能实现;为解决此种状况,现场加工时一般将拉钩一端加工为135°另一端先加工为90°,待绑扎成型后,再将90°部分弯折为135°,以此确保安装质量及施工规范。在现场实际施工作业中,往往会因为缺少合适的折弯工具而增大劳动强度,尤其是在施工现场钢筋密集区域,操作空间狭小,更增加了施工难度,造成劳动力损耗,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对钢筋拉钩不便折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实现了对钢筋拉钩的便捷折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包括主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包括直杆段(101)和弯曲段(102),所述弯曲段(102)对称设置在直杆段(101)的两端,直杆段(101)与弯曲段(102)之间呈α角分布,所述α为35~45°,直杆段(101)与弯曲段(102)一体成型,所述直杆段(101)与弯曲段(102)的连接处套设有加固管(2);/n所述弯曲段(102)上固定设置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包括套管(3)和间隔分布的两个螺母(4),所述套管(3)位于两个螺母(4)之间,套管(3)与螺母(4)同轴设置,一个所述螺母(4)端面超出弯曲段(102)端面;/n所述直杆段(101)上可拆卸连接有手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包括主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包括直杆段(101)和弯曲段(102),所述弯曲段(102)对称设置在直杆段(101)的两端,直杆段(101)与弯曲段(102)之间呈α角分布,所述α为35~45°,直杆段(101)与弯曲段(102)一体成型,所述直杆段(101)与弯曲段(102)的连接处套设有加固管(2);
所述弯曲段(102)上固定设置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包括套管(3)和间隔分布的两个螺母(4),所述套管(3)位于两个螺母(4)之间,套管(3)与螺母(4)同轴设置,一个所述螺母(4)端面超出弯曲段(102)端面;
所述直杆段(101)上可拆卸连接有手握件,所述手握件包括两个握杆(5),所述握杆(5)截面呈扇环形,握杆(5)套设在直杆段(101)上,两个握杆(5)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筋拉钩弯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体为建筑用钢筋废料制成的长杆状结构,所述直杆段(101)长度为200mm~300mm,所述弯曲段(102)长度小于直杆段(101)长度;所述α角为40°;所述加固管(2)为建筑用钢管废料制成的空心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筋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伟张胜光李元昊梁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