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60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包括:支架,顶部包括供承托钢筋的一对端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位杆,定位杆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供压设于钢筋的一对端部的一对压杆,一对压杆铰接于支架的顶部且位于对应的定位杆的上方,压杆固定有可钩设于对应的定位杆的挂钩;铰接于支架顶部且设于一对压杆之间的操作杆,操作杆固定有设于一对定位杆之间的压块,通过转动操作杆带动压块压设钢筋。本装置操作方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锤砸钢筋形成需要的形状,准确度低,加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Device for bending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在使用钢筋时,需要根据需求将钢筋弯制到特定的尺寸和形状。现有技术中,对于直径较小的钢筋,一般通过人工锤砸钢筋形成需要的形状,准确度低,加工质量和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锤砸钢筋形成需要的形状,准确度低,加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包括:支架,顶部包括供承托钢筋的一对端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供压设于所述钢筋的一对端部的一对压杆,所述一对压杆铰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上方,所述压杆固定有可钩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挂钩;以及铰接于所述支架顶部且设于一对所述压杆之间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固定有设于所述一对定位杆之间的压块,通过转动所述操作杆带动所述压块压设所述钢筋。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通过采用一对定位杆和压杆夹住钢筋的两端,并将挂钩钩设住定位杆进行固定,然后移动操作杆带动压块向下压设于钢筋的中部,将钢筋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船型结构,操作方便,本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锤砸钢筋形成需要的形状,准确度低,加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块的底面形成有供夹持所述钢筋的凹槽。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形成有供承托所述钢筋的限位槽。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供挡设所述操作杆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操作杆的铰接端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一对定位杆的底面。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使用步骤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弯制成的钢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操作杆和压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和图2,显示了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使用步骤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弯制成的钢筋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用于弯制钢筋10形成位于中间且平直的凹陷段11,斜向连接于所述凹陷段11的相对两端的一对斜段12和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斜段12且平直的一对端部13,所述装置包括:支架60,顶部包括供承托钢筋10的一对端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位杆20,所述定位杆20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供压设于所述钢筋10的一对端部的一对压杆21,所述一对压杆21铰接于所述支架60的顶部且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20的上方,所述压杆21固定有可钩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20的挂钩22;以及铰接于所述支架60顶部且设于一对所述压杆21之间的操作杆40,所述操作杆40固定有设于所述一对定位杆20之间的压块30,通过转动所述操作杆40带动所述压块30压设所述钢筋10。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待弯制形成的钢筋10的所述平直段和所述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压块30从而钢筋10的顶面将钢筋10的中间一段向下压设,直到压块30的底面移动的距离和待弯制形成的钢筋10的所述平直段和所述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相适配。一对压杆21通过连接杆23固接,连接杆23通过合页铰接于支架60的顶部,从而压杆21能够以连接杆23为轴转动。作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压块30的底面形成有供夹持所述钢筋10的凹槽,防止钢筋10移动。作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4为图4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操作杆和压块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对废弃的钢筋焊接固定作为压块30,一对废弃的钢筋之间的缝隙形成和待弯制的钢筋的外径相适配的凹槽,从而利用该凹槽限位待弯制的钢筋,防止钢筋10滚动。作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装置还包括供挡设所述操作杆40的限位杆50,所述限位杆50与所述操作杆40的铰接端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一对定位杆的底面。在钢筋10弯制的凹陷段11和端部13之间的垂直距离达到设计要求时,限位杆50挡设操作杆40,防止操作杆40继续下移。作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杆20对应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套管41,所述操作杆40垂直固定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的相对两端对应插设于一对所述定位杆20的套管41内实现铰接。操作杆40能够绕着转轴42进行转动,切割一对定位杆20形成平面。作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杆20的上表面形成有供承托所述钢筋10的限位槽。位于上方的压杆21的长度小于位于下方的定位杆20,以方便移动压杆21将压杆21压设于将钢筋10的端部。在设计操作杆40和限位杆10的位置时,根据待弯制形成的钢筋10的所述平直段和所述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并结合几何关系计算限位杆1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一对位于下方的夹持杆及其之间的拉结杆,限位杆10形成矩形。夹持杆的限位槽对应位于操作杆的转轴和限位杆的中间位置,方便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关系计算形成的三角形的底边的一半位置处的垂直距离。即设置转轴42和限位杆50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平直段和所述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两倍。本装置通过支架60将整个装置架高,方便施工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支架60为矩形框。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通过采用一对定位杆和压杆夹住钢筋的两端,并将挂钩钩设住定位杆进行固定,然后移动操作杆带动压块向下压设于钢筋的中部,将钢筋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船型结构,操作方便,本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锤砸钢筋形成需要的形状,准确度低,加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顶部包括供承托钢筋的一对端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n供压设于所述钢筋的一对端部的一对压杆,所述一对压杆铰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上方,所述压杆固定有可钩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挂钩;以及/n铰接于所述支架顶部且设于一对所述压杆之间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固定有设于所述一对定位杆之间的压块,通过转动所述操作杆带动所述压块压设所述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弯制钢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顶部包括供承托钢筋的一对端部且相对设置的一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
供压设于所述钢筋的一对端部的一对压杆,所述一对压杆铰接于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上方,所述压杆固定有可钩设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杆的挂钩;以及
铰接于所述支架顶部且设于一对所述压杆之间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固定有设于所述一对定位杆之间的压块,通过转动所述操作杆带动所述压块压设所述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鹏范传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