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60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该风扇包括:活动轴,沿活动轴的一端至相对的另一端设置通孔;多个扇叶,扇叶沿活动轴的转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扇叶的一端与活动轴外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转动轴设置在通孔中,并与通孔共轴线;单向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活动轴内表面的第一拨动件和固定在转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拨动件,第一拨动件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二拨动件转动且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与第二拨动件分离;发电机,发电机与转动轴的端部连接。通过在风扇的活动轴与转动轴之间设置单向拨动组件,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此能源转换过程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地铁中的活塞风的风能浪费。

A kind of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扇。
技术介绍
地铁隧道中高速行进的列车,会带动隧道中的空气产生高速流动,因其类似汽缸内活塞压缩气体的现象,因此将所产生的高速流动的气流称之为地铁活塞风。在目前的地铁设计施工中,通常采用通风装置将活塞风直接排出站外,例如采用格栅、百叶或防坠网等装置,以地铁格栅为例,其结构由横向与纵向的骨架交织成网格状,通常设置在地铁站内天花板上,活塞风可以通过格栅的网格以达到站内排风的目的,保证站内的通风性。由于活塞风的风能本身蕴含的能量巨大,直接将其排出站外,会造成活塞风的风能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以解决如何对活塞风进行合理利用,避免活塞风的风能浪费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轴,沿所述活动轴的一端至相对的另一端设置通孔;多个扇叶,所述扇叶沿所述活动轴的转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外表面固定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共轴线;单向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活动轴内表面的第一拨动件和固定在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转动且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与第二拨动件分离;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动件包括:固定拨片,一端与所述活动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拨片,一端与所述固定拨片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拨动件接触或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拨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拨片和所述活动拨片的合页,所述合页设置在靠近所述扇叶的背风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拨片靠近所述活动拨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活动拨片靠近所述固定拨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可相互吸引。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活动轴包括设置在第一转动轴外的第一活动轴和设置在第二转动轴外的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活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扇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间距的一半。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之间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轴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外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转动轴共轴线。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还包括与所述发电机连接的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扇,包括扇叶、活动轴、转动轴、发电机和单向拨动组件,其中单向拨动组件包括第一拨动件和第二拨动件,并且第一拨动件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二拨动件转动且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与第二拨动件分离。通过在风扇的活动轴与转动轴之间设置单向拨动组件,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此能源转换过程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地铁中的活塞风的风能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风力发电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扇A-A方向的剖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扇B-B方向的剖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扇沿第一方向旋转时C-C方向的剖视图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扇沿第二方向旋转时C-C方向的剖视图示意图;图6为风扇的发电机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风扇的第一拨动件与第二拨动件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风扇左侧来风时的背风侧分析示意图;图11为风扇右侧来风时的背风侧分析示意图;图12为图10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为风扇的结构俯视图示意图;图14为风扇D-D方向的剖视图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6为风扇的照明装置布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扇叶,12-齿轮箱,13-逆变器,2-活动轴,21-活动轴端盖,22-通孔,23-第一活动轴,24-第二活动轴,3-转动轴,31-第一转动轴,32-第二转动轴,4-拨动组件,41-第一拨动件,42-第二拨动件,411-固定拨片,4111-第一磁铁,412-活动拨片,4121-第二磁铁,413-转动件,414-合页,4141-转轴,4142-钣金,4143-螺栓,5-格栅,51-固定杆,6-固定轴,7-照明设备,8-天花板,W-风,P-发电机,U-用电设备,ω-转动方向,ω1-第一方向,ω2-第一方向,θ-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可以是多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风扇,例如可以是地铁格栅风扇、地下车站百叶风扇、隧道轨行区风扇。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应用场景类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产生限定。以下结合图1对风力发电的风扇工作原理进行示例性说明,风扇可以包括扇叶1、轮毂11、齿轮箱12和发电机P。风W吹过扇叶1时,会在扇叶1的正反面产生压差,这种压差使风W在扇叶1上形成动力,推动扇叶1运动,通常扇叶1固定连接于轮毂11上,在持续的风力作用下,扇叶1带动轮毂11共同旋转并不断横切气流,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轮毂11的一端连接齿轮箱12,齿轮箱12内设置有传动系统,接收扇叶1和轮毂11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动力,齿轮箱12的一端连接发电机P,齿轮箱12将所获得的动力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活动轴,沿所述活动轴的一端至相对的另一端设置通孔;/n多个扇叶,所述扇叶沿所述活动轴的转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外表面固定连接;/n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共轴线;/n单向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活动轴内表面的第一拨动件和固定在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转动且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与第二拨动件分离;/n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轴,沿所述活动轴的一端至相对的另一端设置通孔;
多个扇叶,所述扇叶沿所述活动轴的转动方向等间距间隔设置,且所述扇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轴外表面固定连接;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通孔共轴线;
单向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活动轴内表面的第一拨动件和固定在所述转动轴外表面的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拨动件转动且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与第二拨动件分离;
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件包括:
固定拨片,一端与所述活动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活动拨片,一端与所述固定拨片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拨动件接触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拨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拨片和所述活动拨片的合页,所述合页设置在靠近所述扇叶的背风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拨片靠近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良李瑞杨亚何杰梁田邓波貟毓黄伟王旭东李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