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承辊产品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4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5
一种支承辊产品组合结构,用于支承辊产品的组合结构优化。包括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使用寿命、客户满意度及合同履行率;可有效提升板材表面质量等级,降低设备维护维修率;提高产品设计工艺合格率、加工质量及生产组织安排合理性;提高材料利用率、产品合格率,降低产品成本,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产业链;能因地制宜达到产品密封及润滑效果,避免资源浪费。

A product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backup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承辊产品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承制造
,具体是一种支承辊产品的组合结构优化。
技术介绍
支承辊产品主要用于镀锌线、镀锡线、破鳞线、平整线、横切线、重卷线等的拉矫机、平整机、矫平机、多辊矫直机、中厚板矫直机,是其中的重要部件,用来支承工作辊或中间辊,以防工作辊或中间辊出现挠曲变形而影响板、带的产量及质量。支承辊具有辊身表面硬度高、硬度均匀性好、辊身整体淬火、辊颈及辊身心部韧性强、耐磨性高、抗剥落性好和抗事故性强等质量特征。随着冷、热矫直机向高速化、大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对支承辊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支承辊在使用中易出现卡滞、烧结、外径磨损、漏油、旋转启动力矩大,以及使用寿命短等种种问题。因此,对支承辊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扩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承辊产品组合结构,以实现支承辊长寿命,高可靠性要求。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包括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所述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为极小过盈接触式密封和O形密封圈静密封一组合,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承受,滚针轴承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辊套一采用渗碳轴承钢,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表面进行双曲线超精处理,加少量润滑脂;所述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小过盈接触式密封与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组合,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承受,滚针轴承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辊套二采用无缝普通轴承钢管料,辊套二的表面进行两端R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少量润滑脂,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所述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多层接触式密封与机械式密封O形密封圈静密封组合,两个球轴承承受双向轴向力,两列滚针轴承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油膜厚度0.5-1.5mm,辊套三采用轴承钢管料或不锈轴承钢管料,表面进行两端圆弧与外径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中量润滑脂,辊套三进行淬火热处理或真空淬火回火;所述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大过盈接触式密封与两个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组合,两个推力球轴承承受双向轴向力,其中一个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轴向预紧推力球轴承,消除轴向间隙,两列滚针轴承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油膜厚度3-5mm,辊套四采用轴承钢管料或高耐磨性轴承钢锻管材,进行淬火热处理或下贝淬火回火,辊套四的表面进行外径与两端圆弧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加大量润滑脂;所述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大过盈接触式耐高温密封与多层迷宫密封、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组合,两个推力滚子轴承承受双向轴向力,两列滚针轴承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油膜厚度3-5mm,辊套五采用轴承钢管料或高耐磨性轴承钢锻管材,进行淬火热处理或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回火,辊套五的表面进行外径与两端圆弧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加大量润滑脂;所述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大过盈接触式耐高温密封与迷宫密封、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组合,两个加强型推力滚子轴承承受双向轴向力,六列带铜保持架滚动体承受径向力,每个滚动体的油膜厚度3-8mm,辊套六采用高耐磨性轴承钢锻管材,进行深层渗碳淬火热处理或下贝氏体等温回火,辊套六的表面进行外径与两端大圆弧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加大量润滑脂。本技术支承辊产品的扩展是从内部结构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密封结构、原材料、热处理、润滑脂加脂量、辊套外形特殊处理技术进行分类技术升级,以降低成本,提高支承辊精度、维护性、使用寿命等。本技术的内部结构根据不同受力要求,分轻载荷系列、中载荷系列、重载荷系列,按球轴承、滚针轴承、带保持架滚子、推力球轴承、推力滚子轴承进行组合。本技术的原材料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分基本耐磨材料、中耐磨防腐材料、高耐磨性材料组合。本技术的热处理根据不同载荷、不同材料要求,分基本热处理、中级热处理、高性能热处理。本技术的密封结构根据不同工况,分基本接触性密封结构、非接触式密封结构、迷宫式与接触式组合密封结构。本技术的支承辊的旋转灵活性的启动力矩,分基本灵活性≤0.9NM、中等灵活性≤0.18NM、较轻灵活性≤0.048NM。本技术的支承辊内部润滑脂加脂量,分少量型、基本型、加量型。本技术的辊套外形特殊处理技术根据板带质量要求不同,分常规处理、圆滑过渡处理、双曲线超精处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使用寿命、客户满意度及合同履行率;(2)对支承辊表面处理进行技术升级,可有效提升板材表面质量等级,降低设备维护维修率;(3)对支承辊产品结构进行优化扩展,可提高产品设计工艺合格率、加工质量及生产组织安排合理性;(4)对支承辊产品材料进行技术升级,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产品合格率,降低产品成本,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产业链;(5)对支承辊产品的密封和润滑进行技术升级,能因地制宜达到产品密封及润滑效果,避免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结构简图。图3是本技术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结构简图。图4是本技术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结构简图。图5是本技术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结构简图。图6是本技术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其两端为极小过盈接触式密封1和O形密封圈静密封一2组合,旋转灵活性可达到较轻灵活性系列,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3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4承受,属于轻载荷系列,滚针轴承4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可避免泄漏污染板面,辊套一5采用渗碳轴承钢,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表面进行双曲线超精处理,加少量润滑脂。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其两端采用小过盈接触式密封6与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组合,达到较轻灵活性系列,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3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4承受,属于轻载荷系列,滚针轴承4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可避免泄漏污染板面,辊套二8采用无缝普通轴承钢管料,其表面进行两端R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少量润滑脂,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其两端采用多层接触式密封9与机械式密封O形密封圈静密封10组合,达到中等灵活性系列,两个球轴承11承受双向轴向力,两列滚针轴承4承受径向力,属于中载荷系列,每个滚针轴承4油膜厚度0.5-1.5mm,以避免泄漏污染板面,辊套三12采用轴承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承辊产品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n所述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为极小过盈接触式密封(1)和O形密封圈静密封一(2)组合,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3)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4)承受,滚针轴承(4)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辊套一(5)采用渗碳轴承钢,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表面进行双曲线超精处理,加少量润滑脂;/n所述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小过盈接触式密封(6)与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组合,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3)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4)承受,滚针轴承(4)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辊套二(8)采用无缝普通轴承钢管料,辊套二(8)的表面进行两端R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少量润滑脂,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n所述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多层接触式密封(9)与机械式密封O形密封圈静密封(10)组合,两个球轴承(11)承受双向轴向力,两列滚针轴承(4)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4)油膜厚度0.5-1.5mm,辊套三(12)采用轴承钢管料或不锈轴承钢管料,表面进行两端圆弧与外径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中量润滑脂,辊套三(12)进行淬火热处理或真空淬火回火;/n所述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大过盈接触式密封(13)与两个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组合,两个推力球轴承(3)承受双向轴向力,其中一个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轴向预紧推力球轴承(3),消除轴向间隙,两列滚针轴承(4)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4)油膜厚度3-5mm,辊套四(14)采用轴承钢管料或高耐磨性轴承钢锻管材,进行淬火热处理或下贝淬火回火,辊套四(14)的表面进行外径与两端圆弧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加大量润滑脂;/n所述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大过盈接触式耐高温密封(15)与多层迷宫密封(16)、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组合,两个推力滚子轴承(17)承受双向轴向力,两列滚针轴承(4)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4)油膜厚度3-5mm,辊套五(18)采用轴承钢管料或高耐磨性轴承钢锻管材,进行淬火热处理或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回火,辊套五(18)的表面进行外径与两端圆弧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加大量润滑脂;/n所述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大过盈接触式耐高温密封(15)与迷宫密封(19)、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组合,两个加强型推力滚子轴承(20)承受双向轴向力,六列带铜保持架滚动体(21)承受径向力,每个滚动体的油膜厚度3-8mm,辊套六(22)采用高耐磨性轴承钢锻管材,进行深层渗碳淬火热处理或下贝氏体等温回火,辊套六(22)的表面进行外径与两端大圆弧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加大量润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承辊产品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湿式破鳞拉矫机辊盒支承辊、中厚板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
所述精密多辊矫直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为极小过盈接触式密封(1)和O形密封圈静密封一(2)组合,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3)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4)承受,滚针轴承(4)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辊套一(5)采用渗碳轴承钢,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表面进行双曲线超精处理,加少量润滑脂;
所述铝业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小过盈接触式密封(6)与O形密封圈静密封二(7)组合,轴向力是由推力球轴承(3)承受,径向力是由三列滚针轴承(4)承受,滚针轴承(4)的表面油膜厚度0.2-0.5mm,辊套二(8)采用无缝普通轴承钢管料,辊套二(8)的表面进行两端R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少量润滑脂,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
所述镀锌线及镀锡线拉矫机辊盒支承辊的两端采用多层接触式密封(9)与机械式密封O形密封圈静密封(10)组合,两个球轴承(11)承受双向轴向力,两列滚针轴承(4)承受径向力,每个滚针轴承(4)油膜厚度0.5-1.5mm,辊套三(12)采用轴承钢管料或不锈轴承钢管料,表面进行两端圆弧与外径同时磨削,达到无缝圆滑过渡与双曲线超精处理组合,加中量润滑脂,辊套三(12)进行淬火热处理或真空淬火回火;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丛万玲易平李鑫李文喜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振本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